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声韵

(重定向自阳声韵

舒声韵汉语音韵学和汉语方言学术语,指不以塞音韵尾韵母,与促声韵相反,简称舒声现代官话普通话将所有促声韵汉字发成舒声韵。

在分析唐诗等古典诗词诗,《广韵》等韵书分汉字读音为平、上、去、入四类声调皆配舒声韵,入声皆配促声韵。此乃两种角度,平/上/去/入是从声调角度划分,而舒/促声韵则是从韵尾音节结构来区分。阴声韵阳声韵都属舒声韵,阴声韵与阳声韵之分,无关于平分阴阳中之阴声调与阳声调。

阴声韵 编辑

阴声韵指没有鼻音韵尾韵母,简称阴声。例如《切韵》中的戈果过韵,上古汉语中的之支鱼部。

阳声韵 编辑

阳声韵指有鼻音韵尾(-n、-m、-ŋ)的韵母,简称阳声。例如《切韵》中的东董送韵,上古汉语中的蒸耕阳部。

演变争议 编辑

中古汉语中,入声韵与主要元音相同的阳声韵相配。但是在《诗经》中,阴声韵字常与入声韵字通押,故从顾炎武开始,绝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上古入声韵配阴声韵,部分学者在划分韵部时直接采用阴阳韵两分法。

陆志韦李方桂丁邦新等学者认为,上古汉语中阴声韵用塞音(-b、-d、-g)作韵尾,故可以和入声韵通押。如此则上古汉语中没有开音节,如此的语言是否存在还需要语言类型学相关研究的支持。但是即使如此,阴声韵和阳声韵、入声韵相对的地位没有改变,被划入阴声韵的字也没有改变类别。

相关条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