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背景为1944年(民国33年)日军不断进逼英属缅甸,中国战区总司令蒋中正根据1941年(民国30年)同英国签署之《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下令派兵协助东南亚战区副司令史迪威与保护滇缅公路,而于大后方进行召兵,因军队须受美军教官训练与操作美式装备,故号召知识青年踊跃从军,借以发挥训练成果、提高军队整体战力。[1]
口号背景
编辑1944年,由于湘桂战事危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采行美国顾问魏德迈的整军计划,由蒋中正提出此一口号,由国民政府组织中国青年军。为此,国民政府成立“青年训练总监部”,当时的远征军总司令罗卓英担任总监,黄维担任副总监,王逸曙(本名金弘壹)任参谋处长,蒋经国任政治部主任。
1944年10月,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发表《告知识青年书》,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颁布《知识青年从军征集办法》,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志愿从军学生学业优待办法》。
1944年12月,总共有十二万五千五百名知识青年经甄选合格后陆续入营,共整编成3个军9个师[3]。由美国政府供应全新的美式装备[4],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分别在云南、贵州、广西、湘西训练,由美军军官担任教练,命名为青年远征军(简称青年军)。有一部分兵员补充给中国远征军。
参见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 0901華視新聞雜誌-抗戰70週年 追憶遠征軍. [2016-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8).
- ^ 龚鹏程. 雲起樓詩話 草山舊事. 联合报. 1999-08-26 (中文(台湾)).
- ^ 漆高儒. 《蔣經國的一生》. 台北: 传记文学出版社. : 64. ISBN 9578506074.
- ^ 漆高儒. 《蔣經國的一生》. 台北: 传记文学出版社. : 63. ISBN 9578506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