速杞之战发生于前704年,楚国打败随国军队的一场战争。

速杞之战
日期前704年
地点
结果 随国军队在速杞被打败,随侯逃逸,戎右少师为鬬丹俘获
参战方
楚国 随国
指挥官与领导者
楚武王
鬬丹
随侯
季梁
少师
兵力
不详 不详
伤亡与损失
不详 不详

楚国国君熊通为人好战,早有僭号称王的志向。令尹鬬伯比进言说楚国去除王号已久,如今欲恢复王号,首先必须以武力制服诸侯。熊通便向鬬伯比询问计策。鬬伯比认为随国为汉东诸国中最强大,如若熊通以兵攻打随国,而另一方面派遣使节要求随国会盟。若随国臣服楚国,则汉淮地方诸国,全都会继而臣服。前706年,熊通听从鬬伯比之计,因此亲率大军,屯兵于瑕。派遣大夫薳章,要求随国会盟。随国暂且应允结盟,但因佞臣少师中了鬬伯比骄兵之计,而使随侯轻视楚国[1]

前704年夏天,楚国邀请各国诸侯到沈鹿(今湖北省钟祥县东)会盟,汉东诸国中,只有,随二国国君未到盟会。熊通因此派遣大夫薳章前去责备黄国,又亲自率领大军讨伐随国,进军至汉水、淮水之间。虽然大夫季梁在战前反对与楚军速战,又建议避其锋芒。但是随侯及少师轻视楚军,两军在速杞交战,随军因而大败,随侯逃逸,戎右少师鬬丹俘获。熊通要求随侯为楚国上言要求进爵,但是周桓王拒绝熊通,熊通遂自立为“武王”,与随国结盟而去[2]。汉东诸国,各遣使称贺。自此,楚君皆称“王”,开创诸侯僭号称王的先河,当时周室衰微,故亦无法阻止。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春秋左氏传 桓公六年》:楚武王侵随,使薳章求成焉,军于瑕以待之,随人使少师董成,斗伯比言于楚子曰,吾不得志于汉东也,我则使然。我张吾三军而被吾甲兵,以武临之。彼则惧而协以谋我,故难间也,汉东之国,随为大,随张,必弃小国,小国离,楚之利也,少师侈,请羸师以张之,熊率且比曰,季梁在,何益,斗伯比曰,以为后图,少师得 其君,王毁军而纳少师,少师归,请追楚师,随侯将许之,季梁止之曰,天方授楚,楚之羸,其诱我也,君何急焉,臣闻小之能敌大也,小道大淫,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辞,信也,今民馁而君逞欲,祝史矫举以祭,臣不知其可也,公曰,吾牲牷肥腯,粢盛丰备,何则不信,对曰,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故奉牲以告曰,博硕肥腯,谓民力之普存也,谓其畜之硕大蕃滋也,谓其不疾瘯蠡也,谓其备腯咸有也,奉盛以告曰,絜粢丰盛,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奉酒醴以告曰,嘉栗旨酒,谓其上下皆有嘉德,而无违心也,所谓馨香,无谗慝也,故务其三时,脩其五教,亲其九族,以致其禋祀,于是乎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动则有成,今民各有心,而鬼神乏主,君虽独丰,其何福之有,君姑脩政而亲兄弟之国,庶免于难,随侯惧而脩政,楚不敢伐。
  2. ^ 春秋左氏传 桓公八年》:夏,楚子合诸侯于沈鹿,黄随不会,使薳章让黄,楚子伐随,军于汉淮之间,季梁请下之,弗许而后战,所以怒我而怠寇也,少师谓随侯曰,必速战,不然,将失楚师,随侯御之,望楚师,季梁曰,楚人上左,君必左,无与王遇,且攻其右,右无良焉,必败,偏败,众乃携矣,少师曰,不当王,非敌也,弗从,战于速杞,随师败绩,随侯逸,斗丹获其戎车,与其戎右,少师,秋,随及楚平,楚子将不许。斗伯比曰:天去其疾矣,随未可克也,乃盟而还。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