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宝桢
中國清代政治家(1821—1886)
(重定向自丁寶禎)
丁宝桢(1821年5月29日—1886年4月21日),乡试榜名及谱名琼选,字稚璜,号穉璜,又号佩之,行三,贵州平远州(今织金县)牛场镇人。清朝政治人物,洋务运动重要成员,官至四川总督。
丁宝桢 | |
---|---|
大清太子少保四川总督 | |
籍贯 | 贵州大定府平远州(今织金县) |
字号 | 字稚璜,号穉璜 |
谥号 | 文诚 |
出生 | 道光元年辛巳四月二十八日(1821年5月29日) 贵州大定府平远州(今织金县) |
逝世 | 光绪十二年三月十八日〔1886年4月21日 四川成都府 | (64岁)〕
配偶 | 谌氏(庠生谌忠靖女) |
亲属 | 曾祖丁公俊〔诰封文林郎〕、曾祖母李氏〔诰封孺人〕;祖丁必荣〔选授四川直隶酉阳州州判,升任秀山黔江县知县,调任昭化县知县,敕授文林郎〕、祖母黄氏〔敕封孺人〕、庶祖母李氏;父丁世芬〔庚午科优贡原任镇远府学训导敕授修职郎例赠文林郎〕、母谌氏〔敕赠孺人〕、魏氏〔敕封孺人〕;子丁体常、丁体勤、丁体仁;次女丁氏〔嫁陈洵庆(陈彝子)〕[1] |
出身 | |
| |
经历 | |
四川总督 | |
著作 | |
|
生平
编辑咸丰三年(1853年)以孝廉入选大挑一等,分发浙江试用知县,同年中进士,选庶吉士。因母丧回籍,适逢遵义杨隆喜起事,主动变卖家产,募集死士八百,组织乡勇,保卫乡里。守丧结束,正逢苗族、白莲教反清运动兴起,巡抚蒋霨远奏请将其留军,特旨授编修,增募至四千人,收复平越、独山诸城。
咸丰四年(1854年)至六年(1856年)间参与镇压平远、独山等地白莲教和苗族举事。
同治二年(1863年),擢升山东按察使,次年迁任布政使,奉僧格林沁命进攻白莲教起义军宋景诗,并参与镇压捻军。僧格林沁在曹州阵亡后,宝桢受到牵连,得朝廷恩旨以留任。山东巡抚阎敬铭欣赏其才能,于是乞休,举荐丁宝桢接替自己成为巡抚。宝桢因镇压捻军数次被嘉奖,加太子少保。
同治八年(1869年),因慈禧太后的宠宦安德海私自出巡,违反祖制,于是丁宝贞把安德海的违法行为上奏慈安太后,得慈安太后支持后将其就地正法于济南,得名于时。
光绪二年(1876年),宝桢署理四川总督,创设四川机器局。维修都江堰,改革盐法,筹划西南边防。但任内也因顾忌后任山东巡抚文格查到自己任内的把柄,因此虽然知道到任前四川发生的“东乡血案”,但并未秉公处理,最后因曾任四川学政的张之洞上奏慈禧重查冤案,最后丁宝桢被控犯渎职包庇罪,交刑部议处,从一品也降为四品。[2]
光绪十二年四月二十一日(1886年4月21日),丁宝桢病逝于任上,享寿六十六岁。追赠太子太保,谥文诚,并在山东、四川、贵州建祠祭祀。
著作
编辑- 《丁文诚公奏稿》
其他
编辑影视形象
编辑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清史稿/卷447 丁宝桢
延伸阅读
编辑[编]
参考文献
编辑- ^ 《咸丰三年大挑年谱》
- ^ 震惊清廷的四川东乡血案,让一大官遭遇滑铁卢,另一大官平步青云. [2021-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9).
- ^ 北京向全球徵集譯名:糾正Chinglish菜名. 《苹果日报》 (香港). 2007年8月5日: A25版.
- 《清史稿·卷447》丁宝桢传
官衔 | ||
---|---|---|
前任: 阎敬铭 |
山东巡抚 1867年-1876年 |
继任: 文格 |
前任: 李瀚章 |
四川总督 1877年-1886年 |
继任: 刘秉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