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自达Parkway
马自达Parkway(日语:マツダ・パークウェイ)是一款1972年至1997年间由日本马自达汽车公司制造发售的小型巴士。
概要与历史
编辑第一代(1972年-1982年)
编辑马自达Parkway(第一代) | |
---|---|
概览 | |
制造商 | 马自达 |
别称 | 马自达Parkway Rotary 26 |
生产日期 | 1972年-1982年 |
车身及底盘 | |
车辆类别 | 小型巴士 |
车体风格 | 小型13人座(Super DX型)/ 26人座(DX型)巴士 |
动力系统 | |
引擎 | 2.0L水冷式四缸OHV VA型引擎 2.5L直列四缸XA型柴油引擎 2.7L直列四缸XB型柴油引擎 654c.c. X 2 13B-AP型转子引擎 |
变速器 | 四速手动排档 |
规格 | |
轴距 | 3,285mm |
长度 | 6,190mm |
宽度 | 1,980mm |
高度 | 2,290mm |
整备质量 | 2,750kg-2,835kg |
年表 | |
前身车型 | 马自达Light Bus |
1972年4月17日发表上市,车体由西日本车体工业公司打造,引擎可区分成汽油与柴油两种型式、三种排气量:2.0L水冷式四缸OHV VA型引擎(最大马力92ps)、2.5L XA型(最大马力77ps)、2.7L XB型(最大马力81ps)直列四缸柴油引擎;车型可区分成13人座的“Super DX”型和26人座的“DX”型两种。此外,车上配备了调幅/调频广播收音机,以及三段式暖气空调系统。
Parkway Rotary 26
编辑马自达(当时仍称东洋工业)甚至为这款小巴装上13B-AP型转子引擎,于1974年7月22日正式发售;最大马力135hp / 6,500rpm,最大扭力18.3kgm / 4,000rpm。跟第二代Luce、Cosmo AP一样为了改善低转速域的操控性能,装置了一种被原厂称作“扭矩滑动器”((日语)トルクグライド)的扭力转换器。此装置能防止引擎熄火,但不能像扭力转换器一样加大扭力。因此,排档杆增加了“P”的停车档。
虽然转子引擎平顺的转速与静肃性是这部小巴士的优点,但油耗表现始终无法跟柴油引擎相比,总计至1976年停产为止只制造了44辆。广岛县广岛市和静冈县滨松市的地方政府曾购入这款车作为消防通信车辆之用,不过现在下落不明。
第二代(1982年-1997年)
编辑马自达Parkway(第二代) | |
---|---|
概览 | |
制造商 | 马自达 |
生产日期 | 1982年-1997年 |
车身及底盘 | |
车辆类别 | 小型巴士 |
车体风格 | 小型10人座巴士 |
动力布局 | FR |
动力系统 | |
引擎 | 3.5L直列四缸SL型柴油引擎 |
变速器 | 五速手动排档 |
规格 | |
轴距 | 3,335mm |
长度 | 6,180mm |
宽度 | 1,995mm |
高度 | 2,595mm |
整备质量 | 3,140kg |
1982年大改款的Parkway正式发表上市,车头的进气坝和前保险杆的设计近似马自达Titan,而且助手席也附有车门。尾灯与第五代323的三门掀背车型共用,引擎则为3.5L直列四缸SL型柴油引擎,可输出最大马力105ps / 3,200rpm,扭力峰值29kg·m / 2,000rpm。1987年进行小改款,跟Titan一样改成四颗方形头灯。
这款小巴外销到诸如新西兰、澳洲等右驾的国家,改装成附有厨房、卧室等设备的露营车后相当受到当地消费者的欢迎。可惜1997年起停止生产,没有出现任何后继车种,等于宣告马自达自小型巴士这块市场撤离。
参见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MAZDA】小型客车篇:从Light Bus到Parkway 26
- AutoNet:梦幻的转子引擎小巴,Mazda Parkway Rotary 2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英文)1974-1976 Mazda Parkway Rotary 2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南投监理站:马自达-P-WVL4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