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武术专题 (获评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武术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武术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未评级未评  根据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尚未接受评级。
 未知  根据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尚未接受评级。

以历史为主,不作宣传,符合维基要求高。安力 2008年12月29日 (一) 09:26 (UTC)

方世培 - 程学琛 - 金绍峰

编辑

方世培 - 程学琛 - 金绍峰

金绍峰传徒 -林银斌,洪懋中,林仲吕,林葭蕃....


2. 正文原刊于1966年,台湾... 太极拳研究专集,第四辑之第二十集。现全文转载如下:

题:师门回忆录 作者:洪懋中

吾师金绍峰先生,字西坡,原名三峰,生于民国纪元前三十五年,原籍江苏省铜山县,寄居福州。尝为余言: 少时好技击,颇自负,闻闽南同安国术大师叶鼎诚夫子名,负笈往投。比至,述明来意,夫子问所长,峰师乃竭其生平之技以献,夫子曾未一颔之,自以为或末尽其力,益奋励为之,夫子愈不以为可,峰师大惑,进而求教,夫子始为言内家拳之至理,指出习拳者首要明了拳术理法,应揉刚劲于中和,浑然无间,充然有容,立其基本,日进有功,方可大成,乃足称为好手,至于腾跃挥击,虽外似可观,内实不足,或可取悦于庸流,非名家之所贵也。峰师恍然顿悟,心悦诚服,即执贽修弟子礼。居数年,尽得夫子所传 “八断绵拳”而归。

先生尝言,高深之内家拳术,虽拳法尽皆娴熟,然非积若干年之功力,不易发挥其精髓。时闽垣各家拳法中,以名拳师方世培之“踪鹤拳” ,最负盛誉。 “踪”为福州方言之谐音,其势若身受寒冷而颤抖,盖世培师因偶观寒鸦被雨,在树巅抖翅,而树干竟为之动摇,顿悟弹性所产生之动力,而将原来之鹤拳加以改进,遂成为有名之 “踪鹤拳’。后程学琛夫子得其傅,名重当时,绍峰先生复从之受业,亦尽穷其奥,并参以原所精擅之 “八断绵拳” 理法,融会贯通,乃蔚然自成一家。

先生在闽,先后膺聘为福建省长公署教授,海军学校教练官、福建省国术馆顾问。并曾在杨文畴君家执教凡数年,平昔执贽受业者,多吾乡知名之士。迨对日抗战军兴,先生客游江西,复历任江西省党部,皖赣监察使署,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盐务局,三民主义青年团,吉安第十三中学等处国术教官。先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极为当道所器重,从学者尤尊礼有加。

先生身高五尺八寸,体重一百六十余磅,形态魁伟,性情谦和,待人接物,蔼然可亲,温文儒雅,于心性哲理之学素养亦深,常以诲诸弟子,娓娓不倦。先生拳术精深,学者未易窥其堂奥.,先生则因才施教.,因人而异,虽所学各有不同,而成就各有可观,故出先生之门者,虽仅得光生踪鹤拳或八断绵拳两者之一,亦均能称名于时。

先生所长,除[踪鹤拳][八断绵拳]外,并精研太极拳手法,多所发明,其功力之深厚,理法之渊博,浩如沧海。与人较手时,善于运用圆圈,常用之手法,为[五弹手][双环手][蝙蝠手][抖手]等,多为踪鹤拳手法,间参以八断绵拳之功力,刚柔相济,极尽其用。惟先生恒不轻易发手,仅将对方制服而止,故与先生较手者,不特惊服其技击之精,尤赞佩其武听之高。所传弟子,纵鹤拳以林银斌君为最优。银斌夙习拳技,以补鞋为业,暇则兼拳馆,末遇先生前,已颇有成就,嗣从先生深造,以踪鹤拳而论,虽所得不过十之二三,而功力已大进,声名为之鹊起,有访其[讲手]者 (闽俗称比较拳技为[讲手]),辄就室内原地起立相较,搭手时,常一旋圈即将对方扔跌于对面墙上,墙壁往往为之崩坍而对方无伤。某次有人来访 银斌讲手,银斌仍施故技,竟失效,遂约期再较,并亟求教于先生,先生谕以:[照前法,再加半圈,即可胜之],银斌及期试之,果如其言。八断绵拳以林仲吕君所学功力最深。惜银斌早谢世,仲吕以司法官从业律师,为人极谦退,而年事已长,未曾有所发扬。此外如林鹤性、林葭蕃、杨文畴、林正咸、朱冠仁、陈雄夫、夏廷耀等诸君子,于踪鹤拳及八断绵拳,皆各有成就林葭蕃君现在台湾大学任经济教授。

余于民国二十一年侍母疾回闽,便中恒喜访问吾乡国术界消息,久耳先生之名,翌年始获交先生之高足林银赋君,承其介,执贽于先生之门。然以生计驱策,从先生后期月,即将离闽他赴,先生不以余为劣,虽踪鹤拳与八断绵拳,均以时间匆迫,不遑一一傅习,然仍思有以诲之,故竟日讲授内功拳法之要义,且往复开示,极尽精微。在余固深憾忝列门墙,末能深入堂奥,而先生亦颇有[师难寻,徒亦难遇]之感慨。别师以来,忽忽三十余载,及今思之,犹不胜其向往。论述梗概,以志不忘,殊末能举其万一也。

返回到“縱鶴拳”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