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印度海牛

海牛科海牛属哺乳动物
(重定向自Trichechus manatus

西印度海牛学名Trichechus manatus),又称美洲海牛北美海牛,是一种特殊的海洋哺乳动物,因为它们可以自由往来于淡水与海水之间。它们对栖息地的选择倾向于水草茂盛的河流,或是平静、水草多而近河口的海域。平常不容易看到这类行动缓慢的动物,因为它们呼吸时通常只将吻部尖端露出水面。它们的天敌很少,但在某些地区仍不断遭到非法猎捕,其他如低温、被水门夹伤与红潮等也都会造成其受伤或死亡。科学家辨认出两个亚种,分别是位于美国东南部海岸的佛罗里达海牛Trichechus manatus latirostris),与位于大安地列斯群岛(Greater Antilles)、墨西哥湾(Gulf of Mexico)与中、南美洲大西洋沿岸的安地列斯海牛Trichechus manatus manatus)。

西印度海牛
西印度海牛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海牛目 Sirenia
科: 海牛科 Trichechidae
属: 海牛属 Trichechus
种:
西印度海牛 T. manatus
二名法
Trichechus manatus
(Linnaeus, 1758)[2]

基本资料

编辑

其他俗名:

  • (英)American manatee, Antillean manatee, Caribbean manatee, North American manatee, Sea cow
  • (法)Lamantin d'Amérique du Nord, Lamantin des Antilles, Lamantin des Caraïbes, Lamantino
  • (西)Norteamricana, Manati Antilliano, Manati, Manatí Norteamericano

出生时身长体重:80-160厘米、30千克

最大身长体重纪录:雄-3.7米、1,400千克;雌-4.1米、1,400千克

寿命:约60-70年

特征

编辑

与其他海牛相同,西印度海牛有流线形的身躯,背脊宽阔而无背鳍。长3-4米;头小;前肢呈鳍状,具有残留的指甲状构造,后肢退化,尾部圆形。[3]:77-79

浑身呈灰色,但有些个体外观呈褐、红、或白色,原因可能是藻类或藤壶附着于皮肤表面。灰黑色皮肤厚而紧实,表面粗糙,有很深的皱纹,成体无毛,仅头部保留稀疏硬毛和触毛。雌性体型通常较雄性略大。海牛仅具臼齿,会从上、下颚基部水平地往前移动更换。

分布

编辑

西印度海牛偏好平静、水草茂盛与近淡水的水域,岸边栖地包括海湾、潟湖与河口。它们能横越远洋的深水通道,而有时会上溯河道数百英里远。在高生产力但植物很少的海岸,海牛极少出现。

佛罗里达海牛终年栖息于北美洲东南部海岸、河口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主要河流,美国有15%-20%的海牛分布在威瓦海亚亚卡河。它们曾在干龟群岛与佛罗里达、巴哈马之间的离岸水域被目击。在温暖的月份里,它们的分布往北可达罗德岛(Rhode Island);冬季来临时,它们集中于佛罗里达一带,寻找温暖水域或可避开寒冷海流的地方。近年调查发现,发电厂排放的温水也会成为佛罗里达海牛避冬之地。[3]:73

安地列斯海牛分布于大安地列斯群岛(包括古巴牙买加波多黎各等地区)和特立尼达,以及中南美洲大西洋沿岸与大河,最南到巴西阿拉戈斯州。曾在离伯利兹约三十公里远的特尼佛岛群(Turneffe Islands)出现,但在亚马逊河河口未有发现记录。安地列斯海牛会进入其分布范围内的淡水涌泉,推测是为了补充饮水。

习性

编辑

西印度海牛可能会形成短暂的群体,通常在繁殖季或分享食物、淡水或温暖水域时。基本的社群单位一般是海牛母子,彼此间会以高音的轧轧声或尖锐声连系。如果遇到危险,母海牛会立刻用身体保护幼兽。极少数情况母海牛会设法推开入侵者,如潜水员等,但基本上海牛母子会一起逃走并以声音前后呼应。西印度海牛每天花费约6至8小时在觅食上,似乎没有明显偏向日行性夜行性,温暖的日子里每天睡2至4小时,天冷时则可达8小时。它们被证实有社交行为,会成群呼吸、休息与旅行。由伯利兹的研究资料显示,雌性通常不会到处移动,而部分雄性可游动达100公里以上的距离。在佛罗里达的研究结果类似,当地的雄海牛每天可移动30公里,冬夏2季间的移动距离达500公里以上。在水里七分钟要上来呼吸,忘记呼吸很容易呛到。

生殖

编辑

一只发情的雌西印度海牛往往会吸引一群雄性靠近,雄海牛群会守在雌性身旁达数个星期之久,但其组成与数量会不断变动。研究者曾观察到有22只雄性组成的群体,彼此间会激烈推挤以取得靠近雌性的位置。个体间会以展示生殖器、以前肢抱住对方与翻滚等方式显示自己的威势。怀孕期约12至14个月,通常1胎产1仔,双胞胎相当少见。幼兽出生后不久即会游泳,但它们会紧跟在母亲身边直到断奶,通常会游在母亲前肢后方。幼兽约18个月大时断奶。佛罗里达海牛终年皆可生产,但大多数幼兽在春、夏诞生(3至8月),原因可能是雌性的能量消耗可因充足植物充应而减少。两胎的间隔约2年半。

 
哺乳中的西印度海牛母子

食性

编辑

西印度海牛以多种水生植物与半水生植物为食,有时会移动至浅滩上摄食。它们可抓握的嘴唇长有辅助用的粗毛,适合抓取植物放入口中。它们也会用前肢来辅助摄食。在牙买加,曾有海牛捕食渔网中渔获的记录,另外它们偶尔会将海草上栖息的无脊椎动物一并吃掉,这可能提供了重要的蛋白质来源。

现状

编辑

西印度海牛在其全部的栖息地皆受法律保护。佛罗里达州自19世纪即开始保育,近代条文包含1972年的美国海洋哺乳动物保护法案(the U.S. Marine Mammal Protction Act),以及1978年的佛罗里达海牛保护区法案(Florida Manatee Sanctuary Act)。但非法盗猎仍持续存在,其肉、脂肪骨骼在多种民俗疗法上被使用,它们的肋骨由于在质地上与象牙相似,被非法雕刻当作珠宝贩卖。西印度海牛也受到日渐增加的海岸开发威胁,另外还包括了汽艇碰撞、遭渔网或其他渔具缠绕、以及水门夹伤等意外。根据1999年的统计数据,268头在佛罗里达复育的海牛中,有82头(约30%)因为船只碰撞而导致死亡;而据2022年的估计,在佛罗里达州约有96%的成年海牛至少被船只撞击过一次[3]:82 。类似原因造成的死亡率不断在提升。在伯利兹,船只已是造成海牛死伤的新兴主因。其他自然威胁包括红潮、疾病与寒冷。

由于水质混浊与植物的遮蔽,其数量相当难以估计。2001年由高空摄影测量的结果,在大西洋沿岸与海湾至少有3,200头佛罗里达海牛,在伯利兹至少有340头安地列斯海牛,当地也是该亚种最密集的地区。由于繁殖率低,海牛族群相当脆弱,由最近对佛罗里达海牛的研究显示,在某些地区的死亡率已接近出生率。佛罗里达海牛在近30年来虽然有增加的趋势,但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威胁也逐渐增加,其恢复情形能否持续仍是未知数。

参考书目

编辑

1. Pieter A. Folken, Randall R. Reeves, etc. / illustrated by Pieter A. Folkens, 《Guide to MARINE MAMMALS of the World》,Alfred A. Knopf, 2002: p482-485. ISBN 0-375-41141-0

2. Ronald M. Nowak, 《Walker's MARINE MAMMALS of the World》, The Johns University Press, 2003: p 217-220. ISBN 0-8018-7343-6

3. John E. Reynold III and James A. Powell, 《Manatees(Trichechus manatus, T. senegalensis, and T. inunguis)》, edit by William F. Perrin, Bernd Würsig, etc. 《Encyclopedia of marine mammals》, Academic Press, 2002: p709-720. ISBN 0-12-551340-2

4. David K. Caldwell and Melda C. Caldwell, 《Manatees - Trichechus manatus Linnaeus, 1758; Trichechus senegalensis Link, 1795 and Trichechus inunguis(Natterer, 1883)》, edited by Sam H. Ridgway and Sir Richard Harrison, F.R.S. 《Handbook of Marine Mammals, Volume 3: The Sirenians and Baleen Whales》, Academic Press, 1989: P33-66. ISBN 0-12-588504-0

参考资料

编辑
  1. ^ Trichechus manatu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载IUCN红色名录,2008年12月19日查阅
  2. ^ Linnæus, Carl. Systema naturæ per regna tria naturæ, secundum classes, ordines, genera, species, cum characteribus, differentiis, synonymis, locis. Tomus I 10th. Holmiæ: Laurentius Salvius. 1758: 34 [22 Nov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8) (拉丁语). 
  3. ^ 3.0 3.1 3.2 Steffens, Gena. 拯救人見人愛的海牛. 国家地理杂志. No. 254 (大石国际文化). ISSN 1608-2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