鲢鱼

鲤科鲢属的一种鱼类
(重定向自

鲢鱼学名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又叫白鲢跳鲢水鲢鲢子等,为辐鳍鱼纲鲤形目鲴科鲢属的一种淡水鱼,是著名的四大家鱼之一。

鲢鱼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辐鳍鱼纲 Actinopteri
目: 鲤形目 Cypriniformes
科: 鲴科 Xenocyprididae
属: 鲢属 Hypophthalmichthys
种:
鲢鱼 H. molitrix
二名法
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Valenciennes, 1844)
异名
  • Onychodon mantschuricus
    Basilewsky, 1872
  • Abramocephalus microlepis
    Steindachner, 1869
  • Cephalus mantschuricus
    Basilewsky, 1855
  • Leuciscus molitrix
    Valenciennes, 1844
  • Leuciscus hypophthalmus
    Richardson, 1945
  • Hypophthalmichthys dabry
    Guichenot, 1871
  • Hypophthalmichthys dybowskii
    Herzenstein, 1888

名称

编辑

在中国的标准名称为白鲢,一般称为鲢鱼,在各地有也存在有“镖鱼”、“鱢鱼”的称呼。在越南则称为“华南白鲢鱼”(Cá mè trắng Hoa Nam)。

鲢鱼(朝鲜语:연어鰱魚 Yeon-Eo)一词在韩语里则是指寿司料理所使用的钩吻鲑

分布

编辑

本鱼原分布于中国的淡水河流中。虽然在原产地的天然水域中已处于近危状态[1],但因作为一种食用鱼引进到世界各地,对某些地区造成了生态冲击。

特征

编辑
 
浮在水面的鲢鱼

本鱼的体形侧扁、稍高,呈纺锤形。背部呈青灰色,两侧及腹部呈白色。头较大,眼睛位置较低。鳞片细小,腹部正中角质棱自胸鳍下方直延到肛门,胸鳍不超过腹鳍基部,各鳍色灰白。形态似鳙鱼。背鳍硬棘1至3枚;背鳍软条6至7枚;臀鳍硬棘1至3枚;臀鳍软条10至14枚,体长可达105公分,有一条十分长的触须。

生态

编辑
 
未成年的鲢鱼

本鱼为初级淡水鱼,栖息于江河、水库及湖泊的上层水域,性急躁,善跳跃。在自然环境内会向上游洄游产卵; 然后卵和幼虫向下游漂流,幼鱼在洪氾区孵化。幼鱼以浮游动物为食,一旦达到一定大小,就会转向以浮游植物为食。该物种目前在其原始分布范围内被列为近危,因为其栖息地和繁殖行为受到破坏、污染和过度捕捞的影响。 在其范围内的中国部分,物种数量下降似乎特别显著。[2]

经济利用

编辑

为人工饲养的大型淡水鱼,生长快、疾病少、产量高,大多与草鱼、鲤鱼等混养。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是较宜养殖的优良鱼种之一。为台湾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

中医学认为:鲢鱼为温中补气、暖胃、泽肌肤的养生食品,适用于脾胃虚寒体质、溏便、皮肤干燥者,也可用于脾胃气虚所致的乳少等症。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Zhao, H. 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IUCN). 2011, 2011: e.T166081A6168056. doi:10.2305/IUCN.UK.2011-2.RLTS.T166081A6168056.en. 
  2. ^ Zhao, H.H. 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1, 2011: e.T166081A6168056 [19 November 2021]. doi:10.2305/IUCN.UK.2011-2.RLTS.T166081A6168056.en . 

外部连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