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3半履带防空车
此条目翻译品质不佳。 (2017年9月8日) |
M13半履带防空车,或M13半履带装甲车,是一种装备有两支M2HB 0.50英寸口径勃朗宁机枪的、由美国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自行防空武器。这种武器由白摩托公司于1942年六月到1943年5月间为了满足军方对于一种移动防空平台的需求而研发。它只在1944年1月份的鹅卵石行动中投入过战斗(有资料的)。它于1944年4月份被M16多管防空武器所取代。
M13半履带防空车 | |
---|---|
类型 | 自行防空武器 |
原产地 | 美国 |
服役记录 | |
服役期间 | 1943–44 |
使用方 | 美国 |
参与战争/冲突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生产历史 | |
研发者 | White Motor Company |
研发日期 | 1940–42 |
生产商 | White Motor Company |
生产日期 | 1942–43 |
制造数量 | 1,103 |
基本规格 | |
长度 | 21英尺4英寸 (6.50 m) |
宽度 | 7英尺1英寸 (2.16 m) |
高度 | 7英尺8英寸 (2.34 m) |
操作人数 | 5 (车长、驾驶员、枪手和两名装填手) |
主武器 | 2 × 0.5英寸(13 mm) M2 Browning machine guns in a Maxson M33 turret mount |
发动机 | 6330CC汽油发动机,功率比6.3比1 95 kW |
悬挂 | 半轨 |
燃料容量 | 60美国加仑 |
作战范围 | 282公里 |
速度 | 72公里每小时 |
正式装备的M13是有几个从1940年到1942年不断试验的失败的原型改进而来。其中的T1E4型被选中并在投入生产前被官方命名为M13半履带防空车。超过半数以上的M13在生产线上就被改造成了M16
规格
编辑M13半履带防空车长 21英尺4英寸(6.50米) , 宽7英尺1英寸(2.16米) ,[1] 高 7英尺8英寸(2.34米) ,拥有 135.5英寸(3.44米)的轴距.[2] 它已 转向架 悬挂车轮和 垂直蜗泉 的轨道。 它可承载60美国加仑(或230升)燃料并具有175英里(或282公里)的车程. 该车辆是由六缸White 160AX发动机驱动,该发动机可提供128 马力(或95 千瓦)的推力,是一种386 立方英寸(6,330 cc) 汽油发动机,压缩比例6.3:1. 它的推进比为15.8马力每吨,而发动机本身自重九吨。 该车型的大部分版本的装甲主要为0.25英寸(6.4毫米) 厚或 0.5英寸(13毫米) 厚的挡风遮阳板。 车辆装备有两挺安装在M33 maxson安装架上的0.5 英寸 M2HB 勃朗宁重机枪。[3][4] 两挺机枪的射击与移动皆由一个安装在炮塔附近的小型电动马达驱动。 瞄准具使用一个马克9型的反射式瞄具. 每辆车载员五人,分别是车长、驾驶员,射击手,以及两个弹药装填手[5]
发展
编辑早期的实验
编辑在1940年10月,该车型为了满足美国陆军对针对运输队的空袭的防御而开始研发[6] 该车型的第一个原型为T1,在4*4的标准吉普上装有两挺M2机枪。T1E1型使用了电动的Bendix式枪架,而T1E2则换成了Maxson式的。 T1E3型则使用了格林马丁公司生产的飞机用炮塔。对这些车辆进行测试后得出的结果则是:T1E2型的设计最为优秀。 于是,T1E2成为了M16半履带车,替代M33与M45枪架和M2、M3半履带车的底盘。[7][8][9][10]
T1E4和M13
编辑下一阶段的发展是,利用T1E2配置上M3半履带车的轨道,因为这样可以使车存储更多的弹药。 这种车辆,最初被称作T1E4,于1942年7月27日开始被接纳进入生产为M13半履带防空车。[11] 截止至1943年5月15日,总共有1103辆该型车被生产。 他们中的一半(583辆)在投入服役前就被该公司转换成M16。 交付始于1943年底。[12]
服务的历史
编辑在1944年1月的鹅卵石行动中,M13在美国陆军第五师第六团服役。 它在初始的登陆后就被用于防空武器,而后来又为了抵御德国 装甲师 袭击而作为地面支援载具行动。 它于1944年4月被M16半履带防空车取代。[13][14] 只有139辆载具被部署海外的美国军队采用。[15][16]
原型
编辑参看
编辑- 列表中的美国军事车辆的型号
- 列表中的美国军用车辆供应的目录指定
参考文献
编辑引文
编辑- ^ Ness (2002), p. 206.
- ^ Berndt (1993) p. 152
- ^ Berndt (1994), p. 34.
- ^ Rottman (2012), p. 38.
- ^ Hogg & Weeks (1980), p. 318.
- ^ Torriami & Dennis (2014), p. 45.
- ^ Zaloga (1994) p. 38.
- ^ Berndt (1994), p. 32.
- ^ Green & Green (2000), p. 150.
- ^ Hunnicutt (2001), p. 130.
- ^ Chamberlain & Ellis (1969) p. 191.
- ^ Doyle (2011), p. 394.
- ^ Zaloga (2013), p. 22.
- ^ Hunnicutt (1992), p. 347.
- ^ Green (2014), p. 287.
- ^ Foss (1987), p. 421.
- ^ Quantities of Lend-Lease Shipments (1946). [2017-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31).
- ^ Hunnicutt (2001), p. 122.
- ^ Hunnicutt (2001), p. 123.
参考书目
编辑进一步阅读
编辑- Fifth United States Army. Fifth Army History 6. Italy: Headquarters Fifth Army. 1945. OCLC 14818390.
- Hamilton, John A. Blazing Skies: Air Defense Artillery on Fort Bliss, 1940–2009. Washington, D.C.: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2009. ISBN 978-0-16-086949-5.
- Morgan, Mark L. Rings of Supersonic Steel: Air Defenses of the United States Army 1950–1979. An Introductory History and Site Guide. San Pedro, CA: Port MacArthur Press. 2002. ISBN 978-0-615-12012-6.
- Vanderdeen, Bart H. The Observer's Fighting Vehicles Directory: World War II. London, UK: Fredrick Warne. 1972. ISBN 978-0-7232-14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