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头鹀

鵐科鵐屬下的一種鳥類
(重定向自黑臉鵐

灰头鹀学名Emberiza spodocephala),又名黑脸鹀、青头雀、蓬鹀、青头鬼儿、青头愣。

灰头鹀
成年雄鸟
雌鸟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 鹀科 Emberizidae
属: 鹀属 Emberiza
种:
灰头鹀 E. spodocephala
二名法
Emberiza spodocephala
Pallas, 1776
Emberiza spodocephala

生态环境

编辑

灰头鹀广泛活动于海拔3000以下的平原和中高山地区,生活于山区的河谷溪流,平原灌丛和较稀疏的林地、耕地等环境中,常常结成小群活动,但是在繁殖季节回成对活动,生性大胆,不怕人,常能与人非常接近。

分布地域

编辑

灰头鹀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东部,见于俄罗斯西伯利亚朝鲜日本印度缅甸尼泊尔;在中国见于东北地区、华北大部、华中华南大部,其分布南限直抵广东沿海,分布西限在云南四川陕西甘肃一线,在海南岛台湾等离岛亦有本物种东方亚种的分布。

特征

编辑

灰头鹀体形略大,约17厘米左右,雄雌个体同形异色。分为三个亚种,亚种之间有一定的差异。

指名亚种

编辑
  • 雄性:头颈部、枕部、喉部均为青灰色,颜色中略先橄榄绿;嘴基部、眼先、面颊等部位颜色略深显灰黑色;上背和肩部呈橄榄绿色微沾红褐色,下背、腰部以及尾上覆羽褐色并带黑色纵纹;两枚外侧尾羽外胛白色,其余尾羽褐色;双翅中覆羽和大覆羽羽缘白色,在翅膀上形成两道翅斑,飞羽、和覆羽的其他部位均呈褐色色调;胸部和两胁呈淡淡的硫磺色,胁部还缀有褐色纵纹,愈向后,硫磺色愈淡,腹部和尾下覆羽呈白色。
  • 雌鸟头颈部以褐色为基调,眉纹和颊纹细长呈黄白色,颊纹在耳羽后向上延伸与眉纹相连,耳羽褐色羽轴黑色,颌部色浅淡;上体余部与雄性相似,下体自喉至胸部及两胁黄色,胸测和胁部具褐色纵斑,总体颜色不及雄性鲜明。

东方亚种

编辑
  • 雄性:头部颜色较指名亚种更偏橄榄绿色,胸部的硫磺色更加饱满,黄色区域延伸至下腹部,两胁的褐色纵斑较指名亚种黯淡。
  • 雌性:面部颊纹较指名亚种模糊胸部和腹部密布褐色纵纹,纵纹之密颜色之深远甚于指名亚种。

日本亚种现已被归类为单独的物种花脸鹀(也称“日本灰头鹀”)。[1][2]

繁殖与保护

编辑

鹀属鸟类多系食谷鸟,灰头鹀亦不例外。据野外观察,灰头鹀鹀冬春季食谱以野生草种、植物果实和各种谷物为主,但是在夏季本物种以昆虫为主要食物。

灰头鹀在每年的5月中旬开始求偶,5月下旬到6月中旬筑巢,巢呈碗状,以草茎、草根和树叶等材料交织而成,内垫毛,细草等柔软材料,巢平均外径约9厘米,平均内径约5厘米,高7厘米,深3-4厘米,巢址选择在低矮灌丛的地面或者近地面的树枝上。本物筑巢之后即行产卵,每巢产卵5枚左右,卵呈天蓝色,表面散布褐色斑点,孵化期12-13天。雏鸟生长迅速,留巢期12-13天,据郑光美等人的研究,雏鸟体重生长符合logistic方程渐近线15.3g,拐点3.85,增长率0.557,其生长方程的具体形式为:

 

本物种未被列入保护动物目录,其在中国的分布地域广泛,种群数量较大,但是受到非法捕猎的威胁,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由于中医理论认为灰头鹀除去羽毛及内脏的全体鲜用或焙干有补益、解毒的功能。因此本物种会被作为中药材而遭到捕猎和利用。

外部链接

编辑

灰头鹀观测记录

  1. ^ Päckert, M.; Sun, Y.-H.; Strutzenberger, P.; Valchuk, O.; Tietze, T.; Martens, J.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endemic bunting species (Aves, Passeriformes, Emberizidae, Emberiza koslowi ) from the eastern Qinghai-Tibet Plateau (PDF). Vertebrate Zoology. 2015, 65 (1): 135–150 [2022-11-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10-29). 
  2. ^ Gill, Frank; Donsker, David; Rasmussen, Pamela (编). Sylviid babblers, parrotbills, white-eyes. IOC World Bird List Version 12.1. International Ornithologists' Union. January 2021 [22 May 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