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国将军

清朝宗室封爵第九级

镇国将军镇国大将军中国两朝时的爵名。在明朝用以授宗室郡王诸子;而在清朝时为宗室封爵的第九级,在不入八分辅国公之下,一等辅国将军之上。

明朝

编辑

明朝时,除了郡王长子(嫡长子的封号)外,原则上一律封镇国将军(但也有因为是滥妾所生,降等为辅国将军)。从镇国将军开始,不可世袭,诸子皆降一等封将军或中尉,至奉国中尉则不再降等[1]

  • 镇国将军的正妻称镇国将军夫人。镇国将军的俸禄为每年1000石(一半本色粮,一半钞;嘉靖四十四年改为三分本色粮,七分折钞)。
  • 镇国将军之子全封辅国将军[1][2],女儿称郡君。郡君的俸禄为每年400石(四分本色,六分折钞;嘉靖四十四年改为二分本色,八分折钞)[3]

除明朝宗室外,以下著名人物曾经受过镇国将军封号:

清朝

编辑

清朝时的镇国将军(满语ᡤᡠᡵᡠᠨ ᠪᡝ
ᡩᠠᠯᡳᡵᡝ
ᠵᠠᠩᡤᡳᠨ
转写Gurun be Dalire Janggin)是宗室的一种爵位,其地位次于不入八分辅国公,高于辅国将军,为不入八分公的一种。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皇明祖训·职制》:“凡郡王子孙,授以官职。子授镇国将军。孙授辅国将军。曾孙授奉国将军。玄孙授镇国中尉。五世孙授辅国中尉。六世孙以下,世授奉国中尉。”
  2. ^ 《大明会典》卷五十五:“(郡王)次嫡、庶子俱授镇国将军。镇国将军之子,授辅国将军。辅国将军之子,授奉国将军。奉国将军之子,授镇国中尉。镇国中尉之子,授辅国中尉。辅国中尉以下,俱授奉国中尉。”
  3. ^ 《明会典》卷三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