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轨道离子炮
高轨道离子炮(High Orbit Ion Cannon,HOIC)是一个开源的网络压力测试和拒绝服务攻击应用程序,可以同时攻击256个URL。它的设计目的是取代由Praetox Technologies开发的低轨道离子炮,后来被发布到公有领域。Prolexic Technologies在2012年2月发布了HOIC的安全建议。[1][2]
编程语言 | Visual Basic、C# |
---|---|
操作系统 | Windows、OS X、Linux |
文件大小 | 1.8 MB |
语言 | 英语 |
类型 | 网络测试 |
许可协议 | 公有领域 |
网站 | sourceforge |
发展
编辑HOIC是由黑客组织匿名者在“报复行动”结束时开发的。[3]“报复行动”的结果是,执法机构对该组织施加了巨大压力,逮捕并起诉了与该组织有关的13名以上的人。[4][5]这迫使该组织的许多成员重新思考他们的战略,随后该组织的一部分发起了“漏旋行动”。[6]然而,匿名者组织的大部分精力仍然集中在发起可选的DDoS攻击上。但低轨道离子炮的威力不足以在如此有限的用户数量下发动攻击。因此,HOIC的目的是弥补这一缺陷,它可以使用少量的用户代理(只需50个用户就能成功发起攻击)和多个用户之间的协作(导致损害呈指数级增长)来造成HTTP泛滥。[7][8]HOIC是这类工具中第一个支持所谓的“增强文件”的工具,它是可配置的VBscript模块,可以对攻击计算机的HTTP头进行随机化,为用户代理提供成千上万个高度随机化的组合。[9]除了允许用户代理实现某种形式的随机对策之外,增强文件还可以并已经被用来增加攻击的规模。[10]
命名法
编辑HOIC及其前身LOIC是以离子炮命名的,离子炮是一种虚构的能量武器,被描述为从天基平台向地球目标发射离子束。虽然离子炮出现在许多电影、电视节目和电子游戏中,它们都是基于科幻小说的场景,但是在命令与征服系列游戏中描述的离子炮被认为是该软件GUI和网站上图形的灵感来源。[11]
使用
编辑简单地描述一下,HOIC是一个在遭受攻击的计算机上发送HTTP POST和GET请求的程序,它使用了一个受lulz启发的图形界面。[12]当多个个体协同时,HOIC主要执行拒绝服务攻击(DoS)和DDoS攻击。对目标URL的拒绝服务攻击(DoS)是通过发送过多的流量来试图超载站点并将其关闭来完成的。这个攻击的基本版本可以通过使用VB 6和VB .NET相混合语法的增强文件来定制。此外,HOIC可以同时攻击多达256个域,这使得它成为试图协调DDoS攻击的黑客最通用的工具之一。[13]
该工具的极简化GUI对用户友好,易于控制。攻击的基本程序是输入要攻击网站的URL,将Power选项设置为Low、Medium或High。Power选项将请求速度设置为低等请求代表每秒2次,中等请求代表每秒4次,高等请求代表每秒8次。然后添加一个增强文件,该文件使用.hoic扩展名定义动态请求属性,对同一网站内的多个页面发起攻击,并帮助规避一些防御过滤器。然后,通过按GUI中标记为“Fire Teh Lazer”的红色按钮启动攻击。[14]
限制
编辑HOIC的基本限制是,它需要一组协调的用户来确保攻击成功。尽管HOIC允许比老式低轨道离子炮少得多的用户发起攻击,但它仍然需要至少50名用户发起有效攻击,如果目标网站受到保护,还需要更多用户来维持攻击。[9]另一个限制因素是缺乏匿名化和随机化能力。虽然HOIC在理论上应该通过使用增强文件来提供匿名化,但是提供的实际保护是不够的。此外,TOR等匿名网络无法处理HOIC产生的攻击带宽。任何试图使用TOR网络发起攻击的行为实际上都会损害网络本身。[12]然而,匿名者成员经常使用位于瑞典的代理服务器发动攻击。据推测,这是因为瑞典可能比世界其他国家有更严格的互联网隐私法。[12][15]
合法性
编辑首先,HOIC被设计为一种压力测试工具,可以合法地用于测试本地网络和服务器,前提是发起测试的人拥有测试授权,并且只要没有其他网络、服务器、客户端、网络设备或URL被破坏。[16]
HOIC还可以用于执行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这在各种法规下都是非法的。英国《2006年警察与司法法案》修订了《1990年计算机滥用法案》,明确宣布拒绝服务攻击为非法,并规定最高刑罚为10年监禁。[17]在美国,根据《计算机欺诈和滥用法案》,拒绝服务攻击可能被视为联邦犯罪,将受到最高10年监禁的处罚。2013年,13名匿名者成员因参与DDoS攻击各种组织的网站,包括美国唱片工业协会,美国电影协会,美国国会图书馆著作权局,Visa,MasterCard,美国银行,而被提起刑事诉讼。他们被指控在2010年9月16日至2011年1月2日之间的事件中“阴谋故意损坏受保护计算机”。[18]DDoS攻击是美国的联邦犯罪,由司法部根据USC第18章第1030节起诉。[19]
匿名者在白宫网站上发表请愿书,向美国政府请愿,要求承认DDoS攻击是一种类似“占领”抗议活动的虚拟抗议形式。[20]
对策
编辑DDoS缓解通常基于分发原则,这基本上依赖流量的智能路由,以避免拥塞和防止单个URL处的超载。其他对抗DDoS的方法包括安装入侵防御系统(IPS)和入侵检测系统(IDS)。[21]
首次用于攻击
编辑匿名者是第一个公开使用高轨道离子炮的组织。文件共享网站Megaupload在联邦特工突袭其办公场所后被关闭,于是匿名者对美国司法部网站发动了攻击。随着美国司法部网站下线,匿名者通过Twitter宣称获取了成功,并表示:“One thing is certain: EXPECT US! #Megaupload“。[22]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其他几个网站也被关闭了。这些网站包括美国唱片工业协会(RIAA)、美国电影协会(MPAA)和广播音乐公司(BMI)的网站。[23]最后,随着一天的结束,属于联邦调查局(FBI)的网站多次遭到攻击,并最终屈服于攻击,获得了”Tango Down“的状态。匿名者声称,这是“其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网络攻击”,而据报道,多达2.7万名用户代理参与了此次攻击。[24][25]
另请参阅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High Orbit Ion Cannon (HOIC) Threat Advisory. stateoftheinternet.com. 23 February 2012 [18 April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3).
- ^ Prolexic Issues Threat Advisory Outlining DDoS Protection Strategies for High Orbit Ion Cannon; Latest Stealth Attack Tool Targets Hundreds of URLs Simultaneously (新闻稿). Prolexic Technologies. 23 February 2012 [18 April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通过PRWeb.
- ^ Definition of HOIC. radware.com. 2012-09-27 [2015-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9).
- ^ Curtis, Sophie. Who are the most notorious hacking groups?. 27 January 2015 [18 April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30).
- ^ Anonymous busted: 13 hacktivists indicted over Operation Payback. 3 October 2013 [2015-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3).
- ^ Bonner, Sean. Anonymous Stops Drop. Boing Boing. 9 December 2010 [18 April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06).
- ^ What is HOIC. Sam Biddle. 18 February 2012 [18 April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7).
- ^ Schreier, Jason. How DDoS Attacks Work, And Why They're So Hard To Stop. Kotaku. Gawker Media. 31 December 2014 [18 April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7).
- ^ 9.0 9.1 Threat: High Orbit Ion Cannon v2.1.003 (PDF) (新闻稿). Prolexic Technologies. 16 February 2012 [6 April 201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3-14).
- ^ Gates, Stephen. DDoS ATTACKS: MOTIVES, MECHANISMS AND MITIGATION (PDF). RSA Conference. 15 May 2013 [18 April 201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3-09-20).
- ^ Low Orbit Ion Cannon. AirDemon.net. 27 September 2012 [18 April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September 27, 2012).
- ^ 12.0 12.1 12.2 Gallagher, Sean. High Orbits and Slowlorises: understanding the Anonymous attack tools. Ars Technica (Condé Nast). 16 February 2012 [6 April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8).
- ^ Glimpse into some hacking techniques. Avkash K. 2012-03-15 [2015-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9).
- ^ Barnett, Ryan C. Web Application Defender's Cookbook: Battling Hackers and Protecting Users. John Wiley & Sons. 4 January 2013: 346. ISBN 978-1-118-41705-8.
- ^ Online Privacy Law: Sweden. Law Library of Congress. [18 April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23).
- ^ Hackers' kit bag: the tools that terrorise the internet. James H. Hamlyn-Harris. 2015-03-09 [2015-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29).
- ^ Espiner, Tom (November 10, 2006). "U.K. outlaws denial-of-service attack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NET News
- ^ US charges 13 Anonymous members for DDoS attacks. PCWorld. 2013-08-16 [2016-0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14).
- ^ United States Code: Title 18,1030. Fraud and related activity in connection with computers |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www.gpo.gov. 2002-10-25 [2015-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13).
- ^ Anonymous DDoS Petition: Group Calls On White House To Recognize 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 As Protest. HuffingtonPost.com. 2013-01-12 [2018-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9).
- ^ High Orbit Ion Cannon 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 Tools. Cisco. 2012-02-16 [2015-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9).
- ^ Segall, Laurie. Anonymous strikes back after feds shut down piracy hub Megaupload. CNN. January 20, 2012 [18 April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10).
- ^ Vaughan-Nichols, Steven J. How Anonymous took down the DoJ, RIAA, MPAA and Universal Music Websites. zdnet.com. January 20, 2012 [18 April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5).
- ^ Anonymous Takes Down FBI, RIAA, DOJ and White House Following Megaupload Closure. Sofpedia. [18 April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5).
- ^ Kovacs, Eduard. 27,000 Computers Participating in OpMegaupload DDoS Attack (Exclusive). Softpedia. January 20, 2012 [18 April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