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临江岩摩崖造像 |
唐 |
忠州镇临江岩 |
1983年3月,四川省忠县物资局在临江岩畔进行建筑施工时发现一处唐代摩崖石刻。这处摩崖石刻共有五个龛窟,三十三尊造像(部分造像头部早期被盗),龛窟彼此相连,均凿于整体岩石上。现分述于下;第一窟,造像三尊,本尊为菩萨,两旁为侍者。窟高63、宽55厘米。第二窟,造像三尊,本尊为佛,两旁为侍者。窟高67.宽55厘米。第三窟,造像十七尊,本尊为释迦牟尼佛,左右为迦叶、阿难。两侧壁为侍立菩萨。近窟口处,左右各二天王,外面二天王脚踏夜叉,与奉先寺天王类似。阿难、迦叶身后的多角形头光较罕见。从风格上看,此窟可能是晚唐作品,与龙门奉先寺的仪轨相近似,整个风格与东岳卧佛沟唐代作品也相近。窟高152,宽120厘米。第四窟,造像五尊,本尊为阿弥陀佛,佛顶螺髻,头大,身短,具有唐代造像特征。窟高87、宽83厘米。第五窟,造像五尊,本尊为佛,左右是阿难、迦叶。两侧壁各立一菩萨。衣纹多用阴刻线条表示,服饰较简朴,体态丰硕,多有隆腹,这也表现了唐代造像的风格。窟高103、宽103厘米。这批造像的雕刻年代,无确切遗迹可考。在三号窟侧壁有游人题刻:“二人眉山李季美,东里薛材卿,嘉泰壬戌仲夏念五日来。”嘉泰为南宋宁宗年号,壬戌当公元1202年。因铭文必晚于石刻的年代,又据有关专业人员考证,认为可能是盛唐或晚唐时期的文物。 |
|
2 |
鸣玉溪摩崖石刻 |
宋 |
㽏井区东云公社护国大队鸣玉溪 |
石窟寺 |
|
3 |
汪家院子洪水题刻 |
宋 |
㽏井区东云公社红星大队四队(忠州镇红星村汪家院子) |
位于县城东2公里的瓦渣地,地理坐标为北纬30°18'27",东经108°02'48"。高程158米。2009年库区水位达175米时,全部淹没。该石刻坐西向东,占地面积30平方米。距长江江岸已有较远的距离。石刻刻于南宋,题刻共两处。第一处石刻平面高0.94米,宽0.44米,内容为:“绍兴二十三年癸酉六月二十六日洪水泛涨至此”(绍兴二十三年为1153年)。字体高6厘米,宽7厘米,字距2厘米,行距4厘米。旁刻一行小字:“予史二道士伸篪书刻,以记日月云耳。”第二处题刻:“宝庆三年丁亥去癸酉七十五年水复旧痕,高三尺许。六月初十日嗣孙道士史龚明书记”(宝庆三年为1227年)。据有关方面反映及《忠县志》(1994年)记载,该石刻是“长江流域沿线最早记录最高洪水水位的题刻”。由于此石刻岩体裂缝多,风化较甚,字迹也不清楚,虽曾采取了保护措施但仍不完善。 |
|
4 |
斜石盘洪水题刻 |
明、清 |
㽏井区东云公社李家岩石盘北门村 |
地理坐标为北纬130°17'24",东经108°Ol'17",高程153米。2006年库区水位达156米时淹没。此石刻刻于明代,分布在长1.14米,宽0.64米的岩面上,坐南朝北,共3行18个字。内容为:“大明庚申加(嘉)靖卅九年(1560年)七月廿三日大水到此”,字面长10厘米,宽8厘米,字距2.5厘米。字体为1.5厘米见方。旁另有清代刻三行字,内容为:“大清道光廿六年(1846年)七月十三日查出大水碑继”。石刻保存较好。字体较一般。其前临长江,后为小溪,周围是耕地。 |
|
5 |
巴王庙 |
明、清 |
人民路二巷巴王庙 |
巴王庙占地1550m2,建筑面积298m2,是当地老百姓为纪念战国时期忠义将军巴曼子意怀忠而建的祠堂。忠县忠州镇肖公庙(占地750m2,建筑面积272m2)传说是供奉巴曼子夫人肖娘娘的庙堂。这两处祠庙建筑保存都不太好,比较破旧,建筑上也无太多特色,但它们却有著十分重要的地方历史文化意义,也应予以保护。建议随县城一同搬迁,忠县忠州镇太保祠(占地500m2,建筑面积约120m2)是纪念明代巾帼英雄秦良玉的祠堂。它的规模虽然不大,却有著特殊的历史地位和文化内涵。太保祠同巴王庙、肖公庙一样,也应在新城区中按原状(即现状)迁建,并作必要整饬,恢复其原有功能。 |
库区留取资料
|
6 |
龙兴寺 |
明、清 |
忠州镇中学 |
古建筑 |
1995.8.17日注销,已拆除
|
7 |
太保祠 |
明、清 |
忠州镇老大桥居委 |
古建筑 |
|
8 |
白公祠 |
明、清 |
忠州镇西山公园 |
古建筑 |
|
9 |
曼子路 |
秦、汉 |
忠县 |
古遗址 |
|
10 |
忠州古城址 |
秦、汉 |
忠县东门 |
位于今忠州镇。始建年代无考。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守御史陶璋会同知州王谦重修,面积约4.8平方公里。城墙长1700馀丈。“文化大革命”中,全部城墙多移作修建基石,只有南墙还残存,长约100米。原九道城门,现保存下来的只有东门,高3.3米,宽3.25 米,厚2.63米,为单卷拱门。其馀皆被平毁。1983年10月10日,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