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Grace19961102/沙盒

Basseri
巴瑟丽
总人口
72,000
分布地区
法尔斯省
语言
波斯语
宗教信仰
什叶派

巴瑟丽(英语:Basseri)是位在伊朗法尔斯省的波斯游牧和牧羊民族,现今人口约有72,000人,他们的语言是波斯语,并属于称作Khamseh的部落联盟中,在这个部落联盟里,还包含了说土耳其语、阿拉波语和其他说波斯语的部落。巴瑟丽人的迁移地区主要是在设拉子附近。在巴瑟丽部落中,小帐篷(tent)是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而他们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羊和山羊。巴瑟丽人信仰伊斯兰教的什叶派。

民族分布、人口与语言

编辑

分布

编辑

巴瑟丽人主要分布在现今伊朗西南部的法尔斯省,他们的迁移地区位于首府设拉子附近。

人口

编辑

现今人口估计约有72,000人。

语言

编辑

巴瑟丽人使用的语言是波斯语,当中包含了一些在现今波斯语中找不到的古波斯语。

分类

编辑

波斯语属于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

字母

编辑

波斯文字母表,或称为波斯-阿拉伯字母表(الفبای فارسی)是一种在阿拉伯字母基础上编制、用于书写波斯语的书写体系。该体系在阿拉伯语字母的基础上,另外添加了四个字母以适应波斯语:پ [p], چ [tʃ], ژ [ʒ]和گ [ɡ]。因为字母书写方式是草书,所以字母的书写形式取决于字母在单词中所在的位置,包括独立书写,首部(左边连接),中部(两边连接)和尾部(右边连接)。 以下为32个现代波斯语字母表 :

名称 美国图书馆协会-
国会图书馆罗马化
国际音标 上下文形式
尾部 中部 首部 独立
alef ā / ʾ [ɒ], [ʔ] * آ/ ا*
be b [b]
pe p [p] پ
te t [t]
s̱e [s]
jim j [dʒ]
che ch [tʃ]
ḥe(-ye jimi) [h]
khe kh [x]
dāl d [d] * *
ẕāl [z] * *
re r [ɾ] * *
ze z [z] * *
zhe zh [ʒ] * ژ * ژ
sin s [s]
shin sh [ʃ]
ṣād [s]
z̤ād [z] ﺿ
ṭā [t]
ẓā [z]
ʻeyn ʻ [ʔ]
gheyn gh [ɣ] / [ɢ]
fe f [f]
qāf q [ɢ] / [ɣ] / [q] (在一些方言中)
kāf k [k] ک
gāf g [ɡ] گ
lām l [l]
mim m [m]
nun n [n]
vāv v / ū / ow [v] / [u] / [ow] / [oː] (在Dari语中) * و * و
he h [h]
ye y / ī / á [j] / [i] / [ɒ] / [eː] (在Dari语中)
  • 打星号者,代表不与前(或后)字母连接。

波斯文有七个字母و、ژ、ز、ر、ذ、د、ا不跟后面的字母连写。这七个字母在独立和首部的时候具有一个书写形式,在中部和尾部的时候有另一种书写形式。比如字母ا,在单词的开头写作اینجا(这里),与独立书写形式一样。在单词امروز(今天)中,字母ر书写形式为尾部形式,而字母و书写形式为独立形式,虽然他们都在字母的中间。此外字母ز也书写成独立形式,虽然它在单词的尾部。

语法

编辑
构词
编辑

后缀支配着波斯语构词,尽管有少量的前缀 。动词可以表达时态和体貌,并且它们在人称和数上一致于主语。在波斯语中没有,对代词也不标记自然的性。

句法
编辑

一般直陈句子构造为“(S) (PP) (O) V”。这意味句子可以包括可选的主语,前置短语,和宾语,跟随需要的动词。如果指定了宾语,则这个宾语跟随着词 rɑ: 和前置短语:“(S) (O + "rɑ:") (PP) V”。

音系

编辑

伊朗波斯语有六个元音和二十三个辅音,包括两个塞擦音 /tʃ/ (ch) 和 /dʒ/ (j)。

地理环境

编辑
 
法尔斯省在伊朗的位置图。

地理位置

编辑

法尔斯省波斯语فارس)是伊朗三十个省份之一,位于伊朗南部。面积122,600平方公里,在所有省份中排行第四。人口约4,323,000(2004年数据);首府位于设拉子市

气候

编辑

法尔斯省的气候分为三个部分:北部和西北部为山区,夏天温暖,冬天不会太冷;中部地区夏天干热,冬天相对的较多雨和温暖;南部和东南部夏热冬冷。法尔斯省的首府设拉子市平均气温为16.8度,气温起伏在4.7度和29.2度之间。

历史沿革

编辑

巴瑟丽和法尔斯省的其他游牧民族有文化和家系上的关联。

早期

编辑

早期的西方游客对于波斯游牧部落只有少量的资料,其中常常提到部落的名字以及部分内容。巴瑟丽人因为大量定居和完全游牧的生活方式让他们常常被形容成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关于巴瑟丽的早期文献可以在Morier这本书中找到,这本书的内容是根据1814-1815年收集到的资料写成。

萨法维帝国时代

编辑

根据波斯的历史书籍,巴瑟丽部落在萨法维帝国时代时和阿拉伯酋长有封建关系。

礼萨汗的统治下,巴瑟丽人被强制定居,因此,只有一小部分巴瑟丽人维持了游牧的习惯而大部分的巴瑟丽人定居了好几年,这造成他们丧失了大量的牲畜。当礼萨汗在1941年退位后,部落成员恢复了他们迁移的生活习惯,另外,部落中的营帐也被重建,巴瑟丽可以说是经历了一场复兴。然而,目前巴瑟丽有来自外部的压力要他们定居,而且,巴瑟丽的人口无疑地正在减少。

部落联盟

编辑

巴瑟丽的部落联盟制度在19世纪中叶形成,这个部落联盟是由阿拉伯的Fars、土耳其的 Ainalu、 Baharly和Nafar以及伊朗的巴瑟丽组成,称作Khamseh。一开始在部落联盟中,土耳其部落的 Ainalu和 Baharly是比较强的,巴瑟丽在部落联盟中变得比较强是在比较晚的时候。大部分巴瑟丽人都同意巴瑟丽在数量和力量上有相当大的成长是在最近三个世代。

社会、家庭与婚姻

编辑

社会

编辑

社会组成单位

编辑

巴瑟丽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小帐篷(tent),每个小帐篷(tent)都是以一个独立的家庭为中心,并以一位男人为家长,构成一个独立的生产和消费单位。帐篷中的成员都享有动产的权利,包括牲畜。每个帐篷(tent)有时也代表一个独立的政治单位,与其他小帐篷(tent)的家长及宗族领导人互动,举例来说,一个小帐篷(tent)中的成员认为有必要时,可以离开他原本所属的小帐篷(tent)加入到另一个小帐篷(tent)。另外,一个小帐篷(tent)和其他小帐篷(tent)也能根据他们自己的意见与想法而聚再一起形成一个更大的小帐篷(tent),并非一定要根据亲属关系或者组成组织的规定。

社会组织

编辑

根据上述所言,小帐篷(tent)是巴瑟丽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但族人真正居住的地方是大帐篷(camp),这和他们牲畜管理上的结构和角色有关。

在结构上,每个大帐篷(camp)都是边界清楚的社会群体,一般来说,每个大帐篷(camp)都包含数个小帐篷(tent),并且每个小帐篷(tent)都有一定的关系,这个关系是持续的,然而,除此之外的接触和联系都是短暂的。实际上,大帐篷(camp)成员的多寡和相关的结合要考虑到需要全体一致通过的协定,包括迁徙的问题、帐篷搭建地的选择以及其他经济上的考量像是游牧民族的一日生活和一季生活。这些协定成立的方法有很多种,从大帐篷(camp)的领导人的强制到全体相关人员的同意和妥协都有。其中,透过全体同意来形成协定是政治发展的关键,这让大帐篷(camp)的领导人控制和协调了各个经济上独立的小帐篷(tent)之间的合作。巴瑟丽整体社会是这些管理良好的大帐篷(camp)的延伸和扩大。

政治组织

编辑

跟其他有平等和分权倾向的牧人社会不同,尤其是东非的牧人社会,巴瑟丽有由专制的部落首领所统合的等级制度。首领对于统治整个部落中的成员有很大的权力,举例来说,首领利用各个帐篷(camp)领导人的权力和影响力来统治部落,但首领不释放权力给大帐篷(camp)的领导人,只给予他们一些物质像是马和武器。

大帐篷(camp)的领导人在政治上是很好的职位,比起其他族人,他们能更方便的和首领沟通,举例来说,他们可以向首领提出对他们有利的提案,同时,他们也可以延迟他们觉得对他们不利的提案。然而,对于大帐篷(camp)领导人的这些操作,首领能有组织的利用他的特权和命力有效的控制。

社会控制

编辑

传统上,巴瑟丽的规矩是由社会习俗而来,并没有明确的法律,当部落中有没办法解决的争议,他们寻求部落中唯一的纷争解决单位,这个纷争解决单位是由部落首领作为唯一法官而形成。巴瑟丽的社会控制是分散的约束力,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约束力。

冲突

编辑

和中东和非洲的牧人社会不同,这些牧人社会中的亲属关系造成内部不同社会压力,巴瑟丽比较没有这种结构上的冲突。内部的个人冲突很容易就解决,因为族人是被允许离开原本的帐篷(tent/camp)到另一个帐篷(tent/camp),同时,巴瑟丽部落也会尽量避免和其他外族间的冲突。另外,学者对于巴瑟丽能维持族人中从事农业者和都市菁英间的和平关系给予很高的评价。

家庭

编辑

亲属群体

编辑

巴瑟丽的亲属系统是很有弹性的,个人可以运用亲属系统来让自己在部落中处于较有利的位置。理论上,巴瑟丽的亲属观念由三个主要的等级组成:所有巴瑟丽人都属于il(部落),il(部落)又可分成12部分称为tira(阶层),每个tira(阶层)又可以再分成数个部分称为oulad(世系)。

然而,事实上,除了这三个等级制度,巴瑟丽公开承认部落中的其他不同分层,他们透过效忠唯一的首领来将这些分层概念化。可以确定的是,巴瑟丽并不否认不同小帐篷(tent)之间的亲属关系和婚姻关系,而这些小帐篷(tent)又组成不同大帐篷(camp)。但大帐篷(camp)成员间的组成并不只是透过亲属关系,可能还会有政治方面的考量。

继承

编辑

一开始,小帐篷(tent)的领导人运用从父母那边继承的结婚财产--牲畜,来建立属于他的牲畜群。这个分配财产的方式原本是习俗,经由制定好的继承规则而制度化,在继承规则中,小帐篷(tent)领导人在结婚时有资格从父亲那里继承牲畜,从此之后,小帐篷(tent)领导人要透过他自己的努力来扩大他的牲畜群,如果他失败了,他无法从他父亲那里再获得任何牲畜。

婚姻

编辑

巴瑟丽人的婚姻其实是组成小帐篷(tent)的亲属群体间的交易。习惯上,小帐篷(tent)的领导人有权利主办该小帐篷(tent)成员的婚约,有些已婚男子还另外为自己再安排婚姻,至于女人和未婚男子则服从婚姻监护人。婚约一般是由非部族的仪式专家或神圣男子制定并写下,婚约中规定新郎的父亲该给多少钱给新娘的父亲,这笔钱是拿来给新娘购买衣服、家庭用品和其他新娘要带到婆家的必需品。婚约中还规定了关于离婚和寡妇的保障,也就是预先安排好了离婚和丈夫若过世后的财产分配。

产业与生活

编辑
 
巴瑟丽男子传统服饰

生计

编辑

和生活在中东及其他地方的牧羊人相同,巴瑟丽人透过蓄养牲畜维持生计,其中,巴瑟丽人又特别喜欢绵羊和山羊,畜养绵羊和山羊能提供他们其他物品像是羊奶、肉、羊毛和兽皮。巴瑟丽人也畜养驴作为运输和搭乘的工具,通常是由女人和小孩畜养驴。另外,巴瑟丽人也蓄养马来当搭乘的工具,不过,马通常是由男人畜养,同时,巴瑟丽人还畜养骆驼作为运输用途。要一提的是,有些牲畜只能提供肉而不能提供蛋。巴瑟丽因为多岩石的地理环境而不畜养牛。虽然巴瑟丽人和从事农业的人有接触,但他们并不实行农业。 ===商业活动===, 在法尔斯省的牧羊社群,他们透过地毯和羊毛获得很大的收益,但巴瑟丽人很少参与这项交易,巴瑟丽人主要是生产和销售羊皮。

贸易

编辑

如上所述,比起巴瑟丽的邻近部落,巴瑟丽人是比较少参与贸易的,但这不代表他们不透过交换来获取他们所需要的物品。事实上,巴瑟丽和其他邻近部落一样,他们会到当地市场透过交换来获得他们所要的物品,他们是拿奶油、羊毛、羊皮,有时候是牲畜来交换,而他们透过交换得到的有面粉,面粉是拿来制作他们每餐都要吃的未发酵面包。巴瑟丽人还透过交换得到糖、茶叶、椰枣、蔬菜、水果、制作衣服的材料、成衣、鞋子、金属制品和煮菜用具。另外,对较有钱的人而言,他们还获得玻璃、陶瓷器、鞍、时髦的东西、麻醉剂和无数的奢侈品,从珠宝到旅游用的无线电。大多数情况下,有些他们获得的物品是透过和他们有长期贸易关系的行商之间的信用来获得。

男女分工

编辑

巴瑟丽人对于工作分配并没有严格的依性别和年龄区分。女人通常负责制作地毯、鞍囊和各种用来装东西用的袋子。女人通常负责家务像是烹饪,但男人会负责提供木材和水。女人和男人都会负责部落有周期性的迁移工作,并且一起负责蓄养牲畜。不过,男人通常会负责保护部落,避免部落中的财产遭到其他部落的掠夺。另外,男人通常是家庭中的代表,代表家庭来处理事情。

土地所有权

编辑

和其他游牧的畜牧主义者一样,巴瑟丽人也需要广大的草原来来蓄养牲畜,在这方面,巴瑟丽人透过一个有弹性的系统来管理,在这个系统之下,关于草原的所有权人不只一人的状况获得解决。理论上,巴瑟丽人相信所有草原都是有主人的,没有任何草原不属于任何人,换句话说,土地都必定归属于某一人;然而,实际上,土地不属于个人,而是属于某个部落中oulad(世系)的后代,由这群后代共同拥有,因此,每个畜牧者都有使用土地的权利,并不专属于某个成员。最重要的一点是,当有土地所有权重叠的情形发生时,不同oulad(世系)的成员同时都拥有在这块土地畜牧的权利,并且,他们在不同季节对土地安排有不同的用途。另外,各个oulad(世系)的成员会传承习俗上的游牧路线,这个路线让他们清楚哪些地方可以让牲畜有牧草和水源。除此之外,帐篷(tent)的领导人会在他们迁移的路上向定居的农人购买农业用的小块土地,这些农业用的小块土地并非种植单一作物,而是种植多种作物。

信仰与习俗

编辑

信仰

编辑

巴瑟丽人信仰伊斯兰教的什叶派。然而,实际上,巴瑟丽人对于伊斯兰教的教义、习俗和庆典并没有非常熟悉,举例来说,他们并不是很清楚伊斯兰年应该做什么。另外,巴瑟丽人也没有一直都遵循伊斯兰教的习俗,他们很少庆祝开斋节和其他伊斯兰教的庆典。

习俗

编辑

如上所述,巴瑟丽人很少庆祝宗教上的庆典,相对的,他们比较重视其他世俗的庆典,像是在出生、结婚和死亡时的仪式。

文学与艺术

编辑
 
Basseri的地毯

巴瑟丽的工艺主要为纺织和地毯,他们还加工羊毛来制作机织织物和绳子。另外,巴瑟丽人还制作鞍囊、袋子和帐篷,其中,他们制作帐篷非常有名,他们是利用羊毛来作帐篷的外皮,可以防水和有保暖的效果。

参考资料

编辑

1.Fredrik Barth. Nomads of South Persia: the Basseri tribe of the Khamseh Confederacy. 1964.  (archive.org)

2.Frederik Barth. Nomads Of South Persia - The Basseri Tribe Of The Khamseh Confederacy. Read Books Limited. 2013. ISBN 978-1-4465-4578-2. 

3. Kuhrt, A. The Persian Empire: A Corpus of Sources from the Achaemenid Period. Routledge. 2013. ISBN 978-1136016943. 

4. Frye, Richard Nelson. Handbuch der Altertumswissenschaft: Alter Orient-Griechische Geschichte-Römische Geschichte. Band III,7: The History of Ancient Iran. C.H.Beck. 1984. ISBN 978-3406093975. 

5. Schmitt, Rüdiger. The Old Persian Inscriptions of Naqsh-i Rustam and Persepolis. Corpus Inscriptionum Iranicarum by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2000. ISBN 978-072860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