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水上人主要包括蜑家人鹤佬人两大族群,也有少量客家人,传统上是以捕鱼为生的渔民

大量停泊在避风塘内的渔船(1965年)

历史 编辑

香港英治时期之前,香港的水上人已经在香港生活多个世纪,只在船上生活以捕鱼维生。其中蜑家人讲粤语的方言蜑家话,福佬渔民讲福佬话,客家渔民讲客家话。部分地区有不同族群的水上人杂居。

60年代至70年代 编辑

早期,香港水上人主要是以捕鱼为生。他们居住于渔船上,停泊在避风塘内。由于他们出海捕鱼的需要,60年代至70年代渔民家庭的子女大多继承上一代家业因不太重视读书。有见及此,一些宗教团体便创立了“水上学校”,为避风塘的儿童提供教育。但近年香港的渔业式微,以及捕渔量比以前减少,大多数渔民已上岸生活,很多水上人的传统逐渐消失。但有些得以保留至今或作适当调整以延续,如福佬籍渔民在传统节庆及婚礼时的扒龙船仪式改为陆上扒龙船,一些蜑家人也保持传统为祖先制作人偶作为供奉的传统,以及称为脱褐的传统成人礼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