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服

(重定向自防护服

防护服是一种全身穿着的不透水的服装,属于防具的一类,用于危险品防护和防疫。穿着防护服时通常还会配备自给式呼吸装置英语Self-contained breathing apparatus(SCBA),以确保穿着人员能有足够的氧气用于呼吸。在有毒环境下,消防员紧急救护技术员辅助医护人员、研究员、毒化灾应变人员及设施除污专家会穿着防护服作业。

概述

编辑

美国国土安全部将防护服定义为“一套保护人们免于遭受包含化学品、生物战剂与放射性物质等危害性材料或物质伤害的服装”[1]

化学品
借由使用适当的耐化学品材料如泰维克制作防护服
放射性物质
借由防护服特殊内衬如铅层屏蔽辐射线伤害,更重要的是防护服可使得穿着者避免直接接触或吸入放射性粒子或气体。
生物战剂
借由全密封系统-常用超压以避免防护服损坏时遭到感染或使用电动式空气清净呼吸器以避免暴露(C级防护)
火/高温
通常借由绝缘和反光材料的组合来减少火/高温影响(请参见消防衣)

防护服通常会配有呼吸器,以为穿着者提供干净且未受污染的空气。在实验室使用中,可以借由连接的软管提供干净空气。通常干净空气会以相对于周围环境的正压下被泵入防护服,作为防止防护服可能破裂或泄漏而导致危害性物质侵入的附加保护措施。 穿着防护服工作非常费力,因为穿着防护服的动作往往不如穿着普通工作服时灵活。一般来说,危险品防护服非常闷热且密不透风。因此,根据工作的难度,使用通常仅限于最多2小时的短时间。例如,A 级(美国)防护服受到空气供应限制,只能进行15-20分钟左右的非常繁重的工作(例如在建筑物中进行消防救援)。然而,OSHA/EPA A 级防护服通常不能用于消防救援,耐化的防护服不耐焰、耐焰的防护服不耐化。

A级防护服

编辑

A级防护服为气密型防护服,对呼吸及皮肤系统有最佳的保护能力。面对浓度已到达立即致危浓度(immediately dangerous to life and health,简称IDLH)的大量腐蚀性气体或蒸气泄漏、泄漏物易被皮肤吸收或是不明物体泄漏时,即须采用保护能力最完整的A级防护服。[2][3]

A级防护服组成如下:

  1. 防蒸气式(气密型)化学防护服
  2. 正压全面式自给式呼吸器
  3. 内层抗化手套、抗化靴
  4. 其他装备:通讯器、安全帽……等等

B级防护服

编辑
 
B级防护服。穿着者将自给式呼吸装置背在防护服外侧。

B级防护服为非气密式连身防护服[3],呼吸系统防护与A级防护服相同,但皮肤保护较少。在事故初期状况不明时最低等级的防护服[2]、主要危害是液体而不是蒸气接触或是危害物的气体或蒸气对皮肤无明显危害时采用。

B级防护服组成如下:

  1. 防泼溅式化学防护服
  2. 正压全面式自给式呼吸器
  3. 内层抗化手套、抗化靴
  4. 其他装备:通讯器、安全帽……等等

C级防护服

编辑

C级防护服为非气密式连身防护服,仅可在已确认危害物气体浓度低于立即致危浓度且浓度在可用含空气净化之滤毒罐的呼吸器的范围、危害物气体或蒸气不会对暴露之皮肤造成伤害及非缺氧环境(氧气浓度高于19.5%)的状况下使用。C级防护服防护液体飞溅但不防护化学蒸气或气体,但C级防护服与A、B两级防护服相比,较为轻便、最舒适。医疗人员常穿着C级防护服将伤患从除污区移至急救区进行急救。[3]

C级防护服组成如下:

  1. 防泼溅式化学防护服
  2. 净气式全罩式面具或半罩式呼吸器含空气净化之滤毒罐[2]
  3. 抗化手套、抗化靴
  4. 其他装备:通讯器、安全帽……等等

D级防护服

编辑

D级防护服防护服无呼吸保护,对皮肤的保护最少。仅可在以下情况下使用:大气中没有已知危险。防止飞溅、浸入、潜在的吸入或与危险化学品直接接触。[3]属于工作场所穿戴之防护服,在毒化灾应变时不会穿着。

  1. 非气密式连身化学防护服
  2. 防护手套、防护鞋
  3. 呼吸防护具(非必要,除医护人员或有呼吸防护必要时使用)

参考资料

编辑
  1. ^ O'Leary, Margaret R. The Dictionary of Homeland Security and Defense. iUniverse. 2006: 215 [2021-12-06]. ISBN 978-0-595-37819-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7). 
  2. ^ 2.0 2.1 2.2 李家麟. 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事故預防與應變實作(甲乙級) 初版. 台北市: 行政院环境保护署环境保护人员训练所. 2020/12: 1–2. ISBN 9789865438401. 
  3. ^ 3.0 3.1 3.2 3.3 环保署中区环境事故专业技术小组. 化學品災害個人防護裝備介紹 (PDF). 国立云林科技大学环境事故应变咨询中心. 国立云林科技大学环境事故应变咨询中心. [2021-12-0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