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专门学校
高等专门学校(高等専門学校/こうとうせんもんがっこう)是日本教育体制中的一种学校,以“传授深入专门的学艺,育成职业必要的能力”为教育目的[1],一般简称为高专。
沿革
编辑日本二战战败后,在美国教育使节团的建议下进行学制改革,废除原本设置旧制专门学校、旧制高等学校及旧制大学的复线型教育制度,导入单线型的六三三四教育体制。
在1951年由“政令改正咨问委员会”提出有关教育制度改革的咨议报告,其中提到设置高等专门学校的构想。另一方面,由于为了发展科学技术,因应工业快速复苏,日经连与经连团(现在的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等产业界人士建议政府,设立类似于战前旧制工业专门学校的中阶技术人员养成学校,相关法案数度上程国会,但由于在野党提出“这是战前复线型教育制度的复活”而遭到反对。直至1961年,高专法案以“不称呼为大学、不以研究为目的、工业领域限定”做出明确定位,于第38届国会上程,表决结果执政党赞成多数,法案通过。
高专法案通过后,全国各地方政府便展开学校筹设计划。1962年,12间国立高专开学,此12间国立高专被称为“1期校”。全体仅招收1500人的1期校有着平均高达17倍的志愿倍率,受此刺激,其他的地方政府也积极投入高专的设立。接下来的几年,每年有将近10所学校开学,短短数年间学校数目即达到与现在相近的规模。
起初,日本在高等专门学校中必须以专业教育为主,并且最初规定只能设置与工程技术类相关的学科专业,如机械、材料、电气、电子、工业化学、生物、建筑学以及金属工学等。目前日本所有的51所国立高等专门学校几乎都是工程技术类高等职业教育机构。[2] 1960~1970年代随着日本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学校教育法随之得到修改,国立高等专门学校开始培养船舶领域专业人才。1990年代之后,电子情报科学发展迅猛,日本进一步将情报资讯学科、电子工学科和国际流通学科等加入到高等专门学校学科专业领域。至2013年,日本51所国立高等专门学校共设置了235个学科,约有42个主要学科,其中机械类专业51个、电气·电子类专业68个、工业资讯类专业41个、化学类专业31个、土木建筑类专业36个,商船学科有5个(富山高等专门学校、鸟羽商船高等专门学校、广岛商船高等专门学校、大岛商船高等专门学校、弓削商船高等专门学校),工业和商船以外的学科只有3所(福岛工业高等专门学校、富山高等专门学校、宇部工业高等专门学校)
概要
编辑入学与编入学
编辑- 中学校毕业生、应届毕业生及中等教育学校前期课程修了之学生,具应试资格。
- 国立高专采同日考试统一命题。公立高专之中,大阪府立、神户市立与国立校统一命题。
- 各校、各学科按学生志愿填选,入学结果依据成绩决定。
- 各高专设有推荐入试,名额约占总招生额的 20% - 50%。推荐入试不合格者,仍可参加学力选拔考试。
- 以高中毕业生、高中应届毕业生及留学生为对象,转学进入三年级或四年级的制度。
- 招生名额为各高专自行裁量,入学考试亦为各校独自命题。
学程
编辑招收中学校的毕业生,主要传授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以培养实务工程师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机关。修业年限五年(商船相关学科为五年又六个月),相当于高级中学的三年加上短期大学的两年。毕业后授予“准学士”学位,相当于副学士。高等专门学校毕业后有资格申请大学插班编入普通本科大学的3、4年级继续学习,获得学士学位后可以继续攻读大学院的硕士课程和博士课程。或继续就读2年制的“专攻科”。修毕专攻科后,通过大学评价、学位授与机构审查后,即可取得与大学毕业生完全相等的学士学位。因为取得学士学位,亦可获得研究所入学资格。[3]
特色
编辑从创立之初,其人才培养规格就被定位于主要为产业界和地方培养“中坚技术者”,以培养实践性技术人员为教育目的。高等专门学校的教育科目分为学科共通的一般科目和学科特有的专业科目,按学年划分教育科目,每门课程的学分数为30课时一学分,实验、实习等课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调整,学生课程所修的学分数要达到167学分,商船类除去实习科目可达到147学分。高专的入学生是中学校毕业,从入学之初起,学生在低年级为适应这种需求,在课程设置上非常注意加强各种实习、实验课程,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在低年级学习基础课程,接受实验、实习等重视体验性的专门教育,没有大学升学考试的压力。随着年级的增长,一般课程逐年减少,专业课程逐年增加,选修课主要设在第四、第五学年,学生自主选择课题到企业进行调查研究,使专业课程与企业的技术革新建立直接联系 。高专制度尤其注重产学融合。除课堂实训课之外,在其必修课(包括毕业设计)中,每一年都设有实践课,每学期还有至少一个月的岗位实践锻炼,实训课的实际比例接近50%。值得一提的是,高专学校在强调实践的同时,也非常重视人文教育,教养课和专业课的比例大致相等。[4]
在教师方面要求根据学科种类以及班级数量配备必要的教师,工程学科教师与一般科目教师区别对待。在基础学科和专业理论学科教师的聘任上,注重对高职称、高学历者的优先录用;实践教学科目的教师则多由具有教学研究能力的优秀工程师和企业管理人才来担任。此外,高等专门学校还专门针对实验实习工厂以及练习船等做出了要求[5]
日本高等专门学校建立之初就被赋予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意义,与地方经济发展联系紧密。每个县都有一个国立高等专门学校,大多设置在中小企业较为集中的地区,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有利于实现产学融合。即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人才的保障,也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地区间高等教育水平不均衡的现象。
统计
编辑高等专门学校在1980年的数量为187所,1990年变为166所,十二年后的2002年变为139所,2013年再次减少到51所,截至2014年4月1日为止,日本全国共有57所高等专门学校,其中国立 51 所、公立 3 所、私立 3 所。
高等专门学校正式设置的1962年,希望进入高等专门学校学习的人数达到25866人,而该年份计划招收的人数仅为1480人;2012年日本高等专门学校的入学定员为9400人,希望进入高等专门学校学习的人数为18114人;根据平成26年度(2014年度)文部科学省的“学校基本调查”所统计,全日本的高专在学学生(含本科、专攻科、旁听生等)共有5万7677人(男子4万7905人、女子9772人);其中本科有5万4354人(男子4万4970人、女子4384人)、专攻科有3262人(男子2884人、女子378人)。
2005年,高专毕业者选择就业的比例为 53.0%;有效求人倍率方面,本科为 16.3 倍、专攻科为 20.8 倍。高专毕业者选择升学的比例为 42.9%;在升学的学生当中,采编入学方式升大学者占 65.2%、升专攻科者占 34.8%。毕业生常年保持近乎100%的就业率。文部科学省2015年11月的统计数据显示,近19年来高专学校毕业生签约率最低为91.9%,而大学毕业生签约率最高为73.6%。[6]
北海道、东北编辑 |
关东编辑 |
中部编辑 |
近畿编辑 |
中国、四国编辑 |
九州、冲绳编辑 |
改组・再编・统合
编辑改组为大学的高専
编辑- 大阪工业高等专门学校(私立、1962年 - 1979年) → 摄南大学工学部(1975年)
- 圣桥工业高等专门学校(私立、1962年 - 1979年) → 埼玉工业大学(1976年)
- 几徳工业高等专门学校(私立、1963年 - 1978年) → 神奈川工科大学(1975年) → 神奈川工科大学(1988年)
- 桐荫学园工业高等専门学校(私立、1965年 - 1991年) → 桐荫横浜大学工学部(1988年)
- 札幌市立高等专门学校(1991年 - 2009年) → 札幌市立大学(2006年)
改称・再编・统合的高专
编辑- 高知工业高等专门学校(私立、1962年 - 1963年) → 高知工业高等专门学校(国立、1963年)
- 熊野工业高等专门学校 → 近畿大学工业高等专门学校(改称,2000年)
- 育英工业高等专门学校 → 慈幼工业高等专门学校(改称,2005年)
- 东京都立工业高等专门学校 + 东京都立航空工业高等专门学校 → 东京都立产业技术高等专门学校(2006年)
- 宫城工业高等专门学校 + 仙台电波工业高等专门学校 → 仙台高等专门学校(2009年)
- 富山工业高等专门学校 + 富山商船高等专门学校 → 富山高等专门学校(2009年)
- 高松工业高等专门学校 + 诧间电波工业高等专门学校 → 香川高等专门学校(2009年)
- 八代工业高等专门学校 + 熊本电波工业高等专门学校 → 熊本高等专门学校(2009年)
- 大阪府立工业高等専门学校 → 大阪府立大学工业高等专门学校(2011年)
学生活动
编辑高专相关题材的创作
编辑注释
编辑- ^ 日本《学校教育法》第115条1项
- ^ 受《5年制专门教育机构设置要纲》的影响
- ^ 日本高等教育体系及其学位制度介绍. [2016-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0).
- ^ 高等專門學校:日本“愛迪生”搖籃. [2016-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8).
- ^ 其法源依据为学校教育法第10章“高等专门学校”、文部科学省“高等专门学校设置基准”等。
- ^ 日本高等职业教育“质与量”均衡发展的制度结构探析(下). [2016-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0).
- ^ 国公私立高等専門学校:文部科学省. [2016-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03).
关连项目
编辑外部链接
编辑- (日语)独立行政法人国立高等专门学校机构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