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子推
介子推(?—前636年),一作介之推[1],又称介子、介推[2],春秋时期晋国人,逝世于介休绵山(今山西介休市)。晋文公重耳的辅臣,骊姬之乱发生后,他跟随重耳出奔,并辅佐重耳返国,介子推决定归隐山林。其“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品行得到世人怀念。
介子推 | |
---|---|
本名 | 氏:介 名:子推 |
逝世 | 前636年 晋国介休绵山 |
国籍 | 晋国 |
别名 | 介之推、介子、介推 |
活跃时期 | 春秋时期 |
知名于 | 晋文公大臣、隐士 |
生平事迹
编辑割股奉君
编辑“骊姬之乱”后,晋国公子重耳为了躲避祸害,避难奔狄,随行贤士五人,介子推即是其中之一。此后,介子推一直追随重耳在外逃亡19年,辗转周折,备历艰难险阻。重耳最终能返回晋国,成为日后的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介子推也尽了犬马之劳。
据载重耳逃入卫国国境时,凫须[3]偷光了重耳的资粮,逃入深山。重耳无粮,饥饿难行,介子推毅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供养重耳。[4]在重耳落难之时,介子成就了忠义之名,史称“割股奉君”。[5]
功不言禄
编辑重耳得到秦穆公相助,得以返国时,与介子推一起追随重耳19年的咎犯担心先前出奔在外,多有冒犯重耳之处而假意请辞。介子推认为晋君历尽艰险,重返王座,乃上天相助,咎犯身为臣子,携功要君,惺惺作假,介子推鄙其邀功行径,耻于与之同船,遂自行渡河。[6]
及至文公归国后赏赐跟从他逃亡的人,介子推不谈俸禄回报。介子推说:“献公的儿子九人,只有国君在世了。惠公、怀公没有亲近的人,国内外都厌弃他们。上天没有断绝晋国的后嗣,一定会有君主。主持晋国祭祀的人,不是国君是谁?这是上天安排的,而那几个人以为是自己的功劳,不是荒谬吗?盗窃别人的财物,就叫他做小偷,何况窃取上天的功劳当作自己的功劳呢?下面的人赞美他们的罪过,上面的人奖励他们的欺诈,上下相互欺骗,很难和他们相处了。[7]
封于绵山
编辑介子推携母隐居入绵山,直到他去世人们都再也没有见过他。《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第九》书:“至死不复见”。
介子推的追随者怜惜他,于是在宫门上写道:“龙欲上天,五蛇为辅。龙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独怨,终不见处所。”晋文公出门时看到这些字,感叹说:“这讲的是介子推啊,我忙于王室的事情,还没有表彰他的功劳。”于是派人去召他,不见其踪,听闻他在绵山上,于是晋文公将绵山封给介子推,号曰介山,说:“就以此铭记我的过失,并且表彰善良的人。”[8]
晋立介休
编辑秦置界休县,新莽时改为界美,东汉复名界休。西晋立国,对春秋晋地故事人物兴趣浓厚,且感亲切。西晋杜预对晋武帝司马炎述说界休当为介休,以此纪念介子推,晋武帝遂改界休为介休。
民间传说
编辑另一些民间传说,得知介子推隐居绵山后,晋文公非常懊悔,亲自去绵山寻找,但介子推始终避而不出。于是晋文公下令焚山,企图逼介子推出山,不料介子推却坚不下山,最终抱在一棵柳树上死去。[9]晋文公悲痛万分,将一段烧焦的柳木,带回宫中做了一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10]”此后,“足下”成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据传后悔焚山的晋文公还以纪念介子推为由,规定每年此时不得生火,一律吃冷食,此即寒食节的起源。[11]
身后评价
编辑由于介子推的忠心耿耿和淡泊名利,一直是中国古代社会极力推崇的的高尚品德,所以介子推在历朝历代都得到了很多的赞誉。民间修建了许多祠堂庙宇,以慰籍介子推的在天之灵。北宋天禧元年(1017年),宋真宗诏封介子推为“洁惠侯”。
另外,中国古代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也为介子推的事迹留下了很多著名的诗篇,如:
民间信仰
编辑后世尊介子推为“开山侯”、“开山王”或“开山大帝”(俗称大伯公),台湾供奉介之推为主神的庙宇:
- 嘉义市西区车店里 开山尊王庙 主祀:开山尊王(称呼 王爷公)、天上圣母
- 嘉义市东区后湖里 三贤宫 主祀保生大帝、开山尊王
- 嘉义县水上乡国姓村三界埔 协安宫 主祀:开山圣侯(称呼 大伯爷公)
- 云林县仑背乡枋南村新庄 开山宫 主祀:开山圣侯(称呼 大伯公)
- 彰化县社头乡清水村 武郡宫 主祀:武君大千岁(据说即介子推)
- 云林县大埤乡怡然村 开山大帝庙 主祀:开山大帝
- 宜兰县冬山乡安平村 大安庙 主祀:开山圣侯
参考资料
编辑- 《s:春秋左氏传/僖公》
- 《s:尔雅注疏/卷03》
- 《s:春秋左传正义/卷15》
- 《s:通典/卷179》
- 《s:元和郡县图志/卷13》
- 《s:水经注/06》
- 《s:全上古三代文/卷四#祖朝》
- 《s:经学通论/易经》
- 《s:吕氏春秋/卷十二》
- 《s:韩诗外传/卷第6》
- 《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第九》
相关条目
编辑引用
编辑- ^ 春秋·左丘明《左传·介之推不言禄》
- ^ 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五经正义),小字注释则记载为“介子推”、“介子”、“介推”
- ^ 《韩诗外传》卷十作“里凫须”、“凫须”,西汉刘向《新序·杂事》卷第五亦作“里凫须”、“凫须”。
- ^ 介子推割股的故事不见于《左传》和《史记》。
- ^ 《韩诗外传》卷十第三章
- ^ 《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第九》,记载“咎犯曰:“臣从君周旋天下,过亦多矣。臣犹知之,况于君乎?请从此去矣。”重耳曰:“若反国,所不与子犯共者,河伯视之!”乃投璧河中,以与子犯盟。是时介子推从,在船中,乃笑曰:“天实开公子,而子犯以为己功而要市于君,固足羞也。吾不忍与同位。”乃自隐渡河。”
- ^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书:“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 ^ 《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第九》“介子推从者怜之,乃悬书宫门曰:“龙欲上天,五蛇为辅。龙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独怨,终不见处所。”文公出,见其书,曰:“此介子推也。吾方忧王室,未图其功。”使人召之,则亡。遂求所在,闻其入绵上山中,于是文公环绵上山中而封之,以为介推田,号曰介山,“以记吾过,且旌善人。”
- ^ 屈原在《九章·惜往日》中有句曰:“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
- ^ 东晋末年刘敬叔《异苑》卷十
- ^ 寒食节源于纪念介子推的说法最早见于桓谭《新论》,洪迈在《容斋随笔》有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