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幼军

原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于幼军(1953年1月28日),男,江苏丰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官员,曾任文化部党组书记,山西省人民政府省长,湖南省副省长,深圳市人民政府市长等职。2015年1月,因已届退休年龄,不再担任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于幼军在广州华南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本科毕业,在中山大学获取哲学博士。

于幼军
山西省人民政府省长
任期
2005年7月9日—2007年9月3日
书记张宝顺
前任张宝顺
继任孟学农
深圳市人民政府市长
任期
2000年4月26日—2003年6月17日
书记张高丽 黄丽满
前任李子彬
继任李鸿忠
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部长
任期
1993年3月—2000年6月
书记谢非 李长春
前任黄浩
继任钟阳胜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 (1953-01-28) 1953年1月28日71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广州市
籍贯中国江苏
政党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
儿女于盈
居住地深圳市
学历
经历
著作

生平 编辑

早年经历 编辑

于幼军自小在广州长大,故能操流利粤语,曾就读与广州第20中学;1971年毕业于广州市第109中学后,留校任教。197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年至1981年,曾先后在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局、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工作;1981年调入广州市社会科学研究所任研究室副主任,后升任副所长。1985年,获得华南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的函授本科文凭,并在业余时间与黎元江撰写了章回体小说《社会主义四百年》,获得好评,得以主持《广州市文化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的起草工作,一直被誉为“广东四大才子”之一。

从政之路 编辑

1986年8月,33岁的于幼军擢升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其后,曾在广州市的东山区天河区任区委书记,在全国率先进行了全区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1992年进入中共广州市委常委,并兼任“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广州保税区”两个管委会主任和党委书记的职务,41岁就担任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是广东最年轻的副省级干部。在此期间,于幼军还在中山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博士学位。在担任省委宣传部长期间,倡导开放的思想氛围,宽松的空间致使广东涌现《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新快报》等一批大胆敢言的报章,和创建了全国首个报业集团。2000年,出任中共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1]2003年1月,于幼军以深圳市长之身会见撰写《深圳,你被谁抛弃》的作者呙中校,积极对话,讨论深圳何去何从的问题,大开高官网民对话之先河。于幼军还在当时开创了全国最早的行政体制改革。时任深圳市市委书记张高丽和于幼军共治下的深圳被认为积极进取,确定深圳高新科技、物流、金融、文化四大产业支柱的长远定位。

2003年5月,于幼军调湖南省工作;出任省委副书记兼常务副省长,开展了34个县的产业扶贫,同时打开了对外开放的局面;两年后,转任中共山西省委副书记、代理省长;在2006年1月举行的第十届山西省人大第四次代表会议上,全票当选为山西省人民政府省长。于幼军在山西提出煤炭钢铁零增长的目标,关闭了7000千多个非法煤矿、小煤矿和3000多间炼焦厂,花大力气改善环境,还有规划启动了矿工的棚户区改造,使全省110万矿工住上了新楼房。2007年,在黑砖窑案事件被揭露后,于幼军勇于承担责任,于6月2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代表山西省人民政府作了检讨,并公开向社会大众诚恳道歉。[2]于幼军与胡富国被民众普遍认为是山西建国以来最好的领导。

中共十七大召开前夕,中共中央决定,于幼军出任文化部党组书记、副部长。外界认为这一人事布局,是在为2008年3月国务院换届铺路;于幼军即将接替届龄退休的孙家正出任文化部部长一职。[3]

去职前奏 编辑

2008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于幼军已经坐到了“部长列席区”。然而,17日的选举名单让外界生疑,文化部长的提名是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蔡武。一时间,有关于幼军的负面传闻四起,以致官方新华网3月13日特别在首页用黑体字标题,推出“新华博友透露:于幼军未被免职仍是文化部党组书记”的消息;随后中组部副部长又到文化部宣布,于幼军继续担任部党组书记、副部长。[1]

留党察看 编辑

有报道称,于幼军的违纪主要涉及亲属利用他的职务影响力谋取私利[4]。但无论是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国家监察部,还是中国主流新闻媒体,都没有证实和公布于幼军犯错误的具体事实。

2008年10月,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于幼军同志问题的审查报告》,决定撤销于幼军中央委员会委员职务,并确认中央政治局在当年9月5日作出的给予其留党察看两年处分;同时,不再担任文化部党组书记职务[5]

于幼军一直受到各地民众好评,被认为是思想开放、有所作为的好官。内地知名时政记者罗昌平的一篇《于幼军与良汰效应》引发舆论关注于幼军的仕途所折射出的内地官场特色:“跟刘志军、蒋洁敏那样的出局者不同,于幼军只是一个出列者,至少在公众与同僚印象中,这是‘劣官驱良官’‘劣胜优汰’的典范,由此体现的逆向淘汰替代律法秩序,可谓当下人事通则,也为‘失去的十年’平添一个注脚……在一个封闭的系统,示好民众等于表错了情,它远不如取悦上峰来得实惠。以于幼军的开明、担责与勇于改革的标签为例,这对高度板结的湘官、利益交错的煤主、固若金汤的意识形态阵地,无疑都是不受欢迎的对像。” 几千网民也自发在网上留言对于幼军表示认可和支持。

在这两年“赋闲”期间,于幼军一头扎入研究,修订了二十多年前与黎元江共同撰写的《社会主义四百年》的第一、二卷,并新写了第三卷《社会主义在中国》,用章回演义小说的形式描述1919年至1965年间的中国历史,力求还原历史真相。后三卷更名为《社会主义五百年》,于2011年4月由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2012年又出版了《求索民主政治——玉渊潭书房札记》,在网络上受到各路好评。

低调复出与退休生活 编辑

于幼军在两年留党察看期满后,在2011年2月13日被国务院任命为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党组成员[6],而他在为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建馆百周年活动提写的文章中提到:“在2010年12月25日,我校对完毕并签发了送往出版社的《社会主义五百年》书稿清样……下午就接到中组部负责人电话,通知我下周到新工作单位报到。”[7]。2015年1月,于幼军因年龄届满退休,不再担任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8]。同年10月初,接受广州中山大学的聘请,在哲学系任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供职于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来源 编辑

网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职务
前任:
李津成
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2011年2月-2015年1月
继任:
王仲田
前任:
张宝顺
山西省人民政府省长
2005年-2007年
继任:
孟学农
前任:
李子彬
深圳市人民政府市长
2000年6月18日-2003年6月17日
继任:
李鸿忠
  中国共产党职务
前任:
孙家正
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党组书记
2007年9月-2008年9月
继任:
蔡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