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英语:Marxist Feminism)是一种聚焦于研究和解释妇女在哪些方面是受资本主义系统和私有制压迫的女权主义[1]根据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者的观点,妇女解放只能通过对目前资本主义经济的彻底重构来实现,他们声称,在其中妇女的大部分劳动是无偿的。[2]

马克思主义中的理论背景  编辑

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在1848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以及马克思于1859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为马克思主义早期对资本主义和压迫间的关系的论述奠定了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是由马克思发展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了解经济系统将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组织起来的方法并且如何影响日常生活和人的经验。[3]历史唯物主义着重强调决定基础社会结构的经济和技术因素。基础结构制定一个范围的系统和体系,它往往以剥削工人阶级为代价来推动当权者的利益。

马克思认为,这些系统由为了继续掌权的统治阶级根据他们的需要而设,以保持或增加阶级冲突。然而,他也承认下层阶级为授权一个新的统治阶级而组织和采取集体行动的可能性。到了1917年弗拉基米尔·列宁主张为了支持这种可能性,透过先锋党组织社会主义意识对工人阶级革命的进程至关重要。[4]

1884年,恩格斯出版《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5],指出从封建主义转为私有土地以及农业技术进步对妇女的地位有巨大影响。恩格斯认为上述因素改变了婚姻、家庭及生产的型态,不仅导致私有财产出现,还使女性落于次等地位。[6]:119

生产和再生产劳动 编辑

成就和实践 编辑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者斗志高昂的本性及其促进社会变革的动员能力,已经使他们能够从事重要活动。 虽然他们有争议性的宣传往往收到批评,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者以促进新的论述和阐明妇女地位的方式挑战资本主义。这些妇女在整个历史中使用一系列方式在打击霸权资本主义,这反映他们对实现妇女解放最令人满意方法的不同观点。

家务有给 编辑

分担再生产劳动的责任 编辑

交集性和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 编辑

对其他流派的批判 编辑

克拉拉·蔡特金[7][8]亚历山德拉·米哈伊洛芙娜·柯伦泰[9][10]反对各种强化阶级状态形式的女性主义。他们不认为真正的跨越经济不平等团结起来有可能,因为他们主张上层阶级女性要真正的了解工人阶级的抗争极端困难。

“那么......为什么妇女劳工应该与资产阶级女性主义者联盟? 实际上,如果有这样的联盟,谁会受益? 肯定不是妇女劳工。” --亚历山德拉.柯伦泰,1909年

批判家如柯伦泰(1909)认为自由主义女性主义会破坏马克思主义改善工人阶级状况的努力。马克思主义者支持更激进的解放妇女的政治计划的透过社会主义革命,特别强调在和妇女一同努力和在实质上于革命后改变他们的状况。除此之外由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者支援的解放方法包括激进要求发明“乌托邦式的要求”,如玛丽亚·密斯英语Maria Mies[11]。这象征革命的范围需要促进改变国家,任何不完整的改革要求将产生不足以解决长期问题的解法。

著名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者 编辑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Desai, Murli. Feminism and policy approaches for gender aware development. The Paradigm of International Social Development: Ideologies, Development Systems and Policy Approaches. Routledge. 2013-10-30: 119 [2018-02-05]. ISBN 978-1-135-01025-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9) (英语). 
  2. ^ Ferguson, Ann; Hennessy, Rosemary; Nagel, Mechthild. Feminist Perspectives on Class and Work. Zalta, Edward N. (编).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Winter 2022. Metaphysics Research Lab, Stanford University. 2022. 
  3. ^ Marx, Karl. A Contribution to the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 Chicago: Charles H. Kerr & Co. 1904 [1859]. OCLC 896669199. 
  4. ^ Lenin, Vladimir. The State and Revolution: The Marxist Theory of the State & The Tasks of the Proletariat in the Revolution.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1917. OCLC 926871435. 
  5. ^ Engels, Frederick. The Origin of the Family, Private Property, and the State. Chicago: Charles H. Kerr & Co. 1902 [1884]. OCLC 213734607. 
  6. ^ 周碧娥. 性別社會學--性別作為範疇、理論與實作. 三民书局. 2022. ISBN 978-957-14-7446-5. 
  7. ^ Zetkin, Clara. On a bourgeois feminist petition. 1895 [2018-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7). 
  8. ^ Zetkin, Clara. Lenin on the women’s question. New York, N.Y.: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1966 [1920] [2018-02-05]. OCLC 94393845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30). 
  9. ^ Kollontai, Alexandra. The social basis of the woman question. Allison & Busby. 1977 [1909] [2018-02-05]. OCLC 64210057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30). 
  10. ^ Kollontai, Alexandra. Women workers struggle for their rights. London: Falling Wall Press. 1976 [1919] [2018-02-05]. OCLC 25828927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30). 
  11. ^ Utopian socialism and women's emancipation. Feminism in Europe: liberal and socialist strategies 1789-1919. History of the Women's Movement. The Hague: Institute of Social Studies. 1981: 33–80 [2018-02-05]. OCLC 90650514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30). 

延伸阅读 编辑

Cited in:
Puniyani, Ram. Religion, Power and Violence: Expression of Politics in Contemporary Times. SAGE Publications. 2005-07-21 [2018-02-05]. ISBN 978-0-7619-3338-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9) (英语).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