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公碗公鸡碗客家人称为鸡公钵闽南人称为鸡角碗起家碗,为中国粤港闽南地区的一种传统[1][2]。由于是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以及周星驰电影中经常出现的道具,于2013年初在网上经网友于微博上发掘出来而成为热门话题[1]

山货店售卖的鸡公碗

历史 编辑

鸡公碗最早出现在明朝成化年间[3],当时是王公贵族喜爱的珍品[4],在清朝时期以及1960年代时候为中低下阶层的普遍用具。清末民初的鸡公碗在江西省烧制,但生产成本高,不敌廉价洋瓷,曾一度停产;后来潮汕地区接力生产,鸡公碗又再度普及,更出口到东南亚香港[2]。1960年代时期,各户人家皆有。

图案 编辑

鸡公碗的图案除了公鸡外还有其他陪衬,早期的鸡公碗会在公鸡旁绘有其他小鸟及花丛[4],后来则常配以牡丹芭蕉[2]闽南语中,鸡谐音“家”,有“起家”之意思。公鸡代表“”,有家庭兴旺之意。花(牡丹),即“花开富贵”[1],故以牡丹象征富贵,而芭蕉是大叶植物,有“兴家成大业”、“功名富贵”等吉祥寓意[2]。农耕社会时期,以鸡啼作警钟,开始一日之劳作,因此鸡公(粤语、闽语地区对公鸡的称呼)被赋有发家致富的良好愿望,而鸡公碗的含义更广更阔。此外,还含有闽南风俗,如添男丁之意[1]。早期的鸡公碗图案为人手绘制,近年则多改为机器印制,两者质感不同。

网络爆红 编辑

2013年时,有网友于微博上发布一系列图片,各来自于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的不同剧集,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鸡公碗一直被使用,其剧集可以早至1983年版《射雕英雄传》,晚可以至2012年台庆剧《大太监》。该鸡公碗更被网友等誉为“神道具”,称其质量极好,居然可以用几十年而不损。而国内媒体也有大肆报导。其后有网友补充在周星驰的8部电影里也有出现[1]

TVB监制兼戏剧制作部经理庄伟建在2014年的采访中解释,“鸡公碗在上世纪60年代的香港是很多的[……]它是一个很平民化的东西,也有很多集体回忆在其中。所以TVB的古装戏民初戏,在一些反映平民生活的场景里,肯定用得上;但宫廷戏就很少用,毕竟它不是一个贵族用的东西。你说TVB道具师对它情有独钟,我想是因为这个碗造型简单,色彩鲜艳而醒神,上镜好看,用蓝白色调的瓷碗上镜则显得单调一些。我制作的剧里用过多少次?哗,不记得了[……]不过现在香港市面也很少能买到这样的碗了,要商家专门为剧组定制,可能有些商家从媒体的话题里面闻到一些热度,才在网上热卖这个东西。”[1]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蔡丽怡. 揭秘TVB神奇道具“鸡公碗”:纵横影视圈30年(图). 编辑:耿庆源. 中国新闻网,来源:南宁晚报. 2014-07-24 [2018-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8) (简体中文). 
  2. ^ 2.0 2.1 2.2 2.3 雞公碗都有古仔. [2013-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28). 
  3. ^ 明成化「公雞碗」料賣逾三億. [2014-0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19). 
  4. ^ 4.0 4.1 港下月拍賣明代公雞碗料售3.09億. [2014-0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19).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