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7年8月14日公布首批。

历史

编辑

2017年8月14日,香港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公布首份“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它为政府提供参考依据,并为那些具高度文化价值和急需保存的项目,在需采取保护措施时订立保护缓急次序。这份名录涵盖了4大类别,包括表演艺术、节庆活动、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及传统手工艺,合共20个项目[1]

列表

编辑
香港非遗代表作名录
项目名称 类别 香港非遗清单编号 简介 地区 年代 活动日期 公布批次 备注
粤剧 表演艺术 2.6 粤剧为广东省主要戏曲剧种,扎根于广东、广西两地,盛行于东南亚、美加及澳洲等海外华人社区。粤剧文本、音乐、功架、排场及服饰等都是其重要元素。 不分地域 清代至19世纪中叶 全年 [2]
西贡坑口客家舞麒麟 表演艺术 不适用 客家人在庆祝农历新年、婚嫁、祝寿、祠堂开光、新屋入伙、迎宾、太平清醮、神诞等喜庆场合都会舞麒麟,在香港与本地传统音乐和武术结合发展出极具本地特色的造型、步法和套式。该项目于2014年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新界西贡区坑口 清代至19世纪中叶 全年 [3]
全真道堂科仪音乐 表演艺术 不适用 全真道堂科仪音乐属道教科仪音乐,蓬瀛仙馆传承的科仪演唱的经韵腔调受粤曲、粤剧、广东小曲及儒、释等宗教音乐的影响。该项目于2014年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不分地域 20世纪初至日治时期 全年 [4]

参考

编辑
  1. ^ 粵劇列為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香港政府新闻网. 2009年10月2日(星期五) [2015-0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 粵劇. 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 [2022-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3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 西貢坑口客家舞麒麟. 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 [2022-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3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 ^ 全真道堂科儀音樂. 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 [2022-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3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