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栗䃅(?—?),代人[1],鲜卑族,本姓万忸于氏,南北朝时期北魏名将。于栗䃅好使一杆黑槊(黑色长矛),武艺超群,在马上可以左右开弓,有万夫不当之勇[2]。刘裕北伐后秦时,对驻扎在黄河边上的于栗䃅很是惧怕,亲自写信向他借道,在信的开头称他为“黑槊公麾下”。明元帝拓跋嗣得知消息后,十分赞许,便赐他称号为“黑槊将军”[3]。于栗䃅年少时就开始统军,直至白发苍苍,是三朝元老。他临事善作决断,所向无前。加之谦虚屈身交接贤士,不滥用刑罚。所以得知他去世时,太武帝拓跋焘伤心惋惜不已[4]

生平 编辑

于栗䃅自幼学习武艺,善骑射。才干和气力都超乎常人,能在马上左右开弓射箭。

道武帝在位期间 编辑

登国年间(386年—396年),于栗䃅担任冠军将军,代理新安子爵位[5]

登国十一年(396年),道武帝拓跋珪派遣于栗䃅与宁朔将军公孙兰率领步兵、骑兵二万人,偷偷地从太原(一作晋阳)向东开辟修复韩信当年修筑使用过的栈道[6],到中山攻打后燕皇帝慕容宝。道武帝随后到来,见道路已经修好因而很高兴,当即赐给于栗䃅一匹名马。

天兴元年(398年),道武帝平定赵、魏地区后,设宴大会群臣,对于栗䃅说:“你就是我的英布彭越。”赏赐给他大量金帛,晋封为代理新安公爵位。不久,道武帝在白登山打猎,看见一只熊带着几个小熊,便对于栗䃅说:“你这样有勇力及才干,难道不能与它们搏斗一番吗?”于栗䃅回答说: “万物之中,人是最高贵的。如果搏斗不能取胜,岂不是白白地断送一位壮士。我可以把它们驱赶到皇上前面,轻而易举地制服它们。”随即将它们全部捕获。道武帝回望于栗䃅,表示歉意[7]

明元帝在位期间 编辑

永兴二年(410年),当时关东各地盗贼纷纷起事,西河反叛。同年二月初一日,明元帝拓跋嗣派遣于栗䃅率领骑兵一万人前往征伐,所到之处全部平​​定[8]。明元帝于是下诏命令于栗䃅率领骑兵、步兵一万镇守平阳[9]。改任镇远将军、河内镇将,赐封爵位为新城男。于栗䃅安抚刚刚平定的地区,很有政绩[10]

泰常元年(416年),东晋将领刘裕北伐后秦姚泓时,于栗䃅担心他会继续向北方侵扰,于是在黄河边修筑营垒,亲自镇守。因此戒备森严,侦察的人也不能通过。刘裕很惧怕他,不敢前进,便送信给于栗䃅,援引孙权谋求讨伐关羽之事,向他借道西去,在这封信的开头称呼他“黑槊公麾下”。于栗䃅把情况上报朝廷,明元帝赞许他,因此而赐号于栗䃅为“黑槊将军”。于栗䃅好手持黑槊来显示自己,刘裕望见他感到惊异,所以才有这样的称呼。泰常八年(423年),奚斤征讨虎牢,于栗䃅另外率领所属部队在金墉攻打东晋的河南太守王涓之,王涓之弃城逃走。于栗䃅升任豫州刺史,将军职位依旧,进爵为新安侯。洛阳虽然是历代王朝建都的地方,然而长期成为北魏的边界地,城市残破不堪,居民绝迹。于栗䃅砍除杂草开垦荒地,慰问安抚前来的百姓。恩威并用,深得百姓的拥戴。明元帝南行到达盟津时,向于栗䃅询问:“黄河上能造桥吗?”于栗䃅说:“杜预曾经造过桥,有这样的往事,应当可以。”因此他按次序排列大船,将其连结在一起,在冶坂建造浮桥。当大军渡过黄河后,明元帝深深地赞美他[11][12]

太武帝在位期间 编辑

始光三年(426年)九月,太武帝拓跋焘因为大夏皇帝赫连勃勃去世,而他的几个儿子互相攻伐,于是派遣司空奚斤率领义兵将军封礼、雍州刺史延普袭击蒲坂,宋兵将军、交趾侯周几率领于栗䃅袭击陕城[13]。大夏弘农太守曹达不战而逃。于栗䃅与周几便乘胜长驱直入,攻至三辅地区。于栗䃅因功进封为新城公,加授安南将军。平定统万城后,升任蒲坂镇将。当时弘农河内上党三郡发生叛乱,于栗䃅率军讨伐他们。改任虎牢镇大将,加授督河内军。不久升任使持节、都督兖相二州诸军事、镇南将军、枋头都将。又任外都大官,判案、量刑都很公平,很有声望。于栗䃅七十五岁时去世,被赐予显贵用的棺材、朝服一套、衣一套。追赠为太尉公[14][15]

家庭 编辑

儿子 编辑

  • 于洛拔,北魏太武帝时期官至侍中、尚书令,袭爵为新安公。

编辑

  • 于烈,于洛拔长子,官至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后外放为恒州刺史。死后赠使持节、侍中、大将军、太尉公、雍州刺史;追封钜鹿郡开国公,增邑五百户,并前千户。
  • 于敦,于烈弟,官至征虏将军、恒州刺史。卒于任内,赠使持节、平北将军、恒州刺史。
  • 于果,于敦弟,赐爵武城子。太和年间,历任朔、华、并、恒四州刺史。
  • 于劲,于果弟,宣武顺皇后于氏之父,征北将军、定州刺史,官至太尉。死后赠司空,谥号恭庄公。
  • 于须,于劲弟,官至镇南将军、肆州刺史。死后赠侍中、车骑大将军、尚书右仆射、仪同三司。
  • 于天恩,于劲弟,官至辽西太守。赠平东将军、燕州刺史。

延伸阅读 编辑

[]

 魏书/卷31》,出自魏收魏书
 北史·卷023》,出自李延寿北史

参考 编辑

  1. ^ 北史 卷二十三 列传第十一 于栗䃅传》:于栗䃅,代人也。
  2. ^ 北史 卷二十三 列传第十一 于栗䃅传》:少习武艺,材力过人,能左右驰射。……栗䃅好持黑槊,裕望而异之,故有其号。
  3. ^ 北史 卷二十三 列传第十一 于栗䃅传》:裕惮之,遗栗䃅书,假道西上。题书曰:“黑槊公麾下”。栗䃅以状表闻,明元因之授栗䃅黑槊将军。栗䃅好持黑槊,裕望而异之,故有其号。
  4. ^ 北史 卷二十三 列传第十一 于栗䃅传》:栗䃅自少总戎,迄于白首,临事善断,所向无前。加以谦虚下士,刑罚不滥,太武甚悼惜之。
  5. ^ 北史 卷二十三 列传第十一 于栗䃅传》:少习武艺,材力过人,能左右驰射。登国中,拜冠军将军,假新安子。
  6. ^ 资治通鉴 卷一百零八 晋纪三十》:魏王珪使冠军将军代人于栗䃅、宁朔将军公孙兰帅步骑二万,潜自晋阳开韩信故道。
  7. ^ 魏书 卷三十一 列传第十九 于栗䃅传》:及赵魏平定,太祖置酒高会,谓栗䃅曰:“卿即吾之黥彭。”大赐金帛,进假新安公。太祖田于白登山,见熊将数子,顾谓栗䃅曰:“卿勇干如此,宁能搏之乎?”对曰:“天地之性,人为贵。若搏之不胜,岂不虚毙一壮士。自可驱致御前,坐而制之。”寻皆擒获。太祖顾而谢之。
  8. ^ 资治通鉴 卷一百一十五 晋纪三十七》:二月,癸未朔,遣将军于栗䃅将骑一万讨不从命者,所向皆平。
  9. ^ 魏书 卷三 太宗纪第三》:二月癸未朔,诏将军于栗䃅领步骑一万镇平阳。
  10. ^ 魏书 卷三十一 列传第十九 于栗䃅传》:永兴中,关东群盗大起,西河反叛。栗䃅受命征伐,所向皆平,即以本号留镇平阳。转镇远将军,河内镇将,赐爵新城男。栗䃅抚导新邦,甚有威惠。
  11. ^ 北史 卷二十三 列传第十一 于栗䃅传》:刘裕之伐姚泓,栗䃅虑北侵扰,筑垒河上。裕惮之,遗栗䃅书,假道西上。题书曰:“黑槊公麾下”。栗䃅以状表闻,明元因之授栗䃅黑槊将军。栗䃅好持黑槊,裕望而异之,故有其号。迁豫州刺史,进爵新安侯。洛阳虽历代所都,实为边界,栗䃅劳来安集,甚得百姓心。明元南幸盟津,谓栗䃅曰:“河可桥乎?”栗䃅曰: “杜预造桥,遗事可想。”乃编大船,构桥于野阪。六军既济,帝深叹美之。
  12. ^ 魏书 卷三十一 列传第十九 于栗䃅传》:刘裕之伐姚泓也,栗䃅虑其北扰,遂筑垒于河上,亲自守焉。禁防严密,斥候不通。裕甚惮之,不敢前进。裕遗栗䃅书,远引孙权求讨关羽之事,假道西上,题书曰“黑矟公麾下”。栗䃅以状表闻,太宗许之,因授黑矟将军。栗䃅好持黑矟以自标,裕望而异之,故有是语。奚斤之征虎牢也,栗䃅别率所部攻德宗河南太守王涓之于金墉,涓之弃城遁走。迁豫州刺史,将军如故,进爵新安侯。洛阳虽历代所都,久为边裔,城阙萧条,野无烟火。栗䃅刊辟榛荒,劳来安集。德刑既设,甚得百姓之心。太宗南幸盟津,谓栗䃅曰:“河可桥乎?”栗䃅曰:“杜预造桥,遗事可想。”乃编次大船,构桥于冶坂。六军既济,太宗深叹美之。
  13. ^ 魏书 卷四上 世祖纪第四上》:帝以屈丐既死,诸子相攻,九月,遣司空奚斤率义兵将军封礼、雍州刺史延普袭蒲坂,宋兵将军周几率洛州刺史于栗䃅袭陕城。
  14. ^ 魏书 卷三十一 列传第十九 于栗䃅传》:世祖之征赫连昌,敕栗䃅与宋兵将军、交趾侯周几袭陕城。昌弘农太守曹达不战而走。乘胜长驱,仍至三辅。进爵为公,加安南将军。平统万,迁蒲坂镇将。时弘农、河内、上党三郡贼起,栗䃅讨之。转虎牢镇大将,加督河内军。寻迁使持节、都督兖相二州诸军事、镇南将军、枋头都将。又为外都大官,平刑折狱,甚有声称。卒,年七十五。赐东园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袭。赠太尉公。
  15. ^ 北史 卷二十三 列传第十一 于栗䃅传》:太武之征赫连昌,敕栗䃅与宋兵将军周几袭陕城,长驱至三辅。进爵为公。累迁外都大官,平刑折狱,甚有声称。卒,赠太尉。栗䃅自少总戎,迄于白首,临事善断,所向无前。加以谦虚下士,刑罚不滥,太武甚悼惜之。

参考资料 编辑

  • 《魏书 卷三十一 列传第十九 于栗䃅传》
  • 《北史 卷二十三 列传第十一 于栗䃅传》
  • 《资治通鉴》卷一百零八至一百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