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门隧道 (山阳本线)
屬於日本鐵路山陽本線,穿越關門海峽海底的鐵路隧道
(重定向自關門鐵路隧道)
此条目可参照日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此条目在对应语言版为高品质条目。 (2023年1月28日) |
关门隧道(日语:関門トンネル/かんもんとんねる Kanmon tonneru */?)是位于日本关门海峡下的海底隧道,为山阳本线铁路下关-门司段的一部分,为日本本土第一条海底隧道。全长约3.6公里,早于1936年动工,并于1942年及1944年分阶段通车。为了与公路专用的关门国道隧道区别,通常会以关门铁路隧道(関門鉄道トンネル/かんもんてつどうとんねる Kanmon tetsudō tonneru)称呼。
关门隧道 | |
---|---|
概览 | |
地点 | 关门海峡 |
状况 | 使用中 |
系统 | JR九州 |
铁路线 | 山阳本线 |
起点 | 山口县下关市彦岛町 |
终点 | 福冈县北九州市门司区 |
运营数据 | |
动工于 | 1936年9月19日 |
启用于 | 1942年7月1日(东线) 1944年9月8日(西线) |
业主 | JR九州 |
运营单位 | JR九州 |
技术数据 | |
长度 | 3614.04米(东线) 3604.63米(西线) |
轨道数目 | 双洞双线 |
轨距 | 1,067毫米 |
电气化方式 | 1,500V 直流电 |
此隧道亦是第一条跨越关门海峡的通道,从此来往海峡两边不需要再依赖渡轮,而相关渡轮最后亦在1964年停航。
历史
编辑为实践铁路现代化,铁道省于1910年4月首次提议兴建跨越关门海峡的通道,以接驳山阳本线与鹿儿岛本线。
翌年,两个跨越关门海峡通道的方案正式出炉:在桥梁方案中,将兴建一条908.3米长、离水面61米高的桥梁[1][2][3],而选址与今日的关门桥相若;而隧道方案则有两个走线,但起点及终点分别均在彦岛和门司站。
由于桥梁会限制船只通过海峡,而且成本远较隧道方案为高[4][2]。因此,铁道省最后采用隧道方案。
但到了1920年代及1930年代初,由于关东大地震及大萧条,关门隧道的建设曾两度搁置[5][6]。直到1934年,由于关门联络船承载力饱和,兴建关门隧道才再被提上日程,并在两年后动工。
隧道原订于1945年完工。由于太平洋战争爆发,为了加强军用物资供给链,军方要求有关单位加紧施工。因此,东线提早于1942年通车,并于同年11月通电,供载客列车使用;至于西线则较原定提早一年通车[7]。
施工
编辑此隧道有一大部分位于坚硬岩层内,因此施工方式以钻爆为主,而在海底部分则采用隧道钻挖机[8]。此外,门司一方的陆上隧道亦采用沉箱技术,以及加压暗挖方式兴建[9]。
标段划分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フォース铁道桥の隠された历史 片持梁と渡边嘉一”p.218
- ^ 2.0 2.1 《日本国有铁道百年史》第6册,P.259
- ^ 廣井勇《下関海峡横断鉄橋設計報告》.土木学会誌,第5巻第5号.土木学会:1919年10月,P.965-988 (PDF). [2020-07-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5-12).
- ^ 田辺朔郎《海底隧道に関する報告》.土木学会誌,第5巻第6号.土木学会:1919年12月,P.1281-1293 (PDF). [2020-07-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5-12).
- ^ “帝国议会会议录検索システム 第五十回帝国议会贵族院 予算委员第六分科会议事速记录第一号”. 国立国会图书馆.
- ^ 《日本国有铁道百年史》第6册,P.268-269
- ^ 松村憲勇《土木遺産の香 第42回 世界初の海底トンネル 「関門鉄道トンネル」》.Civil Engineering Consultant,第236巻. 建設コンサルタンツ協会:2007年7月,P.58-61 (PDF). [2020-07-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8-09).
- ^ 《关门隧道》,P.8-9
- ^ 《关门隧道》,P.39
- ^ 《日本国有铁道百年史》第11册,P.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