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超(336年—378年),字景兴,或作敬舆,小字嘉宾高平郡金乡县人,东晋官员、书法家、佛学家。

生平 编辑

早年 编辑

郗超的祖父是东晋名臣郗鉴,父亲是郗愔,其父祖都忠于王室。郗超自幼“卓荦不羁,有旷世之度,交游士林,每存胜拔,善谈论,义理精微”,谢安曾认为他比自己侄子们出色。原任大司马桓温参军,后召为“征西大将军掾”,一直在桓温幕府效力,为其谋主。桓温为人英气高迈,所以很少有受他推崇的人,然而在与郗超交谈之后,桓温却对其非常钦佩,常说郗超深不可测,遂倾意礼待,郗超也和桓温结下深交。

北伐 编辑

太和四年(369年)三月,桓温请与徐兖二州刺史郗愔、江州刺史桓冲、豫州刺史袁真等讨伐前燕。当时,郗愔所领徐州,为精兵所聚之地。桓温常说:“京口酒可饮、兵可用”,很不愿意让郗愔居于京口。郗愔却不知道内情,还写信给桓温,说要跟他一起扶持王室。郗超看到信之后立即把他毁掉,自己代父亲写另一封信给桓温。内容是自己年老有病,不堪军旅,请桓温统率自己所领之兵,并乞闲职自养。桓温见信大喜,即刻转郗愔为会稽太守,自己兼并郗愔之兵,又自领平北将军、徐兖二州刺史,实力大增。

四月,桓温亲率步骑5万自姑孰(今安徽当涂)出发开始北伐。郗超认为:“道远,汴水又浅,恐漕运难通”。桓温不听。六月,桓温军至金乡(今山东嘉祥南),适逢大旱,河床干涸,水运断绝。桓温派冠军将军毛虎生在钜野(今山东巨野北)开挖运河300里,引汶水和清水(古济水自钜野泽以下别名清水)会合。桓温率水军从清水进入黄河,船舰绵延几百里。郗超又建议:“清水入河,无通运理。若寇不战,运道又难,因资无所,实为深虑也。今盛夏,悉力径造邺城,彼伏公威略,必望阵而走,退还幽朔矣。若能决战,呼吸可定。设欲城邺,难为功力。百姓布野,尽为官有。易水以南,必交臂请命。但恐此计轻决,公必务其持重耳。若此计不从,便当顿兵河济,控引粮运,令资储充备,足及来夏,虽如赊迟,终亦济克。若舍此二策而连军西进,进不速决,退必愆乏,贼因此势,日月相引,僶俛秋冬,船道涩滞,且北土早寒,三军裘褐者少,恐不可以涉冬。此大限阂,非惟无食而已”。桓温不采纳,继续挥军伐燕。果然在枋头(今河南浚县西南)为燕将慕容垂所败,狼狈逃回。

废立之事 编辑

咸安元年(371年),桓温攻克寿春,问郗超:“此足以雪枋头之耻乎?”郗超回答:“未厌有识之情也”。桓温负其才力,久怀异志。其北伐本意是欲先立功河朔,然后接受九锡,从而夺取政权。在枋头之败后,桓温威望顿减,所以才有此一问。晚上,郗超至桓温营中,对其说:“明公既居重任,天下之责将归于公矣。若不能行废立大事、为伊霍之举者,不足镇压四海,震服宇内,岂可不深思哉!”桓温素有野心,遂纳其策,行废立之事。当年十一月,桓温废司马奕为东海王,后转为海西公另立会稽王司马昱为帝,是为简文帝。

行废立之后,桓温权倾朝野。当时郗超因为与桓温的关系,朝中大臣都很畏惧。谢安曾与左卫将军王坦之一起谒见郗超,到了晚上还未能入见,王坦之想走,谢安说:“你就不能为了性命,先忍一忍?”由此可见郗超的权势之大。郗超一直是桓温的谋主,谢安和王坦之见桓温时,郗超卧在帐中窃听他们的谈话。恰巧这时来一阵风把帐幕吹开,谢安嘲笑道:“郗生可谓入幕之宾矣。”

逸事 编辑

郗超笃信佛教,生性好布施,曾送与当世高僧别墅。由于父亲郗愔吝啬,累积铜钱千万文,郗超一日之内散尽父亲的上千万文钱,救济亲友。

当初郗超与桓温结党,因为父亲忠于晋室,所以不敢让父亲知道。临终前,将一箱密谋书信交给门生保管,嘱咐道:“公年尊,我死以后,若以哀惋害寝食者,可呈此箱;不尔,即焚之。”后来郗愔果然悲痛欲绝,门生呈上书信,郗愔见儿子为桓温出谋划策,图谋东晋江山,大怒道:“小子死已晚矣!”从此不再悲伤。

死后,其妻周马头拒绝返回娘家,为一时美谈[1]

郗超生前与王坦之俱有重名,时人谓之:“盛德绝伦郗嘉宾,江东独步王文度。”

参考资料 编辑

  1. ^ 《世说新语·贤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