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辛克莱·刘易斯

{{Refimprove|time=2022-11-19T06:35:55+00:00}}

{{noteTA |T=zh-cn:辛克莱·刘易斯; zh-tw:辛克莱·路易斯; zh-hk:辛克莱·路易士; |1=zh-cn:刘易斯; zh-tw:路易斯; zh-hk:路易士; }}

辛克莱·刘易斯

辛克莱·刘易斯({{lang-en|Sinclair Lewis}},{{bd|1885年|2月7日|1951年|1月10日|catIdx=L}}),美国小说家短篇故事作家剧作家,在1930年因“他充沛有力、切身和动人的叙述艺术,和他以机智幽默去开创新风格的才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个获得该奖项的美国人。他的作品深刻而批判性地描述美国社会和资本主义价值,代表作有《{{le|自由的国度|Free Air}}》(1919年)、《{{le|大街 (小说)|Main Street (novel)|大街}}》(1920年)和《{{le|巴比特 (小说)|Babbitt (novel)|巴比特}}》(1922年)等。 “刘易斯一生的创作态度是十分严谨的,每写一书,他都认真总结自己的生活经历,访问各种人物,实地调查市镇历史,读上百本和创作主题有关的书籍和手记。正因如此,刘易斯写的《大街》、《巴比特》成为美国城镇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此外,刘易斯是一位讽刺艺术大师,在他的各部小说中,刘易斯都极其自如地运用方言反讽对比夸张譬喻笑谈警语刻薄等手法,自然妥帖、幽默诙谐地传达出人物的举止动态,令人在忍悛不禁中陷入沉思。”(孟宪忠语)[1]

作品的中译 编辑

  • 诺贝尔文学奖全集编译委员会/编译,《路易士(1930)》,台北市:九华出版,1981年。
  • 茅及铨/译,《孽海痴魂》,台北市:皇冠出版社,1991年。
  • 孙主民/译,《大街》,台北市:五洲,1974年。
  • 先信/译,《大街》,香港九龙:今日世界出版:台北市:学生英文杂志总代理,1981年。
  • 潘庆舲/译,《大街》,上海市:译文,1993年。
  • 樊培绪/译,《大街》,南京市:译林出版社,2005年。
  • 潘庆舲/译,《大街》,北京市:华夏出版社,2008年。
  • 潘庆舲/译,林素英/导读,《巴比特》,台北市:桂冠,1995年。
  • 潘庆舲、姚祖培/译,《巴比特》,北京市:外国文学出版社,2002年。


参考资料 编辑

{{reflist}}

外部链接 编辑

{{普立兹小说奖}}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1926年-1950年)}}

{{Authority control}} {{DEFAULTSORT:Lewis, Sinclar}} Category: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Category: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 Category:普利策奖获奖者 Category:美国小说家 Category:美国剧作家 Category:耶鲁大学校友 Category:威尔士裔美国人 Category:明尼苏达州人 Category:美国作家 Category:美国反资本主义者 Category:美国反法西斯主义者

  1. ^ 孟宪忠编著,《诺贝尔文学奖作家的人生之旅》,台北市:智慧大学,1993年,页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