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虚构类文学作品
文学
散文 - 韵文 - 骈文
- - - 歌词
小说短篇小说长篇小说) - 戏剧 - 传记
儿童文学 - 文学流派
西方文学理论 - 文学史
地域文学
古希腊文学古罗马文学古埃及文学
爱尔兰文学意大利文学西班牙文学
中国文学香港文学台湾文学
美国文学 - 英国文学
德国文学法国文学
朝鲜文学韩国文学
印度文学伊朗文学
日本文学越南文学
非洲文学俄国文学
作家
小说家随笔家
剧作家评论家
诗人词人
作曲家填词人
散文家 - 网络作家
分类
文学 - 各国文学
文学类型 - 文学体裁
作家 - 登场人物
文学流派

小说文学的一种样式,一般描写人物故事,塑造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但亦有例外。

它拥有完整布局发展及主题的文学作品

而对话是不是具有鲜明的个性,每个人物说的没有独特的语言风格,是衡量小说水准的一个重要标准。

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小说的容量较大,它可以细致的展现人物性格命运,可以表现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同时还可以描述人物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

“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这里所说的小说,是指琐碎的言谈、小的道理,与现时所说的小说相差甚远。文学中,小说通常指长篇小说、中篇、短篇小说和诗的形式[1]

英文里“Novel”是指长篇小说、“Fiction”是指虚构作品(不限于文字)、“Story”是指短篇小说。中文的“小说”严格来说没有单一合适的英语单字可以对应,但是大多会将Novel译为小说。

历史

编辑

在19世纪以前,东西方的小说可以说是独立发展的。西方有侦探小说推理小说,中国有相似而又有所不同公案小说,公案小说会突然插入罪犯死后在阴司所受的惩罚,这种方式让西方读者惊讶不已。[2]

东方

编辑

中国文学或其他东方文学有大量取材自印度佛经文学。《摩诃婆罗多》与《罗摩衍那》是印度两大史诗,虽然是诗歌,但内容有故事性,在古代印度以口头吟诵的方式创作流传。中国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的形像,有人说是来自神猴哈奴曼。朝鲜古典小说《免子传》的原型故事也是取材自佛经故事。

中国

编辑
 
袭人,出自清改琦绘《红楼梦图咏》

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即谓春秋战国时代,小说指街头巷尾的民间杂谈,并无现在小说的意义(虽然在当时,如《燕丹子》等文,已可视为现代意义的小说了)。又《庄子》尝云:“饰小说以干县令。”这里的“小说”指的是一些无关大道的言辞,也就是所谓的丛残小语,当时是跟“大道”对着提的。一直到以前皆为如此。

到了魏晋南北朝,中国开始出现笔记小说,志人类者如南朝刘宋刘义庆主编之《世说新语》、志怪类者如干宝搜神记》、张华博物志》等,这些书司法民间神话传说影响,内容已具小说之雏形。

两代,中国开始出现一类叫“传奇”的文体,已算是具完整情结、深刻主题及叙事技巧的文言短篇小说[3]、大致分为爱情(如:元稹莺莺传[注 1])、任侠(如杜光庭的《虬髯客传》)和神怪三类,多收于李昉太平广记》中。

除此之外,唐代还出现了变文变文是以诗歌和散文结合(韵白结合)、有说有唱的文学,以铺陈故事为主。最早是佛教为了宣传教义,出现了专门说故事讲俗僧所说的故事(如:《目莲救母》、《阿难陀出家》),后有人依其韵白结合的方式来写作历史故事(如:《明妃传》、《列国传》)。影响长篇小说,其内时时夹杂一些诗词歌赋或骈文,也算是变文的转用。

宋代因为引进一年二熟的占城稻(绿色革命)和开始使用风箱(火力革新),使宋代经济快速成长,富有的下层阶级民众增多,有了闲钱,到茶馆喝茶及听说书自然流行起来,一说小说起于宋仁宗[4]。其说书人所做的话本,内容多以口语白话文写作,以便讲解,而这些说书人话本的故事内容很多被后世章回小说的作者拿来做参考。周密《武林旧事》卷六“诸色伎艺人”条提供南宋临安讲史艺人名录:“演史:乔万卷、许贡士、张解元、周八官人、檀溪子、陈进士、陈一飞、陈三官人、林宣教、徐宣教、李郎中、武书生、刘进士、巩八官人、徐继先、穆书生、戴书生、王贡士、陆进士、丘几山、张小娘子、宋小娘子、陈小娘子。”

中国白话小说之代表为章回小说,在代开始有具体的形式,到了明清成为小说主流,元代者有《水浒传》,明代者有吴承恩西游记》、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罗贯中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比较特殊,其内容文体为文言文章回小说)等,清代者前期有曹雪芹红楼梦》、吴敬梓儒林外史》等,晚期由于清朝受到列强入侵、以及内部腐败等因素,小说逐渐出现讽刺时政的内容,而此类小说被称为“谴责小说”,如李伯元官场现形记》、曾朴孽海花》、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等书,皆为满清晚期之讽刺小说之代表,以上四书,合称“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虽然明清小说文体以章回小说为主,明清时代依旧有非章回小说的小说作品出现,如明代之冯梦龙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凌濛初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等白话短篇小说集;又清代蒲松龄所著之《聊斋志异》以文言写成,内容体制近似于唐代传奇。

民国以后,东西小说创作逐渐合流,鲁迅狂人日记》为中国近代第一部白话小说。时至今日,中国小说仍创作不辍。

日本

编辑
 
源氏物语

日本的长篇小说源氏物语成书在公元1001年至1008年间,为日本女作家紫式部所作。日本的近代文学以坪内逍遥1895年的作品《小说神髓》开启了崭新的一页,二叶亭四迷的《小说总论》呼应坪内逍遥的看法,他的作品《浮云》实践了《小说神髓》的写实精神,而尾崎红叶的“砚友社”则居于当时写实主义之显学地位。一些新进日本作家及其作品如国木田独步的小说《春之鸟》、田山花袋的《棉被》、夏目漱石的《我是猫》、森鸥外的《舞姬》、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横光利一的《上海》、太宰治的《人间失格》、尾崎红叶的《金色夜叉》以及泉镜花的《高野圣》等都是因为《小说神髓》的影响新小说创作。坪内逍遥还是第一位把莎士比亚全集翻译成日文的学者,“小说”一词在日本普遍使用,亦始于坪内逍遥。

西方

编辑
 
爱丽丝梦游记

在17世纪之前的欧洲,“Novel”这个字的意思其实是指小故事和长篇的散文之间的一种短故事的文学形式(相当于现代所谓的短篇小说)。例如,塞万提斯的《模范小说集》是短篇的故事集,不拘泥于当时的散文形式,而创造出一种“新的故事叙述”了。

在另一方面,塞凡提斯所写的《唐吉诃德》表现出作者的世界观,同时也呈现人物们的成长和纠葛、心理的变化,和近代的作品一样,其主要着眼点在于“人”此一个体,因此他被称为“近代小说之祖”。基于同样理由,笛福和他所创作出的《鲁滨逊漂流记》也被普遍认为是“近代小说之祖”。

近代小说的起源,是18世纪在法兰西所流行的书信体小说(以的形式或互通书信的形式创作的文学)。近代小说的发展,一般认为和18世纪以后的英国、法兰西等地中产阶级的勃兴息息相关。这些识字率比较高而且比较富裕的人们成为其主要的读者群,也就是说,近代小说是因应其独特的需要而发展的。

分类

编辑

小说的体系异常庞大,以不同方式分类都可以分出不同而且众多的类别。

按篇幅分类

编辑

比短篇更短的小说完全符合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中忙碌的人们的阅读习惯。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人们为这类的小说赋予一个新名词和新定义,例如极短篇精短小说超短篇小说微信息小说一分钟小说一袋烟小说袖珍小说焦点小说瞳孔小说拇指小说 迷你小说等,族繁不及备载,连专门的文学研究者也很难如数家珍分叙其定义,一般人更容易混淆,故总论之。

一般认为小小说的篇幅应在两千字以下。因为题材常是生活经验的片段,因此可以是有头无尾、有尾无头、甚至无头无尾。高潮放在结尾,高潮一出马上完结,营造余音绕梁的意境。由于比短篇更短,字句也需要更加精练,题材能见微知著者为佳。一个意外的结局虽然能吸引眼球,但文章短还是要有伏笔呼应,甚至比起给予读者意外、应该更重视能否带给读者感动。

平均篇幅在万言左右的小说会被划归短篇小说。在它的特色中有所谓三一律——一人一地一时,也就是减少角色、缩小舞台、短化故事中流动的时间。另外,虽然它们时常惜墨如金,但一般认为短篇小说仍应符合小说的原始定义、也就是对细节有足够的刻划,绝对不是长篇故事的节略或纲要。

平均字数三至四万字的小说,一般认为是较容易成功的小说。因为对初涉创作领域的人而言,写作长篇易陷入多数的情节造成凌乱难收的困境,而写作短篇不是转折太少而单调、就是转折太多却显得拥挤。这时考虑将原本的构想改成中篇是一个广受推荐的建议。

一般认为字数在六万或十万以上的为长篇小说。如果作者打算表现人生中常见的错综复杂关系,则必须使用这么大的篇幅。通常就算是笔调轻松的长篇小说,也会有一个内里的严肃主题,否则很容易陷入无组织或是凌乱。初涉者在写作长篇时最需注意全局对主题的呼应、结构的严密性、以及避免重复矛盾或缺漏。

按类型分类

编辑

可以叫做类型小说、通俗小说、轻松小说。

按载体分类

编辑

按写作手法分类

编辑

按流派分类

编辑

按年代分类

编辑

按对象分类

编辑
  • 青少年小说,又称青春期小说,主要是为青春期男女所写的小说。

小说的要素

编辑
  • 人物(character)
  • 对话(dialogue)
  • 情节(plot)
  • 冲突(conflict)
  • 视角(point of view)
  • 场景(scene)
  • 背景(setting)
  • 架构(structure)
  • 节奏(tempo)
  • 主旨 (main idea)

注释

编辑
  1. ^ 又称《会真记》,后来于被金代董解元改编为《西厢记》诸宫调,元王实甫再据之写成《西厢记》杂剧,所不同者为《莺莺传》以张生始乱终弃结尾,《西厢记》则以喜剧做收。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艺术与建筑索引典—小说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1-11-24. 于2011年3月17日查阅
  2. ^ 高罗佩《武则天四大奇案》,“译者序”
  3. ^ 石昌渝认为文言小说发端于唐代,见其《中国小说源流论》(北京:三联书店,1994)
  4. ^ 郎瑛《七修类稿·辨证类》:“小说起于宋仁宗。盖时太平盛久,国家闲暇,日欲进一奇怪之事以娱之,故小说‘得胜头回’之后,即云‘话说赵宋某年’。闾阎淘真之本之起,亦曰‘太祖太宗真宗帝,四帝仁宗有道君’。国初翟存斋过汴梁之诗,有‘陌头盲女无愁恨,能拨琵琶说赵家’,皆指宋也。”
  5. ^ 艺术与建筑索引典—低俗小说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1-11-24. 于2011年3月17日查阅
  6. ^ 艺术与建筑索引典—类自传体小说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1-11-24. 于2011年3月17日查阅

来源

编辑
书籍
  • 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杨昌年教授:《现代小说》,三民书局
  • 王德威:《小说中国:晚清到当代的中文小说》,麦田出版,ISBN 957-708-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