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海

古代地理概念

七海(英语:Seven Seas)一词为一地理概念,在不同时期意思所指代的海大不一样,或指特定的某七个海(或内陆湖),或只作为地球上所有水域的总称。也可译作“七大洋”,指地球上的七个大洋。该词汇常见于欧洲语言,如成语“七海扬帆”(英语:Sail the Seven Seas)中,该词是可以航行水体的总称。

中世纪欧洲文学用语下所指的七海
中世纪曾被定义在七海之内的11个海

该用语有其明显的历史痕迹,显然目前认定为“”的水体远多于七个。

起源

编辑

“七海”一语最早见于前23世纪,出现在苏美尔人对其女神伊南娜的颂诗中。[1]

不同人群的观念

编辑

阿拉伯人

编辑

在公元9世纪,穆斯林作家雅库比有关于“七海”的描述,叙述从伊朗城市西拉夫起航去往中国广州所经过的七片海域,其水体颜色、风向、生物类型都不一样,甚至相邻两个海域状况迥异[2]。这些描写说明“七海”可以指波斯湾(“Sea of Fars”)、坎贝湾(“Sea of Larwi”[3])、孟加拉湾(“Sea of Harkand”[4])、马六甲海峡(“Sea of Kalah”[5])、新加坡海峡(“Sea of Salahit”[6])、泰国湾(“Sea of Kardanj”[5])以及南海(“Sea of Sanji”[7])。

阿拉伯人及其周围民族所称的七海(阿拉伯语:بحار العالم ، سبعة البحار‎)是指其向东方航行过程中要穿过的几片水域。这条航路曾是阿拉伯人的商贸路线,先知穆罕默德时期之后,这条路线周边更成为伊斯兰教发展并且高度兴盛的地区,如今在阿拉伯世界以外,东南亚一些国家也拥有高比例的穆斯林人口。这些水域包括:

有时也包括阿拉伯人和腓尼基人航行过的邻近海域或内陆湖,即:

欧洲

编辑

古罗马时期,并非所有罗马人对于“七海”(拉丁文septem maria)的观念在今日还能引起共鸣。在古罗马时期,当地人最早所称之“七海”,是指波河注入亚得里亚海之处,在盐滩上形成的纵横交叉的河网。罗马作家、舰队指挥官老普林尼,曾经提到这些由于沙坝的分割而与大海相隔的潟湖。他提到这些最早是伊特拉斯坎人开凿的港汊,将河流分流,形成“七海”[8]。一个威尼斯史学家提到,“七海扬帆”这个成语体现了古代高度发达的航海技术,并且反映威尼斯人在很早以前就曾在海中航行。[9]

中世纪时期“七海”的概念源于古希腊古罗马的文明,在中世纪文学中指如下海域(或内陆湖):

有时也包括:

文艺复兴时期,对于大洲大洋的现代地理观念逐渐建立,地图学日益发展,“七海”不再作为地理词汇出现。

波斯人

编辑

波斯人所说的“七海”是指汇成阿姆河的若干支流。[10]

塔木德经典

编辑

17世纪神职人员兼学者约翰·莱特福(John Lightfoot)在其《新约评论》(Commentary on the New Testament)一书中提到一种与过去观念迥异的定义。在该书“塔木德中的七海以及包围全地的四河”(The Seven Seas according to the Talmudists, and the four Rivers compassing the Land)一章中,提及“大海”(Great Sea,即现在的地中海)、“太巴列海”(Sea of Tiberias,即加利利海)、“所多玛海”(Sea of Sodom,即死海)、“萨摩可湖”(Lake of Samocho)以及“西比凯恩”(Sibbichaean)。[11]

东印度航线

编辑

在殖民时期,从中国到英格兰运输茶叶的路线是世界上最长的商贸路线。往来于此路线的水手需要穿过荷属东印度的七片海域:班达海西里伯斯海弗洛勒斯海爪哇海南海苏禄海帝汶海。如果提到某人“七海扬帆”(Sail the Seven Seas)以指其往来于世界的另一端,则这里的“七海”源于此。[12]

现代观点

编辑

欧洲人发现美洲大陆后,一些人开始用“七海”一词来描述地球上面积最大的七片水体,分别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地中海加勒比海以及墨西哥湾

一些现代地理学分类法将地球上的大洋分为七个,也称作“七海”,分别指南太平洋北太平洋南大西洋北大西洋印度洋南冰洋以及北冰洋[13]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Meador, Betty De Shong, translator and editor. Inanna, Lady of Largest Heart: Poems of the Sumerian High. University of Texas. 2001. ISBN 0-292-75242-3. 
  2. ^ Lunde, Paul. The Seas of Sindbad. Saudi Aramco World. Vol. 56 no. 4. July/August 2005 [2007-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2-08).  参数|journal=与模板{{cite magazine}}不匹配(建议改用{{cite journal}}|magazine=) (帮助);
  3. ^ Cowasjee Articles. [2009-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0-25). 
  4. ^ E. Edwards McKinnon , Beyond Serandib: A Note on Lambri at the Northern Tip of Aceh. [2020-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17). 
  5. ^ 5.0 5.1 存档副本. [2011-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2). 
  6. ^ Tumasik Kingdom - Melayu Online. [2011-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12). 
  7. ^ 存档副本. [2011-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30). 
  8. ^ Pliny the Elder. Historia Naturalis. [2011-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01).  [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9. ^ Lane, Frederic Chapin. Venice, a Maritime Republic.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73: 4. ISBN 080181460X. 
  10. ^ StraightDope.com: Seven Seas. [2011-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13). 
  11. ^ Lightfoot, John. A Chorographical Century. [2011-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15). 
  12. ^ The Seven Seas Group. [2011-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02). 
  13. ^ WorldAtlas.com: What and Where are the Seven Seas?. [2011-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3). 
  14. ^ 创世记》第2章第10节至第14节
  15. ^ Kipling, Rudyard. 'The Seven Seas'. 1896 [2011-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12).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