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楚雄(英语:George Wei Chuxiong,1952年1月15日[1]上海人,历史学家,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历史学博士,澳门大学历史系创系系主任及荣休教授,现任香港树仁大学历史系客席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东方文化与外交、中美关系史、民族主义及中国传统文化等。[2]

魏楚雄
出生1952年1月15日
上海
语言英语、普通话
教育程度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历史学博士,1996年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历史学硕士,1992年
河南大学近代世界史硕士,1982年
职业历史学家

经历 编辑

1952年1月15日,出生于上海

1982年11月,取得河南大学近代世界史硕士学位。毕业后,于1983至1988年,任职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教授,及后负笈美国[1]

1992年12月,于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取得历史学硕士学位。并于该校修读博士学位课程期间,担任该校讲师。与此同时,于1994至1996年期间,在美国俄亥俄州托雷多大学担任历史系客座助理教授。[1]

1996年8月,取得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遂即任美国华盛顿州惠特曼学院英语Whitman College历史系客座助理教授。

1997年,转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萨斯克汉纳大学英语Susquehanna University历史系助理教授。2001年,于该校晋升副教授,并任该校的亚洲研究中心主任。同年,获上海社会科学院邀任客座教授。[2]

2006年,转任澳门大学社会系历史课程统筹,并于2008年协助该校成立“历史系”,成为创系系主任。翌年,晋升正教授。直至2015年,卸任系主任。因其对该校历史系成立的贡献,获授予荣休教授[3]

期间于2013年,获首都师范大学邀任客席研究员。并且于2014年,在劳特利奇连续出版了三本不同的英文著作,包括《Macao—Cultural Interactions and Literary Representations》,《Macao—The Formation of A Global City》以及《China: How the Empire Fell》。[4]

2017至2018年,获邀出任澳门大学中国历史文化中心顾问及课程主任。同年,获苏州大学聘请为历史学系讲座教授。[5]

2019年,获邀出任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协理副校长。[6]

2020年,获香港树仁大学聘请为历史系主任及杰出教授。同年,获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聘请为世界史系讲座教授。[4]

著作 编辑

其曾获诸多国内外学术奖,撰写、主编或合编中英文学术著作约20余本,在海内外发表近60篇中英文学术文章,10多篇英文书评以及美国报刊访谈。[6]

以下是其部分著作:

  • 《政事论》国际政治思想研究
  • 《东方崛起与印度外交》
  • 《东方外交与朝鲜半岛问题》
  • 《东西方文化与外交方略:实践篇》
  • 《东方外交史中的日本》
  • 《东西方文化与外交方略:理论篇》
  • 《东方外交与台湾》
  • 《东方外交史之发展》
  • Sino-American Economic Relations
  • Chinese Nationalism in Perspective: Historical and Recent Cases
  • Exploring Nationalisms of China: Themes and Conflicts Challenges to Chinese Foreign Policy: Diplomacy, Globalization, and the Next World Power
  • China-Taiwan Relation in a Global Context: Taiwan’s Foreign Policy and Relations
  • Macao—Cultural Interactions and Literary Representations
  • Macao—The Formation of A Global City
  • China: How the Empire Fell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Educational magazines Wei, C.X. George 1952–. [2024-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5-30). 
  2. ^ 2.0 2.1 名师讲坛丨在美国发现第三种历史. [2024-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9). 
  3. ^ George WEI C. X.. [2024-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5). 
  4. ^ 4.0 4.1 魏楚雄教授 Prof. WEI Chuxiong. [2024-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5). 
  5. ^ 西方史學家: 歷史的人文性和科學性. [2024-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2). 
  6. ^ 6.0 6.1 “一帶一路疫情發展與展望講座” 演講嘉賓 (PDF). [2024-05-1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09-01).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