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芷渊

任職鳳凰衛視的女記者

黄芷渊(英语:Jenny Wong Tsz Yuen,1987年4月20日),香港行政长官办公室特别助理、凤凰卫视新闻前副总监/高级记者、香港选委会委员、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港区全国青联委员[2]、香港问题评论员、专栏作家、主持人。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香港浸会大学媒体管理硕士、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EMPA)香港政务人才项目(在读)。[3] 曾赴美国专修艺术、传媒。2006年获选为“香港十大杰出学生”。[4] 2010年参选香港新闻台“未来主播全球招兵战”获得冠军,加入媒体行业,任职新闻主播及记者。[5] 2011年加入凤凰卫视,负责粤语及普通话双语新闻报导,曾多次前往世界多国,担任重大新闻事件及大型国际会议的特派记者。[3]

黄芷渊
Jenny Wong Tsz Yuen
 香港特别行政区
第7任行政长官办公室特别助理
现任
就任日期
2022年7月
行政长官李家超
行政长官
办公室主任
叶文娟
前任李惠
个人资料
出生 (1987-04-20) 1987年4月20日37岁)
 英属香港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
学历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学士学位
香港浸会大学媒体管理学硕士学位
母校圣士提反女子中学附属小学[1]
圣士提反女子中学
职业电视记者主持人评论员专栏作家

香港再出发大联盟《立法群英再出发》系列节目制片人、主持人,记录90位立法会议员的个人经历和故事,于香港及内地各大媒体播出。[6]

曾出版《我在身份迷失中成长》、《我们在现场---从香港出发》,并与同张爱玲并称为“南玲北梅”的当代著名作家梅娘共同出版《与青春同行》《邂逅相遇》《大作家与小画家》等作品。[3]

现担任三策智库秘书长、一国两制青年论坛副秘书长[7]、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协会媒体顾问、香港再出发大联盟共同发起人等。

2022年香港行政长官选举期间,担任李家超竞选办助选成员,并主持其参选行政长官记者会[8]、政纲发布会[9]、《我和我们 同开新篇》造势大会[10][11]等。

经历 编辑

黄芷渊出生于香港,读了十三年女校[12] ,毕业于圣士提反女子中学附属小学及圣士提反女子中学,在校为学生长及学生会核心成员,曾担任校园电视主席、校报校刊委员会编委等。

2006年,黄芷渊获选为“香港十大杰出学生”[4],入读香港中文大学,主修艺术系、副修政治与行政学系。曾赴美国专修艺术、传媒。后获香港浸会大学媒体管理硕士学位。[13]

职业生涯 编辑

2010年参选香港新闻台“未来主播全球招兵战”获得冠军,任职新闻主播及记者,曾担任主播、天气主播、节目主持人、新闻记者、专题记者等。[5]

2011年转职凤凰卫视,负责粤语及普通话双语新闻报导。曾多次赴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埃及等采访报导,担任重大新闻事件及大型国际会议的特派记者,并担任多间媒体的专栏作家及香港问题特约评论员。[13]

黄芷渊曾参与的重大新闻采访报导包括:香港行政长官选举香港回归二十周年系列报导、上海世博会、历史性习马会全国两会中共十九大会议、中国国家领导人外事访问、俄罗斯总统大选、泰国政变、缅甸政权交接、东盟国家领导人会议、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G20国家领导人会议、上合组织领导人峰会、博鳌亚洲论坛等。[13]

曾多次担任大型活动主持及司仪,包括:献礼港珠澳大桥通车交响合唱音乐会、韩国瑜访港之高雄市经贸推介会、一国两制青年论坛青年大湾区发展前景研讨会、香港政商界国庆文艺晚会、《寻根追梦,同心同行》青年论坛、十九大后香港新定位论坛、香港书展名作家系列讲座、香港书展儿童慈善阅读活动、更曾在香港再出发大联盟成立典礼担任司仪。[13]

2022年香港行政长官选举期间,主持李家超参选行政长官记者会[8]、政纲发布会[9]、《我和我们 同开新篇》造势大会[11]等。

曾专访的著名人物包括:泰国前总理英拉、泰国前副总理素贴·特素班、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中国外交部前部长李肇星、港澳办前常务副主任陈佐洱关岛总督埃迪·卡尔沃;香港多任行政长官,包括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梁振英林郑月娥、现任行政长官李家超等。[13]

曾出版书籍 编辑

  • 1995年起担任《儿童文学艺术》杂志主笔小画家。
  • 1999年与同张爱玲并称为“南玲北梅”的当代著名作家梅娘、黄芷渊的妹妹黄茵渊共同出版《大作家与小画家》[3]
  • 2011年出版《邂逅相遇---梅娘·芷渊·茵渊书札》,翌年出版香港版《与青春同行---梅娘与芷渊、茵渊通信集》。本书是梅娘91岁的封笔之作,是她与黄芷渊、黄茵渊长达十几年的通信集,展示了世纪文学老人对人生、历史和现实的感悟,也对当下青少年成长和教育中的困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14]
  • 2016年出版《我们在现场---从香港出发》。这本书在黄芷渊加入凤凰卫视五年之时出版,记录了她在新闻现场采访的点点滴滴,还有在第一线与她并肩作战的摄影师们不为人知的内心自白,以及他们在镜头背后的故事。[15]
  • 2019年出版《我在身份迷失中成长》。黄芷渊说,她是在国民身份“迷失”中成长的一代,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更是香港的“真本土”。这本小书不仅仅记录了她对香港点点滴滴的思考和观察,更包含了很多疑问和冀望,面对众多挑战和变幻莫测的未来,但愿香港人仍能“既是同舟在狮子山下且共济,抛弃区分求共对”。[16]

外界评价 编辑

评《邂逅相遇》《与青春同行》:

  • 马家辉(香港资深媒体人、文化评论学者):“半个世纪过后,我发现,原来这样的书信,都有着一个因果的暗示。那是梅娘和这两个亭亭玉立的姑娘,更是梅娘本人,对人生善美正直的信念。这种往来的最大得益者,应是芷渊茵渊两姐妹,而我们读者,是在其中得着一些小小的如寒冬一杯热茶的暖意。这是温暖之书。小姑娘们端来一杯暖茶,我们,喝之喜之。” [17]
  • 凯雷(资深媒体人):“梅娘有一年看到北京酷寒买菜的烦恼,书中有言‘这沧桑情思,其实是知识分子的遗存,道尽了脉脉心曲’,深得我心。黄芷渊笔下的香港社会,正是这样,有大的主题,更有市井百态历史遗存的脉脉心曲。”
  • 殷实(资深军旅文学评论家):“以我看到的七十余封信而言,这是一种奇妙的对谈和交流,是超越了年龄、阅历和社会时空的精神交汇,也是纯净心灵的敞开与接纳。” [18]
  • 脚印(《邂逅相遇》责任编辑):“本书展示了一位世纪文学老人对人生、历史和现实的感悟,也对当下青少年和教育中的困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梅娘通信的两姐妹,热情,单纯,成长为香港杰出青年。”[19]

评《我们在现场---从香港出发》:

  • 刘长乐:在凤凰推行“名主持人、名评论员、名记者”的“三名战略”的进程中,我欣喜地看到了黄芷渊的成长⋯⋯ 芷渊进入凤凰的时间不长,短短的五年之中,竟然迅速成长为“主力”,这与她的勤奋与努力是分不开的,在本书中,那些危机时刻,那些不眠之夜,都可以看到芷渊不惧不弃,直面困苦的身影。大事发生时冲向一线,绝不放弃任何一个线索和机会,力求把事实真相如实地告诉观众,芷渊做到了。[20]

评《我在身份迷失中成长》:

  • 刘兆佳:芷渊这本《我在身份迷失中成长》的散文集提供了另外一种探究和描述社会现象的范例。她的文章具有一些明显特征:文字生动隽永、题材贴近生活、趣味性浓厚、个人感情和个性突出、涉猎的社会现象范畴广阔、展示出很强和细微的洞察力,以及对她笔触下的人和事的关怀和爱护。这些文章充分反映芷渊作为一名有艺术修养的出色新闻从业员的训练和造诣。在阅读了她数十篇散文后,作为长期从事香港问题研究的我也获益良多,视野也因此而开阔不少。芷渊的文章其实也表达了她作为一位土生土长的香港青年对香港的热爱和关心。除了解构香港的一些问题外,她也为香港未来的发展出谋献策,希望为回归后目前正处于十字路口的香港找寻方向,也为自己作为香港的中国人在香港的关键时刻为国为港而努力筹谋。 [16]

曾发表文章 编辑

曾于《明报》《香港文汇报》《香港商报》《亚洲周刊》《思考香港》《紫荆时评》《观察者网》《上海观察》《环球时报》《上海文汇报·笔会》《文学报》《新民晚报·夜光杯》《马来西亚中国报》等发表时政评论及文学散文专栏文章。曾发表文章包括:

  • 〈我是一名记者 —— 写在我的第十个记者节前夕〉[21]
  • 〈2019年夏天,我所经历的香港乱局〉[22]
  • 〈《逃犯条例》修例风波的四点反思〉[23]
  • 〈修例风波后续的沙盘推演和应对预案建议〉[24]
  • 〈解构香港困局新现象及应对建议〉[25]
  • 〈香港区选结果尘埃落定,那接下来呢?〉[26]
  • 〈未来特首应具“大局战略思维”〉[27]
  • 〈香港需要“解困新闻学”〉[28]
  • 〈香港应建立“港式旋转门”机制〉[29]
  • 〈香港抗疫“起大早赶晚集”〉[30]
  • 〈抗疫不能“等运到”〉[31]
  • 〈台湾大选如世代之争〉[32]
  • 〈香港青年:这里有未来,也有爱〉[33]
  • 〈香港立法会选举解码〉
  • 〈拆局香港区议会选举〉[34]
  • 〈香港优势逆转,产业如何自救?〉[35]
  • 〈香港智库发展及“智库媒体化”趋势〉[36]
  • 〈港铁纵火案,该给香港应急管理几分?〉[37]
  • 〈我,在身份迷失中成长的香港女孩〉[38]
  • 〈回归二十年,香港的变与不变〉[39]
  • 〈我切身感受到的香港移民回潮〉[40]
  • 〈深港通开通是利好还是利空?〉[41]
  • 〈香港每五人就有一人贫穷?〉[42]
  • 〈香港应抓住“高铁新时代”契机〉[43]
  • 〈写在高铁香港段通车前:我是“动感号”第一批乘客〉[44]
  • 〈香港迎来不一样的高铁春运〉[45]
  • 〈大湾区时代下香港的危与机〉[46]
  • 〈粤港澳大湾区的“飞地”模式〉[47]
  • 〈保持距离感,是香港人冷漠,还是彼此尊重?〉[48]
  • 〈寻找香港的凌晨工作者〉[49]
  • 〈香港人的英文名故事〉[50]
  • 〈在香港,我读了十三年女校〉[12]
  • 〈香港需要一场“土地大改革”〉[51]
  • 〈香港文化政策的回眸与展望〉
  • 〈香港应直面医疗制度核心症结〉[52]
  • 〈我所接触的韩国瑜:反套路〉[53]
  • 〈澳门赛狗的集体回忆〉[54]
  • 〈从东盟防长会到外长会:南海问题炒作挑拨失败〉
  • 〈专访关岛总督卡尔沃〉[55]
  •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写在北京峰会开幕之前〉[56]
  • 〈我与梅娘奶奶的书信缘〉[57]
  • 〈道别来不及说再见〉[58]
  • 〈香港最后的古朴渔村〉[59]
  • 〈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不期而遇〉[60] 等。

外部链接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北角官立小学. 育苗計畫比賽作品. 2000 [2022-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6). 
  2. ^ 港區全國青聯委員黃芷淵:積極發出港青的建設性聲音. [2021-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0). 
  3. ^ 3.0 3.1 3.2 3.3 鳳凰衛視黃芷淵簡介. 凤凰网.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3). 
  4. ^ 4.0 4.1 2006年全港「十大傑出學生」選舉. [2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13). 
  5. ^ 5.0 5.1 《未來主播》優勝者黃芷淵. HKBNnews.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3). 
  6. ^ 香港電台電視 立法群英再出發. www.rthk.hk. [2022-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5) (中文(繁体)). 
  7. ^ 香港理事. 一国两制青年论坛 OCTSYOUTH. [2022-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8) (中文(繁体)). 
  8. ^ 8.0 8.1 头条日报. 特首選戰|李家超出選特首 願承擔使命推動香港向前. 头条日报 Headline Daily. [2022-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6) (zh-yue-Hant-HK). 
  9. ^ 9.0 9.1 李家超政綱簡介會實錄(附全文). 香港文汇网. [2022-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5) (zh-Hans-HK). 
  10. ^ 【李家超造勢大會】長江集團主席李澤鉅、信和主席黃志祥現身 李家超憶述幼時被打劫立志做警察【不斷更新】 - 香港經濟日報 - TOPick - 新聞 - 政治. topick.hket.com. [2022-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5). 
  11. ^ 11.0 11.1 【直播】李家超舉行「我和我們同開新篇」見面會 - YouTube. www.youtube.com. [2022-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4). 
  12. ^ 12.0 12.1 在香港,我讀了十三年女校. [2018-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1). 
  13. ^ 13.0 13.1 13.2 13.3 13.4 鳳凰衛視黃芷淵英文簡介. 凤凰卫视.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6). 
  14. ^ 《邂逅相遇》內容簡介.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7). 
  15. ^ 【书评】镜头背后,我们在现场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韩晞汶. [2017].
  16. ^ 16.0 16.1 《我在身分迷失中成長》反思修例風波. [2019]. .《我在身份迷失中成长》.明窗出版社.[2019]
  17. ^ 紀念梅娘逝世五週年.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6). .《与青春同行---梅娘与芷渊、茵渊通信集》.天地图书有限公司.页12.[2012]
  18. ^ 紀念梅娘逝世五週年.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6). .《与青春同行---梅娘与芷渊、茵渊通信集》.天地图书有限公司.页15-16.[2012]
  19. ^ 紀念梅娘逝世五週年.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6). .《邂逅相遇---梅娘·芷渊·茵渊书札》.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20. ^ 《我们在现场---从香港出发》黄芷渊 . 香港凤凰书品文化出版有限公司.页1.序.[2016]
  21. ^ 我是一名記者 —— 寫在我的第十個記者節前夕. [2020-0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4). 
  22. ^ 2019年夏天,我所經歷的香港亂局. [2020-0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3). 
  23. ^ 《逃犯條例》修例風波的四點反思. [2020-0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3). 
  24. ^ 修例風波後續的沙盤推演和應對預案建議. [2020-0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3). 
  25. ^ 解構香港困局新現象及應對建議. [2020-0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3). 
  26. ^ 香港區選結果塵埃落定,那接下來呢?. [2020-0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3). 
  27. ^ 未來特首應具「大局戰略思維」. [2021-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5). 
  28. ^ 香港需要「解困新聞學」. [2021-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7). 
  29. ^ 香港應建立「港式旋轉門」機制. [2021-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5). 
  30. ^ 香港抗疫「起大早趕晚集」. [2021-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5). 
  31. ^ 抗疫不能「等運到」. [2021-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6). 
  32. ^ 台灣大選如世代之爭. [2020-0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3). 
  33. ^ 香港青年:這裏有未來,也有愛. [2018-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2). 
  34. ^ 黃芷淵:拆局香港區議會選舉. [2018-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3). 
  35. ^ 香港優勢逆轉,產業如何自救?. [2018-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3). 
  36. ^ 香港智庫發展及「智庫媒體化」趨勢. [2018-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3). 
  37. ^ 港鐵縱火案後各方反應迅速,該給香港的應急管理能力打幾分?. [2018-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5). 
  38. ^ 黃芷淵:我,在身份迷失中成長的香港女孩. [2018-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6). 
  39. ^ 回歸二十年,香港的變與不變. [2018-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9). 
  40. ^ 黃芷淵:我切身感受到的香港移民回潮. [2018-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6). 
  41. ^ 深港通開通在即,這是利好還是利空?最大贏家又將是誰?. [2018-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2). 
  42. ^ 黃芷淵:香港每五人就有一人貧窮?. [2018-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2). 
  43. ^ 黃芷淵:香港應抓住「高鐵新時代」契機. [2018-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6). 
  44. ^ 寫在高鐵香港段通車前:我是「動感號」第一批乘客. [2018-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9). 
  45. ^ 香港迎來不一樣的高鐵春運. [2019-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9). 
  46. ^ 大灣區時代下香港的危與機. [2019-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7). 
  47. ^ 粤港澳大灣區的「飛地」模式. [2019-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5). 
  48. ^ 保持距離感,是香港人冷漠,還是彼此尊重?. [2018-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2). 
  49. ^ 南亞裔工人、通宵的士司機、裝潢師傅……尋找香港的凌晨工作者. [2018-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30). 
  50. ^ 香港人起英文名字:每個人身份的標籤,有人會用一輩子,有人則會經常換. [2018-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2). 
  51. ^ 【來論】香港需要一場「土地大改革. [2018-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7). 
  52. ^ 香港應直面醫療制度核心癥結. [2019-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4). 
  53. ^ 我所接觸的韓國瑜:反套路. [2019-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9). 
  54. ^ 澳門賽狗的集體回憶. [2018-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2). 
  55. ^ 專訪:關島總督埃迪·卡爾沃. [2018-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9). 
  56. ^ 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寫在北京峰會開幕之前. [2018-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4). 
  57. ^ 我與梅娘奶奶的書信緣. [2018-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7). 
  58. ^ 黄芷渊:道别来不及说再见[永久失效链接]
  59. ^ 黃芷淵:香港最後的古樸漁村. [2018-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8). 
  60. ^ 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不期而遇. [2018-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6). 
政府职务
前任:
李惠
行政长官办公室特别助理
2022年7月-
现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