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

鸭科的一属鸟类
(重定向自

鸳鸯学名Aix galericulata),本名𫛶chì,又称匹鸟[2]邓木鸟[3]紫鸳鸯,是雁形目鸭科鸳鸯属的一种水鸟。亦经常出现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和神话传说中。其中指雄鸟,指雌鸟。

鸳鸯
鸳鸯雄鸟、雌鸟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雁形目 Anseriformes
科: 鸭科 Anatidae
属: 鸳鸯属 Aix
种:
鸳鸯 A. galericulata
二名法
Aix galericulata
(Linnaeus, 1758)
鸳鸯的分布。深绿:本土、留鸟;浅绿:外来引进;浅蓝:迁徙范围;深蓝:越冬地;黄色:繁殖地。
鸳鸯,拍摄于北京动物园

历史

编辑

现今的鸳鸯本名为“㶉𫛶”,因其常常是雌雄相伴活动,古人视作鸳鸯(赤麻鸭)的同类。古人又认为㶉𫛶“其色多紫(《尔雅翼》)”,而将它称作“紫鸳鸯”,李白诗中就多次写到紫鸳鸯,如“七十紫鸳鸯,双双戏庭幽”、“愿逢同心者,飞作紫鸳鸯”等。

而后随着㶉𫛶的“人气”不断提升,民间开始有意无意地将“紫鸳鸯”的“紫”字省去,直接呼㶉𫛶为“鸳鸯”,如北宋营造法式》“彩画作制度图样”里的鸳鸯与㶉𫛶甚至被交换了名字。 《尔雅翼》特别澄清道:“今妇人闺房中,饰以鸳鸯,黄赤五采,首有缨者,皆㶉𫛶耳。”但紧接着又说:“然㶉𫛶亦鸳鸯之类。”显然没有对㶉𫛶取代鸳鸯的现象表达反对意见。

宋代以后,㶉𫛶在民间已坐稳了“鸳鸯”这把交椅,原来的鸳鸯(赤麻鸭)逐渐被人们淡忘。唯明朝官方典籍和部分文人笔下仍坚持使用二者的传统名称。

八品九品冠、一梁。革带用乌角。佩用药玉。绶用黄绿二色丝、织成㶉𫛶花锦、下结青丝网。绶环二、用铜。笏用槐木

文官一品二品、仙鹤锦鸡。三品四品、孔雀云雁。五品、白鹇。六品七品、鹭鸶㶉𫛶。八品九品、黄鹂鹌鹑练鹊。风宪官、用獬廌[4]

“形小如鸭,毛有五采,首有缨,尾有毛如船柁形。[5]

本草纲目》描述的㶉𫛶外形是:首有缨是说雄性㶉𫛶头部生有彩色的羽冠,船柁形尾毛则是指拢翼后直立于背部两侧的栗黄色帆状饰羽。明《食物本草》绘有㶉𫛶的彩色插图,与如今家喻户晓的“五彩鸳鸯”形象基本一致。

明代七品文官补子的图案即名为“㶉𫛶”,其形像也和“五彩鸳鸯”即如今的鸳鸯形象相近。

到了清代雍正时期由宫廷画师余省(字曾三)绘制的《百花鸟图》中,“鸳鸯”不再是赤麻鸭而是原来的㶉𫛶,而“㶉𫛶”之名没有像《营造法式》那样转让给赤麻鸭,而是参照补子上已严重失真的㶉𫛶模样,创造出一个与“鸳鸯”似像非像、长有紫色羽毛的新“㶉𫛶”。这样一来,㶉𫛶的“鸳鸯”身份终于得到官方认可,“鸳鸯”不再有争议,而今人在解释“㶉𫛶”时几乎只含糊地说是“一种水鸟”,完全忘记了它与鸳鸯的本来面目。

生态环境

编辑

栖息于溪流、沼泽湖泊等处;常见于阔叶树林环绕的沼泽、芦苇丛生的水面。白天常在水面中心处漂浮游荡,夜间常在阔叶树林中活动,晨昏常在水田和岸边的沼泽地活动。

分布地域

编辑

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原居日本,在中国东北繁殖,华南地区越冬,可见于朝鲜半岛中国东部各地,台湾也有少数常居于深山水域中。西欧地区也有引进。

特征

编辑
 
鸳鸯雄鸟
 
北京大学未名湖畔飞翔的鸳鸯,图中还有与之共群的绿头鸭
 
鸳鸯造型的水注(香港艺术馆展品)

在繁殖季节,雄性鸳鸯色彩极为艳丽,为少见的鲜红色,端部具亮黄色嘴甲。额部和头顶中央为带有金属光泽的翠绿色,枕部红铜色的羽毛后颈暗绿按紫色的羽毛都很长,形成一个很有特色的“头套”上体深色腰部和背部褐色并带有绿色的金属光泽,下体浅色,最具有特色的是最后一枚三级飞羽特化,形成面积很大树立于背部的帆状结构,为耀眼的桔红色,这是鸳鸯的一个显著特征。

雌性鸳鸯远不如雄性鸳鸯漂亮,通体颜色为暗哑的灰色,也不具有雄鸟所具有的“帆状三级飞羽”雌鸟的辨识特征为鲜明的白色贯眼纹,喙灰色。

在非繁殖季节,雄性鸳鸯色彩与雌性相似,皆为灰色。

鸳鸯体长41-49厘米,翼展65-75厘米。

食物

编辑

本物种为杂食性,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包括各种草籽、作物种子、坚果等,此外动物性食物包括蚂蚁、蝗虫、甲虫、蜗牛、蜘蛛、小鱼等。

文化寓意

编辑
 
陈洪绶的《荷花鸳鸯图》

因为鸳鸯的生活习性多为成双成对结伴而行,所以在传统中国文化中,鸳鸯常被作为是恩爱夫妻和忠贞不渝的永恒爱情的象征。

繁殖

编辑

本物种繁殖期从4月到9月,多在水边乔木的树洞中营巢,巢由垫在树洞底部的干草搭建成皿状巢,巢内垫以亲鸟的绒羽。每窝产卵7-12枚,孵化期28-29日。

保护

编辑

保护等级

编辑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二级(生效年代:1989年)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易危(生效年代:1996年)

濒危因素

编辑

非法捕猎:本物种常被人们捕捉或掏取幼鸟以作为野味,羽毛被用作装饰品。

栖息地破坏:本物种的繁殖需要大树的天然树洞,由于人类活动符合鸳鸯繁殖营巢要求的树和树洞逐渐减少,对鸳鸯的繁殖构成严重的威胁。

作为中药成分被捕猎:中医传统理论认为鸳鸯去毛及内脏、肉鲜用或焙干用,有清热解毒、止血、杀虫功能。

图片

编辑
 
 
鸳鸯幼鸟
 
鸳鸯雄鸟
 
鸳鸯雌鸟
 
正在歇息的鸳鸯
 
在树枝上的鸳鸯
 
交尾中的鸳鸯
 
幼鸟与母鸭
 
元代鸳鸯瓷茶壶
 
日本17世纪 鸳鸯形莳絵香合
 
清代·鸳鸯形式的瓷制酒壶
 
鸳鸯荷花图局部

参考文献

编辑
  1. ^ BirdLife International. Aix galericulata.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IUCN). 2012, 2012: e.T22680107A40697187 [2016]. doi:10.2305/IUCN.UK.2012-1.RLTS.T22680107A40697187.en.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06). 
  2. ^ 《禽经》
  3. ^ 《荆楚岁时记》
  4. ^ 大明會典卷之六十一.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9). 
  5. ^ 本草綱目·禽之一.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4). 

延伸阅读

编辑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禽虫典·鸳鸯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