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VOFAN

最新留言:InternetArchiveBot在5年前发布在话题外部链接已修改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品质评定标准被评为初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传记专题 (获评初级低重要度
这个条目属于传记专题的一部分,用于整理和撰写维基百科中的人物条目。欢迎任何感兴趣的参与者加入这个专题参与讨论
 初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初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低重要度
台湾专题 (获评初级低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台湾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台湾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初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初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低重要度

Untitled

编辑

2006/7/12修订重点

  • 概述应尽可能简洁并记录不变事实,不宜纪录现在进行式的事实。现在进行中的事物应在“人物”中纪录调整(将担任社团职务移动至“人物”)
  • “无边线”似乎不是重要特色,VOFAN也有相当多描线或线画作品。
  • 纠正“以‘图文’取代原本记为‘诗画’”的不当改订。公开发行之单行本《Colorful Dreams》已明确将该系列与相关创作定义为“诗画”,不应没有理由任意删除。若不清楚其意,可参照“诗画”条目。
  • 对“人物”分类作内容整理,将在现实中的发展与网络活动分开段落加以记述。
  • 由于《ファウスト》总编辑太田克史先生本人并不认为该志属于所谓“次文化文艺志”,应避免如此记述。
  • “略历”分类并非纪录社团活动历史用,应客观地以VOFAN在该领域之发展阶段为考量记述(若非只有一个人的所谓“个人社团”,不宜过度记录社团活动)
  • 《CG SMART》另有十人以上的作者,VOFAN只占部分,应视为“共著”,并移动至“著书”分类。
  • 将同人作品自“作品一览”独立为“非商业活动作品”,增加“社团活动”分类。由于VOFAN的同人作品几乎都是于夜猫馆咖啡屋刊物上发表,故整合夜猫馆咖啡屋发行刊物,并增加小分类“夜猫馆咖啡屋名义”以统一整理。
  • 将来要纪录在其他社团刊物发表作品时,只要再增加新的小分类“其他社团名义”或“○○○名义”(○○○为社团名)继续记录即可。
  • “夜猫馆咖啡屋合同本”的记述并不恰当,社团同人志原本就以共著为基本,不需特别写出“合同”,但若是个人志,则应移动到社团小分类之上(如“VOCOCO”等)。而且本项条目为“VOFAN”而非“夜猫馆咖啡屋”,若非整本都由VOFAN绘制,只记录刊物名并不恰当。
  • 建议纪录“非商业活动作品”时能采以下格式。
    • 作品题名/性质(初收录年度,收录刊物名或格式)
  • 题名不明作品,应移至“待确认补充题名作品”下待他人补充。
  • 共著书籍《CG SMART》应与其他表记统一,仅记录出版者名即可,企画或共著者、编辑者姓名,应另至条目如“CG SMART”详加记述之,不应在VOFAN个人条目详标记。
  • “参见”不应列出不存在的条目(明明没有东西能参见什么!?),应该在该新条目(如“夜猫馆咖啡屋”)成立后,重新至本项增添参见连结。另外参见连结的追加,应该是依序列于原本参见条目之后,便于追踪此项者能轻松依照条目成立顺序阅览。
  • 将连向外部的社团相关连结与活动网站移至“外部链接”分类,加以标注以便搜寻。

Elielin 20:13 2006年7月11日 (UTC)


  • 因为编辑仓卒转录,先前整理资料未能完整呈现,或许是编辑进行中的误差。在此也感谢elielin提出的建议,相当实用。有待将来麻烦编辑增补。
  • 想提出建议的是,“光之魔术师”属于讲谈社自己在刊物上的宣传用语,并非通用不变的定义,直接登录为“不变”的简介条目,是否有商业广告的危险?
  • 此外,相当感激elielin提供诗画的定义,学了一课。不过,VOfan的文字是否能和题杜甫诗句的文人画(何况是“日本艺术史”针对“水墨画”的定义)相提并论,也让人有点担忧。诗画轴根据日本wiki的介绍,仅只是一种“日本美术史”特有的定义。在画上落款题诗早是中国存在的传统,至室町时代引入日本水墨画,是一种舶来风格,所以才显得特别。若以中国绘画史来看,直到近代台湾水墨作品,这类作品俯拾即是,并不稀奇,用日本标准来定义,是否有点倒果为因?
  • 诗画作为日本艺术史(何况特指水墨作品)上一种特殊的创作归类则可,但是否足以作为一种创作文类的称呼也令人有点质疑。VOfan的创作明显偏向西画和日式动漫风格,是否改用西画或者漫画的审视标准会更洽当?用日本现代用语的说法归类台湾作品似乎不太妥当,毕竟类似风格的作品,早在欧美漫画(譬如《SIN CITY》)、日系漫画(譬如《COMICKERS》、《S》或《ROBOT》的类似作品也未用诗画称呼)甚至绘本作品都并非稀有,编辑整理资料时采用图文创作,主要取其广义。否则,采用时下热门的comic-essay来定义,或许更贴近VOfan作品的性质也说不定?

夕月 16:05 2006年7月12日 (UTC)


  • “光之魔术师”是VOFAN首次被介绍到日本时的称呼,而在2006年1月14日民生报也曾使用此词做为标题,应是目前最为能简单说明VOFAN作家性格之词。在其他具有更大公信力媒体或媒体人,赋予更新或更贴切的称词之前,这只是诚实记录。
  • 关于“诗画”一词的表现。百科记述应根据既有事实纪录,如同前述“公开发行之单行本《Colorful Dreams》已明确将该系列与相关创作定义为‘诗画’”,便应沿用记录,而不宜在定义上作讨论。这里是记述既存事实之处,比起精准的正确性,需要的是事实纪录,请参照维基百科的使用方式。
  • 对于VOFAN的表现方式,《Colorful Dreams》中用“诗画”一词是事实,不管其目的是为了象征或定义其源流为水墨画派,或是企图做为一个新的用语,或是刻意使用外来语,都不需在此争论,应将注目重点放在该词是否能在将来获得相对多数认同,再对于条目中相关叙述作修正,而不该妄自以阁下自己的判断或定义左右。
  • “图文作品”现在多用于类似“comic-essay”的作品上,与其说是广义,根本是不知所云吧。单纯用“彩色漫画”表现都容易传达些。
  • 在《ファウスト》刊载时,类似《Colorful Dreams》VOFAN作品则是以“カラーイラストーリー(Color-Illustroy)”称呼。这也是一个新词。
  • “comic-essay”指的是以简单笔触的漫画来记录生活心情的作品类型,其实以前漫画家单行本附录的后记漫画就常见,意思相离甚远,不宜用之。与此处所提之“诗画”问题相同,该词也是个形容新文类的新词,是否能获得相对多数认同,也是尚待文化界的辩证与观察。
  • 不过这里是记录的地方,不是拿来辩的,需要的是既成事实。而且想辩似乎应该去“诗画”条目去辩。

Elielin 07:07 2006年7月13日 (UTC)


  • 关于引用话语来源的方式,WIKI已经标示得很清楚,若要采用“光之魔术师”的说法建议补上。我想并不需要口出恶言。
  • 关于诗画条目,Elielin所谈到的“沿用记录,而不宜在定义上作讨论。这里是记述既存事实之处,比起精准的正确性,需要的是事实纪录,请参照维基百科的使用方式。”窃以为完全曲解了维基百科的知识性百科功能,完全不能同意。诗画条目本身有其知识的独立性,至于是否能够作为VOfan作品的定义则有所争议。作为作品当初宣传的描述或许无伤大雅,但是若是作为作品定义,本身就不知所云。既然尚待辩论观察,就不宜以“事实纪录”作为借口,否则不正是如您所言“妄自以阁下自己的判断或定义左右”?
  • 回来讨论一下既成事实。关于在书籍上定义使用“诗画”的辞汇,当代诗画集多半是使用在新诗加上插画的合辑上,举新一点的例子,譬如日本最近出版的プレヴェール搭配奈良美智的诗画集《鸟への挨拶》或者宫崎吾郎《ゲド戦记 诗画集》。台湾则早有管管、楚戈、杜十三……等等一票人从事过所谓的“诗画”创作。除此之外,台湾现代诗界也早有许多诗画相关的讨论和活动(譬如彰化县文化局的儿童及青少年诗画创作比赛)。更早一点,在六零年代就由痖弦、周梦蝶等当代著名诗人和黄永松、黄华成等重要艺术家就办过诗画展(参见同温层和当年参与艺术家之一张照堂先生的纪录),“诗画”这个词汇在台湾的语境并非没有使用过,窃以为面对这个台湾已经用了数十年的中文名词,似乎不适合和单一出版社的宣传混淆。这是否能解答您对“既成事实”的疑惑呢?

夕月 03:29 2006年9月20日 (UTC)


夕月,我想ELielin只是想告诉你市面上VOFAN出的商业画集上就是这么写,多说无益。要定义名词去写学术论文比较快,不要在wiki个人条目中争单字定义。可惜你好像看不太懂?

--59.120.213.232 16:13 2006年9月21日 (UTC)


  • 这位USER先生,WIKI现在被认为是百科全书,自然就有他身为百科全书的知识性,就算商业画集促销的时候这么写又怎么样?WIKI百科并非全力出版社的附属机构或者elielin的个人网站,不公正或隐含不正确的诱导定义,本来就是开放给大家讨论并且质疑的。举例来说,若是有人在WIKI百科《歌剧魅影》条目下列说,这出“戏曲”是安德鲁洛伊韦伯的重要作品。我想一定也会有人出来质疑吧。戏曲早有指称的定义,并非说了就算的。诗画也是同理可证。同样的,在这边最前面的讨论曾经谈过《ファウスト》属不属于次文化文艺志,那也并非太田克史总编认定是不是就算数的。既然这里是“百科”,最重要的就不是“商业或宣传的表面现象”,而是“知识的判断”,不过这是另一个话题了。
  • 关于COMIC ESSAY。因为国内引进和报导的倾向有一定的限制,实际上,日本的COMIC ESSAY发展几年下来,包含的类型相当广,并不全然只是像漫画后记那类的作品。像是台湾正红的高木直子或F.C.P.有不少被归类为COMIC ESSAY的作品,实际上根本就是四格漫画或连环漫画。文字量少的,抒情性的作品当然也有不少在这个领域中出现,表现形式和VOfan的作品是相当类似的。若是真的要折衷,我也很赞成elielin所提的意见,干脆称为漫画就好。实际上,在我看来comic essay着重的并非表像看起来仿佛比较粗糙的漫画后记表现方式(即使是后记还不是一样是漫画?)。而是因为这批作品描写的题材偏向生活化、个人化,可以接续私小说散文体型态的个人书写传统,所以才会强调essay。若是有兴趣,您可以上日本著名大众向文学杂志《ダ‧ヴィンチ》主办的コミックエセイ剧场看看,你将会发现一堆看起来和漫画并没两样的作品。当初这个网页是为了搭配《ダ‧ヴィンチ》举办的コミックエセイプチ大赏而设,包含当红的comic essay作家高木直子等人也在上面连载,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参考。

夕月 10:07 2006年9月28日 (UTC)

外部链接已修改

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VOFAN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7年8月1日 (二) 13:11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

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VOFAN中的2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7年9月6日 (三) 13:04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

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VOFAN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8年8月27日 (一) 16:38 (UTC)回复

返回到“VOFAN”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