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九各界同胞反对港英迫害斗争委员会

(重定向自鬥委會

港九各界同胞反对港英迫害斗争委员会,简称各界斗委会斗委会,于1967年5月在香港组成,是一个在六七暴动中发动港共团体以城市恐怖主义手段颠覆英属香港政府的非法组织[1][2],斗委会的发起及实际指挥者是当时以新华社香港分社运作的香港工委,该组织获得中国共产党支持[3],斗委会的主任委员则由时任香港工联会理事长杨光出任[4],斗委会在当年的暴动中组织左派人士发起暴乱及进行武斗[5],并且发动连串炸弹袭击企图斗垮香港政府[6],其发起的恐怖活动造成多名香港市民伤亡[7]

华侨日报》在1967年9月12日,刊登香港政府回复记者查询从事恐怖活动并引致多名香港市民丧生的“斗委会”是否非法组织,香港政府新闻处表示“斗委会”并非注册社团,它只是一个从事非法活动的阵线,所谓“斗委会”自属于非法组织,也是香港警方所取缔的

组成

编辑
 
大公报》在1967年10月15日向其读者汇报,昨日在各界斗委会展开“自卫、反击、复仇”的号召下,“抗暴大军”在港九新界放掷最少200个真假炸弹,这场“炸弹反击战”在香港各区形成炸弹海洋,并且炸伤五个警察

1967年年初,因为先前在1966年发生的澳门一二·三事件及中国文化大革命,左派都成功夺权[8],香港的左派团体也蠢蠢欲动谋划将文革引燃到香港[9],左派社团开始向左派民众散发《毛语录》及灌输左派斗争思想[10],伺机发起暴动,企图将澳门的一二·三事件复制到香港,迫使香港政府听命于左派团体及驱逐国民党在香港的势力。1967年5月11日在新蒲岗成功发起骚乱后,工联会于5月12日召开全体理事会议,宣布立即成立“港九各业工人反对港英迫害斗争委员会”[11],简称“各业斗委会”或“斗委会”,组织左派人士在香港发起文革式的武斗。5月16日上午,“港九各业工人反对港英迫害斗争委员会”在土瓜湾工联会会所召开会议,宣布即时成立“港九各界同胞反对港英迫害斗争委员会”,并委出由工联会理事长杨光为首的17人核心委员,并宣布高举“毛泽东思想”对香港政府发起斗争[12],直至港府答应“斗委会”包括认罪、赔礼、释放斗争被捕者及严惩“凶手”的全部四项条件[13]

在建立的时程上于5月12日成立的“港九各业工人反对港英迫害斗争委员会”是产生“港九各界同胞反对港英迫害斗争委员会”的组织,将“各业工人”改作“各界同胞”是指斗争成员不局限于工人,而是包括地区组织、教师和学生,后者在5月16日组成后便负责统筹各种斗争行动,而前者的角色则完结,故此5月16日以后,简称“各界斗委会”或“斗委会”的组织都是指“港九各界同胞反对港英迫害斗争委员会”,但是“各业斗委会”或“各界斗委会”并不是在六七暴动中最早成立的“斗委会”,香港左派团体在1967年年初与发动一二·三事件的澳门左派人士会面及总结澳门左派的成功经验时,香港工委新华社香港分社已决定要在香港复制澳门的斗争方式,并利用文化大革命的思潮鼓动亲左派的民众参与暴动,所以在5月6日新蒲岗大有街香港人造花厂刚发生工潮时,已有部分港共社团如“港九树胶塑胶总工会”及“摩托车业职工总会”率先建立其行业的“反迫害斗争委员会”,这些“行业斗委会”成立的时间比以工联会核心成员组建的“各业斗委会”和“各界斗委会”更早,由于左派团体决意利用劳资纠纷扩大为政治斗争,所以左派工会并不太关心劳资纠纷的细节[14],也没有收窄劳资分歧及达成共识的念头[15],与此同时《大公报》等左派报纸就将“反华势力”及“法西斯迫害”等政治化论调套用到香港人造花厂的工潮,将劳资纠纷渲染为政治派系和种族的对决[16],促使左派人士组成各自的斗争组织,而当“各界斗委会”在5月16日组成后,更被认为竖起鲜明的斗争旗帜,于是有更多来自不同工商机关的左派人员组建自称代表其行业或机构的“反迫害斗争委员会”,亦有中学师生被驱使成立“学生斗委”及“战斗组”等斗争组织[17]

角色

编辑

5月16日成立“各界斗委会”后,许多行业、工商机构及学校的左派人士都在“各界斗委会”驱使及文化大革命“造反有理”的气氛下,纷纷以其工作单位或学校为名义成立了自称代表其工作单位或学校的“反迫害斗争委员会”[18],虽然这些自称代表其行业、机构或学校的分支斗争组织被认为是以杨光领导的“各界斗委会”为核心[19],但在运作上这些分支斗争组织与“各界斗委会”并不一定有统属关系。在“各界斗委会”成立后以杨光和费彝民为首的斗委会核心委员曾经发表要扩大斗争等将事态升级的言论,然而《大公报》等左派媒体却被认为对当时的左派人士起到更大的影响力[20],左派人士也依赖这类左派媒体接收“各界斗委会”的指示和斗争相关的资讯,而1967年正值中国文化大革命日趋激进的时期[6],“各界斗委会”及左派媒体都以“毛泽东思想”为号召驱使左派人士对港府采取斗争行动,并由各分支斗委会、战斗行动组及战斗队等组织各自采取其斗争以至恐怖活动,故此各外围斗委组织并非直接听命于“各界斗委会”,部分左派人士亦在左派媒体的斗争宣传下自我激化为极端份子,进而参与放置或投掷炸弹等恐怖活动,曾经在《大公报》及《新晚报》出任总编辑的罗孚于1993年3月亦承认自己在六七暴动中进行蛊惑人心的欺骗宣传并为此道歉[21]

由于“各界斗委会”与各分支斗委会、战斗行动组及战斗队等组织在运作上并不一定具有从属关系,也不一定有为各分组织制定斗争行动的细节,故此“各界斗委会”被认为是属于引导斗争思想及为“各界斗委会”的分支成员提供支援和联系的组织,其在暴动中并没有发挥出作为行动总指挥部的功能[22]。在整个领导架构中“各界斗委会”是介乎于上层中共和下层港共社团之间的层级,“各界斗委会”原本是负责协调新华社、港澳工委与左派组织的活动,并且将中共的意旨由北京当局传递给在香港的港共社团前线人员,亦即应将中共中央的指示下发给各港共团体,但根据时任国务院外事办公室港澳组副组长吴荻舟忆述称[23],在“各界斗委会”之上还有一个由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祁烽领导的“反迫害指挥部”,但当祁烽的“指挥部”和中国总理的意见不一致时,便不能顺利传递中共中央的意见,在各自为政下也导致六七暴动的中后期出现失控的局面[22]。由于“各界斗委会”未能有效发挥其传递北京中共中央最高指示及指挥各分支斗争组织的功能,所以整个“斗委会”被认为是一个松散的组织。有于1967年参与暴动者表示,斗委会曾经要求其所属的海员工会制造炸弹及参与真假炸弹袭击浪潮,其工会否决了跟随“斗委会”发动炸弹恐袭[24],但组织内有部分激进份子可能会作出这类行为。各界斗委会委员之一的吴康民在2015年称当年的各界斗委会主任杨光只是一面空头旗帜[25],甚至可以说只是一个傀儡,杨光只是听命于香港工委新华社出任斗委会主任[26],并未参与实际工作,徐称在六七暴动中发生的一些惨无人道如林彬被烧死的事件,并非杨光直接指令,不排除是外围的斗委组织私自采取激烈行动。

时程

编辑

1967年5月12日,工联会宣布即时成立“港九各业工人反对港英迫害斗争委员会”[11]

1967年5月16日,“港九各业工人反对港英迫害斗争委员会”号召立即成立“港九各界同胞反对港英迫害斗争委员会”[13],同日发表《港九各界同胞反对港英迫害斗争委员会抗议书》。

1967年5月24日《大公报》刊登斗委会委员名单[27],斗委会委员共有348人,其中17人为常务委员[13]

1967年9月12日,政府新闻处回应传媒查询时表示所谓“斗委会”只是一个从事非法活动的阵线,属于非法组织[28],警方会对所谓“斗委会”采取执法行动[29]

成员

编辑

核心成员

编辑
姓名 背景身份 斗委会职位[30] 现况
杨光 工联会理事长 主任委员 2001年获颁大紫荆勋章,2015年去世
费彝民 《大公报》社长 副主任委员 1988年去世
谢鸿惠 德信行经理、中华总商会会董 副主任委员 已故
黄建立 汉华中学校长 副主任委员 1999年获颁金紫荆星章,2003年去世
王宽诚 中华总商会副会长 副主任委员 1986年去世
胡九 洋务工会副主席 常务委员 已故
黄燕芳 港九纺织染工会主席 常务委员 2005年去世
伍宜 煤气公司华员工会主席 常务委员 1982年去世
刘谦 摩托车工会九巴分会副主席 常务委员 1989年去世
郭添海 摩托车业工会主席 常务委员 已故
邓全 太古船坞华员职工会主席 常务委员 1969年去世
黄富荣 香岛中学教师 常务委员 现任基本法推介联席会议名誉主席,2007年获颁铜紫荆星章
潘德声 新华社副总编辑 常务委员 已故
廖一原 新联电影公司董事长、中华总商会会董 常务委员 2000年获颁银紫荆星章,2002年去世
任意之 凤凰电影公司导演 常务委员 1978年去世
陈纮 中国银行副经理 常务委员 2009年去世
汤秉达 中华总商会司库 常务委员 1996年去世

其他成员

编辑
姓名 背景身份 现况
麦逢德 工联会工人医疗所主任、劳教会主任 2006年去世
吴理广 香港海员工会主席 1985年去世
梁树栋 港九牛奶公司华员职工会主席
陈妹 香港电车职工会副主席
陈锦谦 九龙电力公司华员职工总会主席
陈照康 香港电灯公司华员职工会主席
陈章
洪展
方群
吴炎
李泽添 鞋业职工理事长 1999年获颁大紫荆勋章,2007年去世
卢华安 九龙船坞劳工联合会主席
张烈 工联会秘书
马桂英 烟草业职工总会主席
陆麟
冯海 港九印务职业工会主席
李耀棠 港九油漆业总工会理事长
黄学 糖果饼业工会理事长
张恩
何炎
林珠享 港九惠潮手车职业工会主席
刘华
李光
刘三 港九打石建造业职工会主席
黄祖芬 中华中学校长 1992年去世
吴康民 培侨中学校长 1998年获颁大紫荆勋章
马月华
庄世平 南洋商业银行董事长 1997年获颁大紫荆勋章,2007年去世
赖礽昌
洪传滔
张学明
蔡福就 中国旅行社副经理 2004年去世
高卓雄 1987年去世
邓典初 1984年去世
梁灿辉 1975年去世
郭宜兴 1989年去世
孙城曾 中侨国货董事长、民盟成员
郭征甫 1986年去世
苏务滋 费彝民妻 2002年获颁银紫荆星章,同年去世
阮禄安 黄佩球妻 2002年去世
黄坚 1986年去世
方远谋 1989年去世
张振声
邱文椿 2006年去世
胡士澄 1975年去世
郑桂芬
欧阳瀚
黄佩球 2005年去世
林蕃元 1983年去世
邱亦山
郑怡情
叶若林 2007年去世
陈逊予 1982年去世
杨鸿
黄燕清 1974年去世
倪少强 1979年去世
梅文鼎 1982年去世
吴麟华 华丰国货公司经理
黄福俊 1980年去世
丁乃答 1974年去世
王国桐 1980年去世
吴定举
潘范庵 1978年去世
温康兰 1983年去世
赵耀华
郭华
杨熹
陈思齐 香港生猪行商会理事长 1977年去世
欧阳新
刘明德
黄四
庄佐贤 1988年去世
李振武
黄光炎 1980年去世
徐辉星
孙良
李仰光
庄成宗 1969年去世
郭锡侯
谭星
李作基 1990年去世
巫晋舒 香港华人文员协会主席 1987年去世
蔡渭衡 华革会秘书 2011年去世
陈丕士 大律师、华革会主席 1989年去世
陈君葆 香港大学中文系教授及华人革新会成员 1982年去世
李子诵 文汇报社长 2012年去世
周明
杨荣光
黎裘
余成德
王德海
胡棣周 香港夜报社长 2011年去世
邝拾
陈陌军
余鸿翔 文汇报总经理
周奕 文汇报记者 《香港左派斗争史》作者
傅奇 长城电影公司演员 现居加拿大
陈才伟
吴叔同 中华书局香港分局董事 1967年8月投奔台湾
张子宏
方志勇
黎草田 1994年去世
梁以忠
李崧
吴达表 医生 1972年去世
廖恩德 医生 1988年去世,女儿为已故全国人大廖瑶珠
徐湛星
叶渊
贺仰光
麦佐衡 1980年去世
黄振英
叶启章
沈日昌 2009年去世
白洁之 华革会医药福利委员会主任 1985年去世

其后演变

编辑

斗委会不是注册社团,故此由成立起一直是非法组织,随着六七暴动于1967年12月下旬被平息,中国总理周恩来不再支持这场暴动[31],在得不到支援及内外交困下成员纷纷退出,斗委会遂自行瓦解,加上文化大革命在1978年被中国官方定性为动乱,全面否定文革,而在香港发生的六七暴动,由于涉及大量炸弹袭击及造成无辜市民死伤[32],在香港不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将六七暴动归类为恐怖活动,中国官方也将六七暴动视为对香港及外交政策的严重冲击和干扰[33],中国官方此后也鲜少提及六七暴动,不过当年有一批参与者[34],在2010年代开始公开要求撤销当年所干犯罪行的判刑及要求将暴动改称为起义[35],并且组成六七动力研究社,透过投资电影及出版书刊企图改变当年的罪行定性[33]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左派亂炸平民 1967炸彈浪潮. 长青网. 2018-03-08 [2023-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5). 
  2. ^ 港府昨日指出 「鬥委會」非法. 华侨日报 (第5页). 1967-09-12 [2023-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17). 
  3. ^ 中共百年在香港 地下黨會否浮出水面?. 德国之声. 2021-07-11 [2023-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07). 
  4. ^ 董建华授勋杨光是何用意?《动向》杂志 2001年7月号
  5. ^ 竄改歷史又一樁?港警察網頁「六七暴動」刪掉中共. [2022-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4). 
  6. ^ 6.0 6.1 梁慕娴. 評《「六七風暴」的前因後果》. 明报月刊. 2017-07-28 [2023-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19). 
  7. ^ 左派把文革舞台搬至香港. 成报. 2019-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8). 
  8. ^ 中共地下黨 工聯會又紅又專. 成报. 2020-05-31 [2023-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1). 
  9. ^ 羅孚 – 時任大公報副總編輯兼新晚報總編輯. [2022-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6). 
  10. ^ 被訪者系列四﹕李怡「反英抗暴」捲土重來. 消失的档案. [2023-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8). 
  11. ^ 11.0 11.1 中國同胞有毛澤東思想武裝 港英必沒頂於人民戰爭汪洋大海 港九各界工人反迫害鬥委會成立 並建議各界組成反迫害鬥爭委會 一致通過四項要求. 大公报 (第1页). 1967-05-13 [2023-06-23]. 
  12. ^ 誰讓他們變暴徒? 六七暴動與工聯會. 苹果日报 (果灵闻库). 2018-03-08 [2023-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9). 
  13. ^ 13.0 13.1 13.2 高舉偉大的毛澤東思想 紅旗團結戰鬥 港九各界反迫害鬥委會成立 同敵人展開針鋒相對鬥爭. 大公报 (第1页). 1967-05-17 [2023-06-23]. 
  14. ^ 左派根本不太關心勞資糾紛的細節 (PDF). 香港大学. [2023-07-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8-11). 
  15. ^ 关震海. 回到1967大撕裂的時代. 明周文化. 2017-02-02 [2023-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5). 
  16. ^ 六七暴動55周年. AM730. 2022-05-19 [2023-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9). 
  17. ^ 金文泰紅星戰鬥組讚楊宇杰鬥爭堅決 怒斥港英對我小將 施加法西斯迫害. 大公报 (第3页). 1967-09-20 [2023-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25). 
  18. ^ 六.八新暴行激起同胞萬丈怒火 學生界教育界聲明斥港英 學生鬥委會聲明 遵循最高指示 與工人並肩戰鬥 筲箕灣西環等區工人紛集會 決予港英迎頭痛擊. 大公报 (第3页). 1967-06-10 [2023-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20). 
  19. ^ 滴滴金:還六七亡魂公道. 东方日报. 2012-05-15 [2024-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0-26). 
  20. ^ 黨媒鼓吹仇恨 反殖變撐殖 「雞毛蒜皮」六七暴動. 苹果日报 (果灵闻库). 2021-05-14 [2023-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01). 
  21. ^ 就六七暴動公開道歉 左派首人. 长青网. 2014-05-03 [2023-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23). 
  22. ^ 22.0 22.1 剖析六七各界鬥委會. 香港01. 2017-05-26 [2023-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5). 
  23. ^ 吳輝 – 吳荻舟女兒. 消失的档案. [2023-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8). 
  24. ^ 六七暴動少年犯:暴動是一生烙印. now新闻. 2017-05-06 [2022-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0. 
  25. ^ 吳康民:為楊光辨誣 還「六七」真相. 明报新闻网. 2015-05-18 [2015-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1). 
  26. ^ 香港老左吳康民為楊光叫屈 指策畫暴動另有其人 楊只聽命新華社.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2015-05-20 [2023-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21). 
  27. ^ 各界鬥委會委員名單. 大公报 (第1页). 1967-05-24 [2023-06-23]. 
  28. ^ 港府今晨表示 鬥委會非法. 工商晚报 (第1页). 1967-09-12 [2023-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17). 
  29. ^ 不容左派恐怖份子繼續活動 警方今晨大搜查 西貢鄉民奮勇追捕搗亂份子 左仔掟炸彈突圍. 工商晚报 (第1页). 1967-09-26 [2023-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09). 
  30. ^ 来源见《大公报》1967年5月24日
  31. ^ 周恩來與香港「反英抗暴鬥爭」之關聯. 明报月刊 (二〇一七年六月号). 2017-05-30 [2023-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6). 
  32. ^ 現代警隊的雛型1945-1967 (PDF). 香港警务处.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1-08). 
  33. ^ 33.0 33.1 程翔. 藝術創新不能凌駕歷史事實──談香港《憂鬱之島》引起的爭論. 上报. 2023-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30). 
  34. ^ 細數吳荻舟眼中的六七暴動. 灼见名家. 2018-07-25 [2023-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6). 
  35. ^ 刘锐绍. 六七暴動,左腦是怎樣「洗」成的?. 端传媒. 2017-05-18 [2023-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6).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