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革新论》是一本2015年出版的香港政治学和社会学丛书,由香港学者方志恒主编,主张以“革新保港,民主自治,永续自治”为纲领,建构在“民主回归论”和“独立建国论”以外,香港前途的“第三种想像”。[1]

香港革新论
作者方志恒
语言中文
主题政治学
发行信息
出版机构漫游者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15年
出版地点台湾
规范控制
ISBN9789865671556

目录 编辑

  • 自序:在后政改时代,为我城思考新论述 / 方志恒
  • 全书纲领:革新保港 民主自治 永续自治 —— 香港前途宣言 / 方志恒
  • I. 自由灵魂 主体意识
    • 1. 唤醒我城的自由灵魂 —— 书写香港的自由故事 / 黄冠能
    • 2. 在地的核心价值 —— 香港人主体意识的前世今生 / 何俊霆
    • 3. 港式国族主义 —— 从种族血缘论到公民价值论 / 陈智杰
  • II. 香港我城 民主自治
    • 4. 论香港“自治共同体”—— 对左翼论者的一些回应 / 邝健铭何俊霆
    • 5. 港式双首长制 —— 拉阔民主自治想像的政制方案 / 房吉祥
    • 6. 不羁放纵爱自由 —— 以社会为中心的民间自治想像 / 邝健铭
    • 7. 守护香港主体性,是永续自治的基础 —— 世界各地民主自治制度纵横谈 / 吴凯宇
  • III. 革新保港 在地抗争
    • 8. 普选以外,更需在地抵抗政治操控 —— 选举专制政体下的新本土民主运动 / 周日东雷浩昌
    • 9. 建制派如何在选举屈机?—— 从区议会到立法会的选举操控 / 区诺轩
    • 10. 建制派如何筑起选举长城?—— 透视地区活动的拨款过程 / 林立志
    • 11. 国民教育,早已渗入教育肌理 —— 抵抗无孔不入的洗脑赢心工程 / 田方泽
    • 12. 寒蝉处处的学术界 —— 守护我城学者有种责任 / 施家润柯衍健
    • 13. 赤色风暴下的法律界 —— 我城法律精英的时代使命 / 邝英豪
    • 14. 媒体操控下的新闻界 —— 风雨中抱紧新闻自由 / 陈智杰
  • IV. 革新保港 香港优势
    • 15. 要五十年不变,博弈策略就得变 —— 从小国生存之道看港陆关系 / 袁弥昌
    • 16. 捍卫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就是捍卫香港 —— 剖析港陆之间的利害关系 / 易汶健
    • 17. 推动我城的国际地位 —— 从官方事务到民间外交 / 杨庭辉
    • 18. 华南文化圈 —— 重建被遗忘的区域腹地 / 邝健铭
    • 19. 复兴我城的文化软实力 —— 以香港电影业为案例 / 何伟伦
    • 20. 重夺我城的剧本 —— 香港需要的区域规划方案 / 李耀基
  • 后记:2047大决战?—— 在主体意识与中国因素之间思考 / 王慧麟

评价 编辑

  • 本土派学者孔诰烽:如果战斗格的陈云城邦论》与港大学苑的《民族论》是重口味的深焙咖啡,那么与人为善的《革新论》便算是为大家提供一个浅焙口味新选择的尝试。香港本土论述多样化,可喜可贺。[2]
  • 香港民族论》作者之一梁继平:较温和的主张亦有其策略性意义,有助争取更广泛群众的支持,及增加谈判桌上另一方去让步的诱因,而《香港革新论》则是在温和论述中,值得香港人留意和讨论的作品。[2]
  • 占领中环运动发起人戴耀廷:在“后雨伞时代”,我们需要新的思维去引领‘自觉、自主’的‘香港人民’走一条‘自决、自治’的路。方志恒及一众年轻学者,正正在最适当的时候,为香港注入一套能开辟出一条新道路的新论述。[2]
  • 学联秘书长罗冠聪:作者在总纲提出清晰的方向:‘革新保港、民主自治、永续自治’,虽然不是突破、创新的论述,但它把零散的主张以一套有系统的政治语言疏理出来,借鉴外地经验,利用‘第三种想像’、‘社会包围政权’、‘公民社会联线作战’等用语整合,从而推进公民社会讨论。[3]
  • 台湾学者吴介民:《香港革新论》的论述轴线,把原先仍带有素朴气息(或略显粗糙)的“本土政治运动”论述,做了开拓性的努力,尝试提出一条“新政运路线”。[3]
  • 台湾学者何明修:《香港革新论》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少谈些主义、多研究些问题”的实务取向。[4]
  • 香港学者吕大乐:《香港革新论》一书的二十四位年青作者,认真的进行反思,大胆抛出了二十二个课题(包括全书纲领和后记)供关心香港政治的读者探讨,如何在这个闷局之中寻找“革新保港,民主自治”的新的出路,这需要智慧的同时,亦需要勇气。[2]
  • 流亡海外作家余杰:《香港革新论》一书,是一群香港年轻世代的知识精英为香港的前途而战的思想结晶。从主编方志恒以下的二十四位作者,要么是任教于香港各大学的年轻学者,要么是活跃在学运和社运前线的先锋,要么是泛民政党的明日之星,要么仍然在本港或欧美名校攻读学位的学子。他们术业有专攻,人生方向也各不相同,但最大的共通点就是活力四射的年龄和对香港深沉的爱与关怀[5]
  • 香港学者许宝强:“尽管方的想法还有待深化完善,部分分析立论亦可以商榷,但他们勇于直面未来、敢于谈论愿景,以至提出香港前途的新的想像,显然是下一波民运无法回避之路。”[6]

争议 编辑

《香港革新论》出版后,香港城邦论提出者陈云在2015年7月22日于Facebook发表帖文,指称“《香港革新论》很多均是没有创意的理论,都是抄袭陈云的理论,但是却不要陈云”[7]。10月12日时,陈云再于Facebook发表帖文,点名指方志恒在明报发表的文章《重构香港的自治权》 沿用了其《香港城邦论》的理论观点而未加注解,特别是《基本法》将香港自主权成文化(codified)一点。陈云亦称,他在2015年6月14日于《纽约时报》撰写的英文评论文章,已概述了有关观点。[8]

方志恒随即在《香港革新论》的Facebook专页回应,指他在新书分享会及传媒访问时,均曾多次公开表示受到陈云的理论启发,希望能够拉阔本土论述光谱,而他本人亦非常敬重陈云在本土论述上的江湖地位;至于部分被指抄袭的观点,方志恒表示其实早已收录在《香港革新论》内,而《香港革新论》是在2015年5月底定稿、6月初交付台湾“漫游者出版社”排版和印刷的,时间上稍稍早于陈云所指在6月14日于《纽约时报》发表的英文评论,所以并没有抄袭的情况。陈云对此回复道:“可以了。因为之前未留意大作同仁的新书发布会有提及香港城邦论。失觉了。”[9][10]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香港政治学者方志恒 《香港革新论》新书分享会. 联合早报网. 2015-08-07 [2015-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06). 
  2. ^ 2.0 2.1 2.2 2.3 周日話題﹕從革新論看香港前途. 明报. 2015-08-26 [2015-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06). 
  3. ^ 3.0 3.1 續評香港革新論. 评台. 2015-08-24 [2015-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05). 
  4. ^ 何明修(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評 《香港革新論》. [2015-12-28]. 
  5. ^ 余杰. 破除天朝意识,创造香港价值 ——评方志恆编《香港革新论》(余杰). 自由亚洲电台. 2015-10-02 [2015-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7). 
  6. ^ 许宝强. 守護過去 想像未來. 香港独立传媒. 2015-08-11 [2015-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7). 
  7. ^ 陳雲Facebook帖文. [2015-12-28]. 
  8. ^ 陳雲Facebook帖文. [2015-12-28]. 
  9. ^ 方志恒. 回應陳雲老師. 2015-10-13 [2015-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8). 
  10. ^ 方志恒於Facebook回覆陳雲的帖文. [2015-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2).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