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古拉巴墓地

位於黎巴嫩北黎巴嫩省的黎波里的公墓

阿尔-古拉巴墓地(英语:Al-Ghuraba cemetery)是位于黎巴嫩北黎巴嫩省的黎波里公墓,曾用于集体埋葬因黎巴嫩内战2007年黎巴嫩武装冲突而死亡的遗体。自1970年代以来,该墓地长期被若干临时房屋占用,在2010年时约有1,000人居住于该地。2015年,国际关怀协会英语Care International报告显示该墓地的居住条件极差。

阿尔-古拉巴墓地
Al-Ghuraba cemetery
阿尔-古拉巴墓地在黎巴嫩的位置
阿尔-古拉巴墓地
于黎巴嫩的位置
地图
墓地资料
国家 黎巴嫩
地点北黎巴嫩省的黎波里
坐标34°26′36″N 35°50′46″E / 34.44333°N 35.84611°E / 34.44333; 35.84611
类型公墓

安葬

编辑

阿尔-古拉巴墓地位于的黎波里的巴布艾特巴尼(Bab-al-Tibbaneh)和贾巴穆森(Jabal Mohsen)社区附近[1],“阿尔-古拉巴(Al-Ghuraba)”在黎巴嫩阿拉伯语中意为“陌生人”。[2]

该墓地曾被用于集体安葬在冲突中丧生的人。国际特赦组织于1989年的报告中指出,1986年12月21和22日在Bab-al-Tibbaneh社区有多达200名遇害的男子、妇女和儿童埋葬于推土机挖掘的乱葬岗中,其中一部分是在黎巴嫩内战期间丧生的平民,另有部分据称是被叙利亚军队及其盟友处决的逊尼派穆斯林[3]2007年10月4日,黎巴嫩政府将约98具遗体埋葬在该墓地中,是2007年黎巴嫩武装冲突期间丧生又无人认领的伊斯兰法塔组织英语Fatah al-Islam成员遗体。[4][5]

居民

编辑

的黎波里于1970和80年代涌入大量低收入户,由于缺乏适当的房屋,许多人选择定居于阿尔-古拉巴墓地。[6]2010年的黎波里市政研究发现,有187个家庭约1,000人仍居住于自行搭建的临时的房屋中[1][6],同时上升的出生率亦显示人口将会增加。[6]另外,尽管在叙利亚内战期间有大量叙利亚难民涌入,但当地大多数居民仍为黎巴嫩裔。[7]墓地的所有权大部分为国有,一部分由清真寺永久保管英语Mortmain业主与居民间偶尔会发生土地纠纷。[1]

国际关怀协会英语Care International英国分部2015年的一份报告指出,该地的生活条件较差,其中有20%的居民的生活水平低于环球计划英语Sphere (organization)[注 1]所涵盖的居住空间标准。[9]该些房屋主要为单间的单层楼建筑,且经常缺乏部分墙壁、屋顶或地基,冬季时寒冷潮湿,许多家庭也未拥有任何家具。[1]虽然的黎波里市政当局允许安装部分电力供应设备,但当地的基础设施仍然极差,卫生设施为开放式下水道[6][1],同时有60%的厕所缺乏自来水槽,供水困难、75%的厕所未有隔间门。[10]尽管许多家庭透过协助安葬死者赚钱,并因此受到污名化,其收入仍然很低,当地也有许多孩童并未就学。[1][6]市政当局已计划改善当地的生活条件,包括在附近兴建一座新的住宅区。[6]

巴布艾特巴尼-贾巴穆森冲突期间,该地的部分房屋被炮弹损毁。[1]阿尔-古拉巴墓地附近居民曾出现在2007年纪录片《陌生人》(The Strangers)中。[2]

注释

编辑
  1. ^ 乐施会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等多个国际非政府组织共同制定的人道援助最低标准。[8]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Shelter Needs and the Most Vulnerable in Tripoli, Lebanon: Rapid Urban Assessment (PDF). CARE International UK. 2015: 29–30 [2020-11-2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0-26) (英语). 
  2. ^ 2.0 2.1 Film brings to life the forgotten stories of destitute families in North Lebanon. Lebanese American University. 2009-01-30 [2020-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7) (英语). 
  3. ^ United States Congress House Committee on Foreign Affairs Subcommittee on Europe and the Middle East. The Situation in Lebanon, July 1989: Hearing Before the Subcommittee on Europe and the Middle East of the Committee on Foreign Affair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One Hundred First Congress, First Session, July 25, 1989.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89: 149 (英语). 
  4. ^ Fatah al-Islam terrorists buried in north Lebanon. TwoCircles (新华社). 2007-10-05 [2020-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6) (英语). 
  5. ^ Zaatari, Mohammed. Government buries 98 Fatah al-Islam militants. The Daily Star Newspaper - Lebanon. 2007-10-05 [2020-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6) (英语). 
  6. ^ 6.0 6.1 6.2 6.3 6.4 6.5 Al-Ali, Amani. Growing Up in a Graveyard. Institute for War and Peace Reporting. 2011-01-26 [2020-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6) (英语). 
  7. ^ Shelter Needs and the Most Vulnerable in Tripoli, Lebanon: Rapid Urban Assessment (PDF). CARE International UK. 2015: 31 [2020-11-2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0-26) (英语). 
  8. ^ 《環球計劃-人道主義憲章與人道救援響應最低標準》的推廣工作. 香港乐施会. [2020-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5) (中文(繁体)). 
  9. ^ Shelter Needs and the Most Vulnerable in Tripoli, Lebanon: Rapid Urban Assessment (PDF). CARE International UK. 2015: 35 [2020-11-2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0-26) (英语). 
  10. ^ Shelter Needs and the Most Vulnerable in Tripoli, Lebanon: Rapid Urban Assessment (PDF). CARE International UK. 2015: 40 [2020-11-2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0-26)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