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Dan310546/宗教/来世

古埃及纸莎草描绘了来生的旅程。
莫高窟发现了“比哈吉古鲁天堂”。

来生(或称作来世)是一种世界观或是世界本身(不论是物质的还是超越的),认为个人身份意识本质在身体死亡之后仍然存在。根据关于来世的各种观点,个人死后生命的本质可能是个人一些部分要素或整个灵魂精神,带有个人原本人格,或者是如同印度宗教所说涅槃的状态。相信来世,可以有自然主义形式或超自然形式的,与永恒遗忘英语Eternal oblivion的信念相对。

一些普遍观点认为这样持续的存在在发生于精神领域,另一些普遍观点则认为个人可能会重生进入这个世界,再次开始生命周期,不过可能不带有他们之前的记忆。在后者,这种重生和死亡可能会一直持续发生,直到个人进入精神领域或另一个世界。关于来世的主要观点源自宗教、密传和形而上学

一些信仰体系,如亚伯拉罕诸教,认定由决定死者将去的特定生存空间,或通过对于他们生活中行为或信仰的神圣审判英语Divine judgment决定。反之,在诸如印度宗教的轮回制度中,持续存在的性质直接取决于个人终身的行为,而不是通过另一个存有的决定。

不同宗教的形而上学

编辑

形而上学的理论中,论者普遍认为人们死后有着某种类型的来生。一些非神论信仰倾向于相信来世,但不参照神。撒都该人是一个古老的犹太教派,认为有一个,但没有来生。

不论是信仰灵魂在另一个世界,如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信仰系统,还是像印度教佛教这样的轮回,都相信一个人在来世的地位会是对他们生活中的行为的一种奖励或惩罚。

各宗教观点

编辑

超心理学

编辑

心灵现象研究学会英语Society for Psychical Research成立于1882年,旨在调查与心灵论英语Spiritualism和来生有关的现象,是最早的尝试采用科学方法来研究与来世有关的现象的组织。其成员持续进行关于超自然现象的科学研究,早期成员包括著名的科学家,如威廉·克鲁克斯,以及亨利·西德维克和威廉·詹姆斯等哲学家。

当代哲学

编辑

科学

编辑

科学界怀疑死后意识持续的信仰。对于心物问题,大多数神经科学家采取物理主义立场,认为意识的产生和大脑中神经元的活动是可化约的[1][2]。这个前提暗示是一旦大脑脑死后停止运作,意识就不复存在[3][4] 。一般来说,科学家和哲学家对来生的信仰倾向怀疑论

心理学认为来生信仰的起源包括认知倾向、文化学习和直观的宗教观念[5]。在一项研究中,儿童能够认识到身体、精神和感知活动在死亡中的结束,但犹豫死亡中意志、自我或情感的结束[6]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James H. Schwartz. Appendix D: Consciousness and the Neurobiology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n Kandel, ER; Schwartz JH; Jessell TM. (2000). Principles of Neural Science, 4th Edition.
  2. ^ Pinker, Steven. "The Brain: The Mystery of Consciousness". Time. Monday, January 29, 2007.
  3. ^ Bernat JL. Chronic 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 Lancet. 2006-04-08, 367 (9517): 1181–1192. PMID 16616561. doi:10.1016/S0140-6736(06)68508-5. 
  4. ^ Laureys, Steven; Tononi, Giulio. (2009). The Neurology of Consciousness: Cognitive Neuroscience and Neuropathology. Academic Press. p. 20. ISBN 978-0-12-374168-4 "In brain death there is irreversible cessation of all functions of the brain including the brainstem. Consciousness is, therefore, permanently lost in brain death."
  5. ^ Pereira, Vera; Faísca, Luís; de Sá-Saraiva, Rodrigo. Immortality of the Soul as an Intuitive Idea: Towards a Psychological Explanation of the Origins of Afterlife Beliefs. Journal of Cognition and Culture. 2012-01-01, 12 (1): 121. doi:10.1163/156853712X633956. 
  6. ^ Misailidi, Plousia; Kornilaki, Ekaterina N. Development of Afterlife Beliefs in Childhood: Relationship to Parent Beliefs and Testimony. Merrill-Palmer Quarterly. 2015-04, 61 (2): 290–318. ISSN 0272-930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