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征求意见/范例格式

征求意见有多种格式,其中部分格式如下所述。所有这些格式皆为可选且有弹性空间

当您选择讨论格式时,请考量您需要何种回应模式,以及最有可能运作顺畅的回应。当您想要鼓励评论或协作时,不要使用“投票”格式。

常规范例 编辑

最常规的选择是采用单一章节,用以包含所有类型的资讯与回应。

这种格式简单容易适合大多数征求意见流程,也鼓励将讨论与妥协作为寻求共识的一个手段。如果您要请求的是开放式问题与/或预期会有一般的回应数量时,请强烈考虑此种格式。

==徵求意見:是否要在歷史章節放上相應的照片?==
{{rfc|hist}}
是否應該在「歷史」章節部分包含該船的照片?~~~~

在讨论中将投票分开 编辑

如果您觉得会有大量回应,请考虑在简短描述的签名之后建立一个子章节,例如“意见”,参与者可以在此表态支持或反对;然后再建立第二个章节,如“其他讨论”,参与者可以在此进行深度讨论。可以要求参与者请勿在意见章节中增加其他回复,以免导致讨论串混乱。

这种格式能鼓励回应者在不参与讨论、分享替代方案或发展妥协方案下进行“投票”。当中最合适的问题就是明确的是/否或支持/反对答案,如“我们是否应该引用这份方针?”,而不是开放式问题,如“这篇条目适合哪一种图像?”这类格式可以吸引大量的评论,但也可能对该次讨论造成杀伤力。

这个结构如下所示:

== 徵求意見:是否要在歷史章節放上相應的照片? ==
{{rfc|hist}}
是否應該在「歷史」章節部分包含該船的照片?~~~~

=== 意見 ===
* {{支持}}放入船的照片,以便讀者閱讀。~~~~
* {{反對}},船的照片和條目內容無關。~~~~

=== 其他討論 ===
* 我覺得有更好的照片可以使用。~~~~
** 請問是那一張照片?~~~~

优点和缺点 编辑

对于有“是”与“否”答案的问题,且两方都有支持的论点时,下列这种并排方式可以使讨论串更加平衡。此格式适合用来撰写有争议与复杂的中立问题,借此展示双方的观点。

对于有关条目协作的问题,例如有关如何重新撰写条目重要章节的构想,此格式不如最简单与常用的格式。本格式仅在针对提案主旨中正反两方的简短摘要时才会有效果。如果您需要解释您所提出原因的细节,或您有其他人不一定同意的理由,请您在表格下方新增,并附上签名。

== 徵求意見:是否要在歷史章節放上相應的照片? ==
{{rfc|hist}}
是否應該在「歷史」章節部分包含該船的照片?~~~~

{| class="wikitable"
|+ 是否應該在「歷史」章節部分包含該船的照片?
|-
! {{yes}},好主意。
! {{no}},不應該加入。
|-
| scope="col" width="50%" | 這是個好提議,符合維基百科的方針,也確實能改善其內容。
| scope="col" width="50%" | 這個點子在錯誤的時間與錯誤的頁面提出,是個非常糟糕的想法。此外這個提議還沒有任何可供支撐的來源。
|}

这份表格应放在讨论章节标题、RfC标签与问题之后,产生如下内容:

是否应该在“历史”章节部分包含该船的照片?
是,好主意。 否,不应该加入。
这是个好提议,符合维基百科的方针,也确实能改善其内容。 这个点子在错误的时间与错误的页面提出,是个非常糟糕的想法。此外这个提议还没有任何可供支撑的来源。

任何针对问题的回应,应置于表格下方,如有需要可以增加“===回应===”章节来放置这些回应。

如何处理时间戳记:表格会破坏整个征求意见列表页面,因为其管道符号会被辨认为个别的征求意见列表模板参数。当该表格可能会用在征求意见的开头描述时,{{rfc}}模板及时间戳记(~~~~或~~~~~)应当放在表格之前。如果您想要展示谁撰写了开头描述,可采用没有时间戳记的签名(输入~~~)。

将支持与反对意见分开 编辑

有时候,将参与者支持或反对某些议题的意见分开,是一个好主意。本格式通常只在某项议题有主流的支持与反对观点,且其他论点或选项的质与量相对不重要时才会使用。这种方法会强迫参与者选择其中一方,因此只会用于有两种选择的议题(如只有支持或反对而没有中间选项)。除非您预期所提出的议题有大量回复,否则请避免使用本格式,且实际上您必须要能快速计算(大量的)得票数。

此类征求意见的格式如下所示:

==徵求意見:我們是否應該重新設計我們的維基專題頁面?==
{{rfc|hist}}
我提議重新設計歷史維基專題的主頁。您支不支持?~~~~

===支持===
# {{支持}}重新設計。~~~~
# {{支持}},只要我們能保留條目統計數據的話。~~~~

===反對===
# {{反對}},不重要。~~~~
# {{反對}}~~~~

===討論===
我對此提案有疑慮。我覺得在同意任何意見以前,必須避免瑣碎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