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格式手册/相关条目章节

中文维基百科条目的相关条目章节,是指在条目附录中集合了可让读者伸展阅览、且一定程度上与当前条目的主题相关而又跟主体内文关系不大之内部链接的章节。一般而言这个章节是个包含了极少项目的列表,理想的情况下甚至完全不用出现;不过请不要把相关条目章节与琐碎章节混为一谈——琐碎章节的项目有较大可能整并到主体段落中,但相关条目章节的项目则无甚可能。

应放与不应放

编辑

一般来说,以下的内部链接不应放在相关条目章节里:

  • 无关或关联过小的连结
    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列出无关的连结常常对读者了解当前的条目主题无帮助,也会令到读者感到被愚弄。
    另外,消歧义页也不应列出,因为消歧义页内包含的多为各自无关的条目连结。而不存在的条目(红字连结)则更不应该列出,因为读者无法从中获得更多资讯,也难以证明不存在的条目跟当前条目主题的关联性。
  • 与条目主体正文的关系程度很大的连结
    如果某个内部链接与主体正文某个段落有很大的关系,应该在该段落的开首或结尾处以诸如“参见:某条目”等方法来表示(模板{{main}}和{{see also}}有提供类似功能);如果该连结与主体正文的某一句甚至某一个词语有关,则更应该紧接该句或该词后面使用前述的方法来表示,甚至变成正文里的内部链接,而不应把那些内部链接再放到相关条目里。如果把那些连结都放在相关条目章节里,一些只喜欢阅读条目精要的读者、甚至没有仔细阅读主体正文的读者,未必能理解该连结是在对应主体正文的哪个部分;而另一些有仔细阅读正文的读者则会感到冗余,因为那些内部链接已在阅读主体正文时对照过。同样道理,主体正文本身出现过的内部链接也不太适宜。自我连结和回连章节的连结更不应该列出。
  • 在导航模板出现的连结
    相关条目章节本身具备导航列表的作用,是故已被导航模板——尤其是出现于页底的导航模板——所包含的内部链接也应避免重复列出,但有合理理由认为某个位于导航模板的内部链接需要优先于其他内部链接得到导览者则除外。
    另外,如果数个条目之间各自值得互相连结,而页底没有导航模板可用,且连结数量不值得去建立导航模板时,可直接在那些条目们里以相关条目章节取代导航模板(参见:Wikipedia:导航模板#导航模板提供“导览”)。然而一旦那些连结被制作成导航模板,相应出现在各个条目之相关条目章节的内部链接也应该考虑移除。

注意上述仅为排除性条件而非包括性条件:不属于上述情况的内部链接并不意味着就一定适合列在相关条目章节;相反,某内部链接如果符合以上任何一项,很可能就不适宜在此出现。

未符合以上情况的内部链接应该列出哪些和多少?这应按个别实际情况进行评估或由共识取得来决定,一般会选择与当前条目的主题相关但跟主体正文细节的关系又不太密切的连结,其关联最好也容易地让一名理性且受过教育的非专业人士能够单从条目的命名看得出来。至于数量,应该尽量地少;缺乏相关条目章节,或相关条目章节的内连数量很少,都不是有效的理由去设立或增加相关条目;如果可行的话,最好完全不要列出相关条目章节

范例

编辑

一个比较好的例子是:澳门政府假期列表中的“相关条目”章节(在2016年3月19日13:22(UTC)时的版本)列出了两岸四地节假日列表,因为后者在主题上明显是跟前者有关,但是前者并没有(而且也不适宜)在主体正文中提及到后者(也即关系与主体正文不密切),故此后者被列在前者的相关条目章节里作为导览。

命名

编辑

相关条目章节通常会命名为“相关条目/文章”(Related Articles)、“相关主题/题目”(Related Topics)、“相关页面”(Related Pages)等[a]。另有些人喜欢将之命名为“另见/参见(See also)”,但这很容易导致读者以及后来进行编辑的编者将本来用作导览的相关条目章节,跟在正文里置入的参见项目,产生混淆[b][c]

位置

编辑
 
手机浏览版最底列示由系统联想的相关页功能

由于相关条目章节具有导航作用,所以最好作为整个条目末尾附录处里最后最后的一个章节——尤其是当页底出现了导航模板的时候,这可以让读者在同一位置受到导览。另外,手机浏览版在页面的最底部增设由系统自动联想的相关条目功能,把手动列出的相关条目放在最底部可方便读者在手动和自动的条目中作出选择。

但如果需要放到不同位置,也请至少放在用作列明来源的脚注区(或倘有的参考文献对照清单)之后,这是为了不要把相关条目章节跟同样提供伸展性资料的章节(如“延伸书目”和“外部链接”)远离,因为相关条目章节就跟那些章节一样都是额外扩展观看性质而非直接支撑主体正文的东西;而把相关条目列在主体正文之后会破坏主体正文与脚注之间的直接关系[d],也可能会令到读者和后来进行编辑的编者难以分辨:哪些是正文的琐碎待整理之连结,而哪些是仅仅作为导览性质的连结。[c]

另外,因为出现在脚注区之后,在相关条目章节内使用脚注标签(<ref>)将没有效用,故请勿在此章节使用脚注标签。[e]

备注

编辑
  1. ^ 这些命名有时会在前面被添加“其他”(Other)作为前缀;而“相关”二字有些人也会将之换为“有关”、“关联”等字眼。
  2. ^ 因为可能会令到一些用户误把相关条目章节的作用与正文内作为摘要格式的“参见”的作用视为等同,继而把与主体正文直接有关的内部链接再列出在相关条目里,更甚者可能会错误地把那些内部链接从主体正文中抽出来并搬移到相关条目章节里。
  3. ^ 3.0 3.1 纵然如此,不少条目都含有一个叫“另见/参见”的列点章节,而且当中有很多会把正文有关的东西放于此章节并置于主体正文的后部,但那时应视之为属于正文的琐碎章节作用,而不是本文所指的相关条目章节所带的导航作用。如果某个仅仅作为导航用途而不属于正文内容的连结都出现在上述的章节里,那么该连结应当被抽离,如果连导航的价值也太低的话甚至应该直接移除。
  4. ^ 脚注区被用来为条目正文提供进一步的阐释和来源证明,而被视为附录中最直接支撑正文的东西。如果排列成“相关条目→脚注区→延伸阅读/外部链接”的话,纹理上便会形成先出现非支撑正文的项目,然后出现支撑正文的项目,接着又再出现非支撑正文的项目,形成不合逻辑的附录排序。
  5. ^ 如果某连结项目需要使用脚注列明来源才能证明相关性,其实很大程度上暗示了以下其中一个情况已经成立,使其不宜列在相关条目章节里:
    • 该连结跟主题的关联性太低以致读者难以马上明白其关联;
    • 该连结实际上是应当出现在主体正文内作介绍,而非仅仅的导览用途。

延伸参考

编辑

其他相关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