邝鼎(16世纪—17世纪),器之广东广州府南海县[1]明朝学者。

生平

编辑

邝鼎年幼已有志读书,寒暑不辍,是成化元年(1465年)的举人,二年(1466年)会试副榜,入国子监读书文名,朝中知名人士都乐于和他交往,遣派儿子跟随他学习《易经》,在国子监毕业二十多年,诗文洒脱有自得之趣;族人在大岑沙有祭田一区,被按察使陈某侵占,他向朝廷控诉得直,族人让他入祀宗祠,两广总督韩雍表旌他,在家乡建坊[1][2][3]

引用

编辑
  1. ^ 1.0 1.1 同治《南海县志·卷三十五·列传四》:邝鼎,字器之,幼有志读书,寒暑不辍,成化乙酉乡举,丙戌中乙榜,入太学有文名,时太宗伯白、学士尹、进士孙五美皆乐与交,遣其子受易于门,卒业国学二十余年,为诗文洒然有自得之趣,族有大岑沙祭田一区,被宪使陈某所占,鼎诉当道直之,族人后祀于祠,两广都御史韩雍旌其贤,建坊于乡。 据粤大记修
  2. ^ 光绪《广州府志·卷一百十五·列传四》:邝鼎,字器之,幼有志读书,寒暑不辍,成化元年乙酉举人,丙戌中乙榜,入太学声称籍甚,大宗伯白、学士尹、进士孙五美皆遣其子受易于门,卒业国学二十余年,为诗文洒然有自得之趣,族有大岑沙祭田一区,为宪使陈某所占,厯诉当道而直之,族人后祀之于祠,两广都御史韩雍为建坊于乡以旌其贤。 据粤大记修
  3. ^ 道光《广东通志·卷二百七十六·列传九》:邝鼎,字器之,南海人,幼有志读书,寒暑不辍,成化乙酉中式乡试,丙戌中乙榜,入太学肄业,每声称籍甚,时大宗伯白、学士尹、进士孙五美皆乐与交,遣其子受易千门,卒业国学二十余年,为诗文洒然有自得之趣,族有大岑沙祭田一区,被宪使陈某所占,厯诉当道而直之,至今族人祀之于祠,两广都御史韩雍为建坊干乡以旌其贤。 《粤大记》

参考文献

编辑
  • 同治《南海县志》·卷三十五·列传四
  • 光绪《广州府志》·卷一百十五·列传四
  • 道光《广东通志》·卷二百七十六·列传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