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应龄(16世纪—16世纪),君亮福建兴化府莆田县[1]明朝政治人物。

郑应龄
大明铜仁府知府
籍贯 福建兴化府莆田县
字号 字君亮
出身
  • 嘉靖三十七年戊午科举人

生平

编辑

郑应龄是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戊午科福建乡试第二十九名举人[2]隆庆元年(1567年)授淳安知县,五年(1571年)改任宁波通判[3]万历三年(1575年)调任成立不久的广西永宁州知州,增高当地城郭、创立仓库储粮、新建旌善亭、创立城隍庙,余暇时以诗歌寄志,刻在于寿岩石壁[4],五年(1577年)陞平乐清军同知,升铜仁知府,因母亲年老上疏致仕[1]

家族

编辑

高祖郑兴宗,永乐九年举人,曾任教授;曾祖郑迁善,正统九年举人,曾任教授;祖父郑麟;父郑一鹏,正德十六年进士[5]

引用

编辑
  1. ^ 1.0 1.1 光绪《莆田县志·卷十七·人物志》:郑一鹏,字九万,露裔……正德癸酉未冠领乡荐,登辛巳进士……子应龄领嘉靖戊午乡荐,始令淳安,继海忠介瑞后,瑞以孔门作用当官楷法称之,官终铜仁知府,以养母疏致仕,所至户而祝焉。
  2. ^ 光绪《莆田县志·卷十三·选举志》:明……乡举……嘉靖三十七年戊午……郑应龄 字君亮,一鹏子,府学,附父传
  3. ^ 道光《宁波府志·卷十六·秩官上》:明……通判……隆庆……郑应龄 莆田举人,五年任
  4. ^ 光绪(广西)《永宁州志·卷八·职官志》:郑应龄,闽之莆田人,举人,万厯三年公当夷獠初平之后,继唐公来守吾宁,凡唐所未遑制作者皆择其要而次第修举,如增高城郭卫民居也,创置仓廒储民食也,增建旌善亭顽民有所慕也,创立城隍庙明神有所依也,而从政之暇一觞一咏,又有以怡其情如志,喜觞月二诗镌于寿岩石壁,至今读之犹见风人之旨。
  5. ^ 龚延明主编.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 登科录 点校本. 宁波: 宁波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526-2320-8.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登科录》之《正德十六年辛巳科进士登科录》 

参考文献

编辑
  • 光绪《莆田县志》·卷十三·选举志
  • 光绪《莆田县志》·卷十七·人物志
  • 道光《宁波府志》·卷十六·秩官上
  • 光绪(广西)《永宁州志》·卷八·职官志
官衔
前任:
罗时中
明朝淳安县知县
1567年—1572年
继任:
陈若䕫
前任:
唐执中
明朝广西永宁州知州
1575年—1577年
继任:
尹廷俊
前任:
林焜章
明朝平乐府清军同知
1577年—1586年
继任:
梁绍震
前任:
林大黼
明朝铜仁府知府
万历年间
继任:
赵道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