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特洪峰

欧洲阿尔卑斯山脉的山峰
(重定向自马特洪峰

马特洪峰(德语:Matterhorn德语发音:[ˈmatɐˌhɔrn]意大利语Cervino意大利语发音:[tʃerˈviːno];法语:Cervin法语发音:[sɛʁvɛ̃]),也称切尔维诺峰,是阿尔卑斯山脉中最著名的山峰。马特洪峰的位置在瑞士意大利边境,附近是瑞士瓦莱州小镇策马特和意大利奥斯塔谷大区的小镇布勒伊-切尔维尼亚(Breuil-Cervinia)。马特洪峰的名称是由德语“Matt”(意为草地)和“Horn”(意为角,或呈锥状像一只角一样的山峰)组成[1]

马特洪峰
马特洪峰东面与北面山容
马特洪峰在瑞士的位置
马特洪峰
马特洪峰的位置(瑞士、意大利边界)
最高点
海拔4,478米(14,692英尺)
地形突起度1,042米(3,419英尺)
地形孤立度13.8千米[convert: 不明单位] 编辑维基数据
母峰魏斯峰
坐标45°58′35″N 7°39′30″E / 45.97639°N 7.65833°E / 45.97639; 7.65833
地理
位置 意大利瓦莱达奥斯塔大区
 瑞士瓦莱州
所属山脉本宁阿尔卑斯山脉
地形图Swisstopo英语Swisstopo 1347 Matterhorn
攀山
首次登顶1865年7月14日
爱德华·温珀(Edward Whymper)等
最简路线Hörnli山脊

马特洪峰是一个有四个面的锥体,分别面向东南西北。每一个面都非常陡峭,因此只有少量的黏在表面,中间发生的雪崩把过多积雪推到峰下的冰川里。登峰者惯常从东北角的Hörnli山脊上山。西面是马特宏峰四面中最高的,直到 1962 年才被完全攀登。据估计,超过500名登山者在马特宏峰上丧生,使其成为世界上最致命的山峰之一。

攀登史

编辑
 
马特洪峰东侧及其湖中倒影

马特洪峰是阿尔卑斯山脉中最后一个被征服的主要山峰。原因不只在于攀登技术上的种种困难,也在于此峰陡峭的外形给予早年攀山者的心理恐惧。攀山家们大约于1858年左右开始尝试征服马特洪峰,他们多数选择从南边登山,事实上南面路线比较困难,他们经常发现自己身处湿滑的岩石上而决定放弃前进。

1865年7月14日,爱德华·温珀(Edward Whymper)、查尔斯·哈德逊(Charles Hudson)、法兰西斯·道格拉斯(Francis Douglas)、道格拉斯·罗伯特·哈多(Douglas Robert Hadow)、米歇尔·克罗(Michel Croz)和彼得·陶格瓦尔德(Peter Taugwalder)父子从策马特登山,成为首支成功登上马特洪峰的登山队。不幸的是,下山的时候米歇尔·克罗、道格拉斯·哈多、查尔斯·哈德逊和法兰西斯·道格拉斯四人发生意外,堕进1,400米以下的冰川里身亡。事后,除道格拉斯的尸首不能寻回外,其余三人都葬了在策马特。

三天后,吉恩-安托万·卡雷尔(Jean-Antoine Carrel)带领的团队成功从南边登顶。朱利叶斯·艾略特(Julius Elliott)在1868年成为第二支从策马特登顶的登山队,同年约翰·丁达尔、J·J·马基纳斯(J. J. Maquinaz)与J·P·马基纳斯(J. P. Maquinaz)成功跨越山峰。露西·沃克(Lucy Walker)和梅塔·布雷武特(Meta Brevoort)在1871年分别成为首名及次名攀登马特洪顶峰的女性。

现在,登山者一年四季都可从马特洪峰的每个面或山脊登峰。在夏季由策马特从Hörnli上山的人骆驿不绝。登上马特洪峰需要一定技术,但对老手来说不算困难(难度评级为AD,请参阅攀登难度等级),在部分路段更设有固定绳索辅助登山者。虽然如此,每年总有数人因为缺乏经验、落石或路线太拥挤等原因而意外身亡。登山者通常先由策马特乘施瓦尔茨湖缆车(Schwarzsee Cable Car)上山,然后步行上海拔3,260米的Hörnli-hütte,在大石屋里待一晚。登山者须于第二天早上4时出发登顶,以确保他们可以在下午的云雾及风暴到来前平安下山。

除Hörnli外,登山者可选择其他路线如意大利脊(Italian Ridge)(难度评级为D)、Zmutt Ridge(难度评级为D)及难度最高的北面路线(难度评级为TD+)(到1931年才被施密德兄弟(Toni Schmid与Franz Schmid)征服,因此该路线又称为施密德路线。

突出高度

编辑

虽然马特洪峰外形突出、山势雄伟,但如果以山峰突出高度计算,马特洪峰在阿尔卑斯山中却100名不入。原因是附近的山峰如罗莎峰多姆峰利斯卡姆峰魏斯峰的海拔高度都比马特洪峰高。这张全景相拍下了阿尔卑斯山脉群峰(由芬斯特拉峰向北面拍摄),马特洪峰位于相片的偏左方。

 
马特洪峰全景,于戈尔内格拉特附近拍摄

文化影响

编辑
 
美国加州迪士尼乐园度假区的“马特洪峰”
  • 美国加州迪士尼乐园度假区内的“马特洪峰雪橇”(Matterhorn Bobsleds)过山车,就是建于一座仿照马特洪峰的假山上,比例是1/100,高147呎。
  • 瑞士三角巧克力(Toblerone)形状的意念来自马特洪峰,包装上亦以马特洪峰为商标[2]
  • 由中国米哈游公司开发的开放世界冒险游戏《原神》中,蒙德地区的龙脊雪山以该峰为原型进行美术设计创作。

其他“马特洪峰”

编辑

世界上有很多突出的锥形尖峰都被别称作该地区的“马特洪峰”,例如:Cnicht(威尔士的马特洪峰)、Mount Assiniboine(洛矶山脉的马特洪峰)、Innerdalstårnet(挪威的马特洪峰)、枪岳日本的马特洪峰)、Machhapuchhare(尼泊尔的马特洪峰)、Shivling(印度的马特洪峰)、Ama Dablam(喜马拉雅山的马特洪峰)、Mount Aspiring(新西兰,南方的马特洪峰)、加拿大内华达山脉的马特洪峰(12,264呎)及美国科罗拉多州圣胡安山脉的马特洪峰(13,590呎)。

另外,火星探测器“火星探路者号”附近一块75厘米高的岩石也被称作“迷你马特洪”。

H·G·威尔士在1904年出版的短编故事《The Country of the Blind》里面一座虚构的山Parascotopetl,别称“安第斯的马特洪峰”。

美国作家卡尔·马蓝提斯于2010年出版的畅销越战小说《马特洪峰英语Matterhorn: A Novel of the Vietnam War》中,一座位于南北越交界区的虚构高山被驻屯战区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命名为“马特洪峰”。

参看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Swiss Alps - mountains in Switzerland: Name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ww.swissworld.org
  2. ^ Toblerone - Shape & Name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6-11-14. www.toblerone.com.

相片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