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梢蛇
乌梢蛇(学名:Zaocys dhumnades),又名过山刀,是蛇亚目游蛇科乌梢蛇属下的一种无毒蛇类,主要分布于台湾以及中国大陆的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乌梢蛇俗名甚多,又称乌蛇、乌花蛇、乌风蛇、断草乌、剑脊蛇等。多见于平原、丘陵地带,也可分布到海拔1570米的高原地区,亦常见于农耕聒水域附近。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50至1570米。模式产地在浙江舟山群岛。目前未有任何亚种被确认。[1]
乌梢蛇 |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爬行纲 Reptilia |
目: | 有鳞目 Squamata |
亚目: | 蛇亚目 Serpentes |
科: | 游蛇科 Colubridae |
属: | 乌梢蛇属 Zaocys |
种: | 乌梢蛇 Z. dhumnades
|
二名法 | |
Zaocys dhumnades |
特征
编辑乌梢蛇体型颇长,可达220公分,身形幼细,头部与颈部有明显分别,双眼较大。体色以橄榄色或黑色为主,有8片上唇鳞及8至10片下唇鳞。背鳞成对排列,呈龙骨结构突起,背部中央有一条黄色纵纹,两侧有黑色条纹。
习性
编辑爬行速度快,爬行时头部会往上扬,日间活动。以鼠类、蜥蜴、青蛙为主食。
保护
编辑本种于2023年被收录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
典籍
编辑乌梢
编辑明末屈大均著作《广东新语》中,有〈虫语〉一卷,提及广东一带的蛇类,当中就曾有述及到乌梢蛇,其记载为:“有曰乌梢者,野遇之,杀伤不死,能尾其人至家以报之。以酿酒,可治疮疥。”[3]指当人们在野外遇到乌梢蛇时,若与其搏斗而未有将其杀死的话,乌梢蛇就会尾随对方到其家中,并伺机报复。目前为止,这种说法仍未有充份的证据予以支持。篇中亦提到乌梢蛇可以用作酿酒,饮服可以医治疮疥之疾 但过多会致死。
断草乌
编辑《广东新语》之〈虫语〉同卷中又有一篇“断草乌”,亦指乌梢蛇,内容为:“断草乌者,蛇也,大仅指许,长五六寸,头如龙形而小,身纯乌。其行也,百草沾之立断,人见断草,辄迹得之,故蛇每离地丈许。使身如矢,直以入穴,使不沾草,故人莫得而取之。以酒煮食,愈麻疯。”内容指此断草乌梢蛇全身乌黑,其身体能将所有触碰到的植物弄断;而且它们十分聪明,知行径时所遗留下的断草会让人得以跟踪,因此当其将回洞穴时,会鼓身弹出,如箭矢般向前冲,不沾草木,不给任何跟踪的线索。断草乌有中药效用,和酒煮熟加以服食,可以治疗麻疯病。这一点与《本草纲目·鳞部》中的内容所述一致[4]。
中药
编辑多于夏、秋二季捕捉,剖开蛇腹或先剥去蛇皮留头尾,除去内脏,盘成圆盘状,干燥。功效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瘰鬁恶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