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瑟
雅瑟,JP(英语:William Monarch Burnside Arthur,1839年12月21日—1912年1月27日),英国教育家,香港拔萃男书院第一任校长(1869年-1878年),香港英军学校﹙Garrison School﹚、警官学校﹙Police School﹚校长。
雅瑟 W.M.B. Arthur | |
---|---|
拔萃男书院校长 | |
任期 1869年—1878年 | |
继任 | 俾士 |
个人资料 | |
出生 | 英国英格兰萨里郡 | 1839年12月21日
逝世 | 1912年1月27日 英国英格兰歌和老郡 | (72岁)
生平
编辑雅瑟于1839年出生于英国瑟雷,祖上经营薰衣草田,后至美洲发展。雅瑟祖父任职裁缝,自美返英之际,其妻生下雅瑟之父William Burnside Monarch Arthur。据说当时他们乘坐的邮轮名为王者号(Monarch),而抵英的港口名为伯恩赛德(Burnside)。定居英国后,裁缝夫妇又生下一女莎拉(Sarah A. Rickard),后来担任过校长。
雅瑟与父同名,只是两个中间名颠倒而已。大概受到姑母莎拉的影响, 雅瑟也选择以教学为职志,早年在挪理治(Norwich, Norfolk)担任教师,后于1863年转职德文港(Devonport)军校,同年与汪玛丽女士﹙Mary Annie Vaughan﹚结褵。
1864年,雅瑟被派任为第75兵团的教师,1868年前往香港,继续担任兵房学校(Garrison School)第75团的教师。1869年第75兵团解散,一半兵员遣往新加坡,另一半送到好望角和纳塔尔(Natal)。
1869年正值曰字楼孤子院(拔萃男书院前称)开张,雅瑟于是留港,应聘为临时校长,夫人担任女舍监(Matron)。一年后,两夫妇转正。
雅瑟在任期间,曰字楼孤子院的学生人数并无显著上升,但社会各界的捐款则得以常规化,学校营运赖以维持。1877年,曰字楼孤子院成为政府补助学校。
汪玛丽由于生育频仍、缺乏调养,身体颇为虚弱。1878年3月,雅瑟终于以妻子身体欠佳为理由而辞职,前往中央书院担任副校长,还一度代理校长。如1880年代,孙中山从拔萃书室转入中央书院,数学科即由雅瑟任教。
纪念
编辑- 1918年,拔萃男书院最早的校友陈启明(1870年入学)捐赀成立两个奖学金,其一以就读拔萃时的校长雅瑟命名,其二以自身命名。战后,两笔款项合并为“陈启明与雅瑟奖学金”(Chan Kai Ming & Arthur Scholarships),至今颁发不辍。
- 1949年,拔萃男书院成立雅瑟社(绿社),以资铭念。
家庭
编辑参见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Rev. W. T. Featherstone, The Diocesan Boys School and Orphanage, Hong Kong: The History and Records 1869-1929 (Hong Kong: Ye Olde Printerie Ltd, 1930) (英文)
- W. J. Smyly, A History of the Diocesan Boys' School (unpublished manuscript circa 1967) (英文)
- 龚李梦哲(David C. Oakley)著,徐雨村译:《福尔摩沙的洋人家族:希士顿的故事》,台北︰我己文创有限公司,2019。
- 陈炜舜: 〈尚庆得人,荣怀兹邦――雅瑟校长(Mr. W.M.B. Arthur)纪稿〉,载《集思2010》,香港:拔萃男书院,pp110–111。
- 陈炜舜,〈校园外的图与碑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大公报,2014.4.29.
- 陈炜舜,〈薰衣草田之外:雅瑟家族的故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教声,2024.1.7.
学术机关职务 | ||
---|---|---|
前任: 首任 |
香港拔萃男书院校长 1870年-1878年 |
继任: 俾士(G. Pierc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