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宗尧(15世纪—16世纪),希中仁卿爱轩广东广州府番禺县[1]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编辑

韩宗尧是景泰五年进士韩殷侄子,弘治五年(1492年)中举人,九年(1496年)会试副榜,授郴州学正,十一年(1498年)分考福建乡试,十四年(1501年)主持江西乡试,取录的都是知名士子,改任睢州学正,升蒲圻知县,为政廉勤、宽减赋税,因父亲逝世回乡。

服阕后,韩宗尧被调往安仁,政绩一如在蒲圻,正德十二年(1517年)瑶族流寇攻打安仁,他守卫时遭擒获,却以义理劝谕对方,贼人不敢谋害他,五天后县民拿金钱赎回,于是决定修筑城池固守,但未成事他就因为与同僚不合,辞官而去,当时的巡按御史是其门生,下令挽留,但他一去不返[1][2][3]

引用

编辑
  1. ^ 1.0 1.1 同治《番禺县志·卷三十八·列传七》:韩殷,字阜民,古坝人……(景泰)五年进士……从子宗尧,字希中 任志字仁卿 ,宏治五年举人,九年乙榜进士,署柳州【郴州】学正,十一年分考福建,十四年主考江西,所取皆知名士,补睢州学正,晋蒲圻知县,丁父忧,服阕知安仁县,轻徭缓赋,民甚怀之。正德十二年徭贼攻县,出御被执,以大义谕贼,贼不敢害,越五日邑民赎之归,乃相址修城为固守,计未就与众不合弃官去,时直指其门人也,檄郡追留不返 据郝通志、阮通志、任志、《湖南通志》参修
  2. ^ 道光《广东通志·卷二百七十六·列传九》:韩宗尧,字希中 番禺志字仁卿,号爱轩 番禺人,宏治壬子举人 湖南志 ,丙辰乙榜,初署郴州学正,戊午分考福建,辛酉主考江西,补睢州学正,晋蒲圻令,丁父忧起补 番禺志 知安仁县,轻徭缓赋,丁丑春徭贼破县,帅兵出御被执不屈,以大义谕贼,贼不敢害,越五日邑民相率赎归,乃相址砌城为捍御,计未就以不徇乎众弃官去,时直指其门人也,檄郡追留不返 《湖南通志》
  3. ^ 同治《蒲圻县志·卷六·名宦》:韩宗尧,字仁卿,广东番禺人,正德中由郴州学正陞知蒲圻,廉勤宽缓,调安仁,以直忤当道弃官去,士论高之。

参考文献

编辑
  • 同治《番禺县志》·卷三十八·列传七
  • 道光《广东通志》·卷二百七十六·列传九
  • 同治《蒲圻县志》·卷六·名宦
官衔
前任:
曾师孔
明朝郴州学正
1496年—1505年
继任:
包瓒
前任:
苏琮
明朝蒲圻县知县
正德年间
继任:
韩唐
前任:
邱钥
明朝安仁县知县
正德年间—嘉靖年间
继任:
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