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巳

(重定向自防己

防巳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之名称为防巳汉语拼音:si),等均以防巳为名。(汉语拼音:yi)则为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1578年)始误植,至民国复刻之本草纲目进一步错植为(汉语拼音:ji)。[1]

异名

编辑

汉防巳《儒门事亲》,瓜防巳《本草原始》

基原

编辑

为防巳科千金藤属植物粉防巳的干燥块根。通常在秋季采揭,洗净去皮、晒至半干状态再切段、干燥。

原植物

编辑

粉防巳Stephania tetrandra Moore

性味与归经

编辑

苦、辛,寒。归膀胱、肺、脾经。

功效

编辑

祛除风湿,利水消肿。

注释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 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490. ISBN 7-5323-8271-0

延伸阅读

编辑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防己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