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莎白·泰勒
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2019年8月27日) |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9年8月27日) |
伊丽莎白·泰勒女爵士,DBE(英语:Elizabeth Rosemond Taylor,DBE,1932年2月27日—2011年3月23日),英国及美国著名电影演员,在华人地区被享有“玉女”和“玉婆”的称号。她在电影生涯得过两座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先后被金球奖、英国电影学院、和美国电影学会颁发终身成就奖。她亦因慈善事业获得奥斯卡人道精神奖和受英女王颁发大英帝国勋章。
伊丽莎白·泰勒 Elizabeth Taylor | |||||||||||||||||||||||
---|---|---|---|---|---|---|---|---|---|---|---|---|---|---|---|---|---|---|---|---|---|---|---|
女演员 | |||||||||||||||||||||||
本名 | Elizabeth Rosemond Taylor | ||||||||||||||||||||||
昵称 | 玉女 玉婆 好莱坞的常青树 世界头号美人 | ||||||||||||||||||||||
别名 | Liz Taylor | ||||||||||||||||||||||
国籍 | 美国 英国 | ||||||||||||||||||||||
出生 | |||||||||||||||||||||||
逝世 | 2011年3月23日 | (79岁)||||||||||||||||||||||
职业 | 演员 | ||||||||||||||||||||||
配偶 | 小康拉德·尼科尔森·希尔顿 (1950年结婚—1951年离婚) 迈克尔·怀尔丁 (1952年结婚—1957年离婚) 麦克·托德 (1957年结婚—1958年丧偶) 艾迪·费舍 (1959年结婚—1964年离婚) 理查德·伯顿 (1964年结婚—1974年离婚) 理查德·伯顿 (1975年结婚—1976年离婚) 约翰·温纳 (1976年结婚—1982年离婚) 拉里·福滕斯基 (1991年结婚—1996年离婚) | ||||||||||||||||||||||
出道作品 | 《每分钟出生一个》 | ||||||||||||||||||||||
代表作品 | 《战国佳人》 《朱门巧妇》 《夏日痴魂》 《青楼艳妓》 《埃及艳后》 《灵欲春宵》 | ||||||||||||||||||||||
活跃年代 | 1941年-2001年 | ||||||||||||||||||||||
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信息 | |||||||||||||||||||||||
|
“Elizabeth Taylor”的各地常用译名 | |
---|---|
中国大陆 | 伊丽莎白·泰勒 |
台湾 | 伊莉莎白·泰勒 |
港澳 | 伊利沙伯·泰莱 |
马来西亚 | 伊莉莎白·泰莱 |
泰勒在1942年以10岁童星之姿出道,1950年代成功转型为成人女星,出演包括《巨人》和《热皮屋顶上的猫》等代表作。1963年凭《埃及艳后》成为史上第一位百万美金片酬演员。1966年在《灵欲春宵》获得了演艺生涯最好的评价,得到了第二座奥斯卡。1960年代末,泰勒的电影事业开始倒退,但仍出演不少电影和舞台剧。
1980年代开始,泰勒转身投身公益,为对抗艾滋病走遍政界,游说政客关注这个疾病,并成立自己的艾滋病组织。泰勒生前的珠宝收藏堪比皇室,其中以伯顿的68卡拉的订婚戒最有名。泰勒亦是第一个有自己香水品牌的名人。
泰勒纵然在工作中扮演许多精彩的角色,但个人生活颇具话题性,曾两次与有妇之夫有染:1958年的艾迪·费舍和1962年的理查德·伯顿,令泰勒成为狗仔队追访对象,公众形象在保守的50和60年代两极化,但造就其极大名气。一生结婚八次,两次为理查德·伯顿,育有四名儿女。
生平
编辑伊丽莎白·泰勒于1932年出生在英国伦敦,父母均来自美国堪萨斯州阿肯色市(Arkansas City)。父亲拥有苏格兰和爱尔兰血统,是成功的艺术商人并在伦敦经营画廊;母亲则拥有德国血统,是一名舞台剧演员,并且在结婚后放弃了自己的职业。她自幼学习跳舞,但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逼使她全家移居到美国洛杉矶好莱坞。
1942年,年仅十岁的伊丽莎白·泰勒便登上银幕,演出处女作(There's One Born Every Minute)。翌年,她转投米高梅公司,在该公司拍摄电影近20年。伊丽莎白·泰勒从1940年代开始一直身踞好莱坞头号女星之列。她容貌秀美、气质高雅、演技精湛,擅于刻画不同人物的特性和经常饰演多情任性的浪漫女性。在60年的银幕生涯中,她与众多的好莱坞明星合拍了不少名经典电影,并且凭借1960年的《青楼艳妓》(Butterfield 8)和1966年的《灵欲春宵》两度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还获得过三次提名。1963年,她在投资4400万美元的史诗大片《埃及艳后》中担任女主角克里奥帕特拉七世,以100万美元的片酬成为当时身价最高的两位女演员之一,另外一位佰万片酬女星是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埃及艳后》也成了伊丽莎白·泰勒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伊丽莎白·泰勒自1980年代开始投身于慈善事业。1985年,她举办的慈善宴会最后发展成为美国艾滋病研究会;1991年,她成立了伊丽莎白·泰勒艾滋病基金会,致力于预防和治疗艾滋病。
1999年,伊丽莎白·泰勒被美国电影学会选为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第7名。
伊丽莎白·泰勒步入晚年后身体状况渐差。2005年,当73岁的她出席公开活动时,因为行动不便而需要坐轮椅。在2006年4月底,有消息传出她已经病入膏肓,进入弥留状态,但她的发言人对此加以否认。2010年3月,78岁的她重病在身,但放弃治疗,拒绝就医,甚至直接向亲友说:她活够了。[1]
2011年3月23日,伊丽莎白·泰勒在洛杉矶一间医院因为充血性心脏衰竭而告别人世,享寿79岁。她弥留时两个儿子、女儿和养女均在身旁。伊丽莎白·泰勒的情敌、94岁的美国老牌女星莎莎·嘉宝得悉消息后,更因为悲恸过度而导致血压急升,需要入院治疗。伊丽莎白·泰勒的儿子后来发表声明说:“失去了她虽令我们悲痛莫名,但我们会常常怀念她对世界所作出不朽的贡献,妈妈是活出精采人生的不凡女性,我们知道有母亲的世界是一个好地方。”[2][3]。
私生活
编辑伊丽莎白·泰勒一生共结过八次婚,有过七个丈夫,其中与理查德·伯顿的婚姻持续的时间最长,也最被外界所关注。她精采多姿的婚姻生活是她传奇人生的一大特色。 她第一任丈夫是希尔顿酒店创办人康拉德·希尔顿的大儿子小康拉德·尼科尔森·希尔顿, 他们1950年结婚,但小康拉德·尼科尔森·希尔顿沉迷赌博并酗酒,导致1951年两人离婚。1952年,伊丽莎白·泰勒与年长20岁的英国演员迈克尔·怀尔丁结婚,这段婚姻维持了5年后于1957年离婚。
同年,伊丽莎白·泰勒与第三任丈夫美国电影制作人麦克·托德注册结婚,两人婚姻甚美满,直到1958年3月麦克·托德乘坐的私人飞机坠毁,当场身亡。伊丽莎白·泰勒得到坏消息后伤痛不已,需要亡夫生前好友美国歌手艾迪·费舍在旁安慰。艾迪·费舍当时是有妇之夫,妻子更是有‘美国甜心’之称的好莱坞女星黛比·雷诺斯,但艾迪·费舍和伊丽莎白·泰勒热情难耐,开始了一段恶名昭彰的婚外情,令伊丽莎白·泰勒公众形象跌到谷底。艾迪·费舍与妻子离婚后,1959年和伊丽莎白·泰勒正式结婚。
1962年,伊丽莎白·泰勒在拍摄史诗巨片《埃及艳后》时与威尔士演员理查德·伯顿发展婚外情,两人当时都有伴侣。因为他们的名气,美国国会议员甚至梵蒂冈都公开批评这段出轨行为,但亦无止两人各自与伴侣离婚再于1964年结为夫妻。伊丽莎白·泰勒和理查德·波顿成为了全世界最有名的夫妇,他们共同出演了11部电影,他们的奢侈生活亦收到狗仔队的追访。两人1974年6月第一次离婚,但1975年10月重燃爱火再注册结婚,最后1976年7月第二次亦是最后一次离婚。
1976年,伊丽莎白·泰勒邂逅曾担任美国海军部长的政客约翰·温纳,并与12月结婚。约翰·温纳后来参选美国弗吉尼亚州众议员并成功当选,伊丽莎白·泰勒一并成为政客夫人。两人后于1982年离婚。伊丽莎白·泰勒的最后一任丈夫是比自己年幼20岁一名建筑工人拉里·福滕斯基,两人于戒酒戒毒中心认识。他们1991年在伊丽莎白·泰勒好友巨星迈克尔·杰克逊的梦幻乐园举行婚礼,这场婚礼吸引了大量媒体,伊丽莎白·泰勒把婚礼照片于100万美金出售,善款用作成立自己的艾滋病基金。伊丽莎白·泰勒和 拉里·福滕斯基后于1996年离婚。
奖项
编辑- 1956年获得金球奖杰出贡献奖
- 1957年因《战国佳人(Raintree County)》获奥斯卡奖最佳女主角提名
- 1958年因《朱门巧妇》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
- 1959年因《夏日痴魂(Suddenly, Last Summer)》获第十六届金球奖剧情类电影最佳女主角
- 1959年因《夏日痴魂(Suddenly, Last Summer)》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
- 1960年因《青楼艳妓(Butterfield 8)》获第33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 1966年因《灵欲春宵》获第39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 1967年因《灵欲春宵》获英国学院奖最佳女演员奖
- 1973年获金球奖最受欢迎女演员奖
- 1984年获金球奖肯尼迪艺术成就奖
- 1993年美国电影学会颁发AFI终身成就奖
- 1997年获得SAG终身成就奖
- 1998年获美国电影协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同年,被美国电影学会选为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第7名
- 1999年获英国电影学院授予的终身成就奖
- 2000年被英国女王授予爵士勋章
影视作品
编辑上映 | 名称 | 英文名称 |
1942年 | 《每分钟出生一个孩子》 | There's One Born Every Minute |
1943年 | 《灵犬莱西》 | Lassie Come Home |
1944年 | 《简爱》 | Jane Eyre |
《香衾情泪》 | The White Cliffs of Dover | |
《玉女神驹》 | National Velvet | |
1946年 | 《义犬救主》 | Courage of Lassie |
1947年 | 《天伦乐》 | Life With Father |
《玉女春情》 | Cynthia | |
1948年 | 《玉女嬉春》 | A Date With Judy |
《玉女倾城》 | Julia Misbehaves | |
1949年 | 《兰闺玉女》 | Little Women |
《玉女情魔》 | Conspirator | |
1950年 | 《宿醉》 | The Big Hangover |
《玉女于飞》 | Father of the Bride | |
1951年 | 《暴君焚城录》 | Quo Vadis? |
《玉女弄璋》 | Father's Little Dividend | |
《郎心如铁》 | A Place in the Sun | |
《冒牌英雄》 | Callaway Went Thataway | |
1952年 | 《玉女求凰》 | Love Is Better Than Ever |
《劫后英雄传》 | Ivanhoe | |
1953年 | 《玉女云裳》 | The Girl Who Had Everything |
1954年 | 《狂想曲》 | Rhapsody |
《象宫鸳劫》 | Elephant Walk | |
《名士风流》 | Beau Brummell | |
《魂断巴黎》 | The Last Time I Saw Paris | |
1956年 | 《城市的星星》 | City of Stars |
《巨人》 | Giant | |
1957年 | 《战国佳人》 | Raintree County |
《幕后看雨树村》 | Operation Raintree | |
1958年 | 《豪门巧妇》 | Cat on a Hot Tin Roof |
1959年 | 《夏日痴魂》 | Suddenly, Last Summer |
1960年 | 《应召女郎》 | Butterfield 8 |
《气味之谜》 | Scent of Mystery | |
1962年 | 《祝你好运,冠》 | Lykke og krone |
1963年 | 《埃及艳后》 | Cleopatra |
《名流怨妇》 | The V.I.P.s | |
1964年 | 《古道上的鬣蜥》 | On the Trail of the Iguana |
1965年 | 《潇湘云梦》 | The Sandpiper |
《风情尤物》 | The Love Goddesses | |
《大苏尔》 | The Big Sur | |
1966年 | 《灵欲春宵》 | 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 |
1967年 | 《驯悍记》 | La Bisbetica domata |
《春色撩人夜》 | Reflections in a Golden Eye | |
《革命三杰》 | The Comedians | |
《魔鬼天师》 | Doctor Faustus | |
《喜剧演员在非洲》 | The Comedians in Africa | |
1968年 | 《在迈克托德的世界》 | Around the World of Mike Todd |
《富贵浮云》 | Boom | |
《云雨巫山数落红》 | Secret Ceremony | |
《血染雪山堡》 | On Location: Where Eagles Dare | |
1969年 | 《安妮的一千日》 | Anne of the Thousand Days |
1970年 | 《爱情游戏》 | The Only Game in Town |
1972年 | 《蛮汉气刁妻》 | Zee and Co. |
《狂人血债》 | Hammersmith Is Out | |
1973年 | 《魄散魂飞》 | Night Watch |
《留不住的春天》 | Ash Wednesday | |
《牛奶树下》 | Under Milk Wood | |
1974年 | 《驾驶员的座椅》 | The Driver's Seat |
《那是娱乐!》 | That's Entertainment! | |
1976年 | 《蓝鸟》 | The Blue Bird |
《那是娱乐第二部》 | That's Entertainment, Part II | |
1977年 | 《小夜曲》 | A Little Night Music |
1979年 | 《杀机》 | Winter Kills |
1980年 | 《破镜奇案》 | The Mirror Crack'd |
1981年 | 《种族灭绝》 | Genocide |
1983年 | 《蒙哥马利·克里夫特》 | Montgomery Clift |
1985年 | 《北方和南方》 | North and South |
《仙境奇谭》 | Malice in Wonderland (1985 film) | |
1987年 | 《雌雄双赌棍》 | Poker Alice |
1988年 | 《少年托尼斯卡卡》 | Il Giovane Toscanini |
1989年 | 《共同的主题:被子里的故事》 | Common Threads: Stories from the Quilt |
1989年 | 《青春之鸟》 | Sweet Bird of Youth |
1994年 | 《新聪明笨伯》 | The Flintstones |
1996年 | 《保姆》 | The Nanny |
1997年 | 《五十年代》 | The Fifties |
2001年 | 《这些老婆娘》 | These Old Broads |
家庭
编辑- 父亲:法兰西斯·莱恩·泰勒(Francis Lenn Taylor,1897年 - 1968年),艺术品经销商
- 母亲:莎拉·索瑟恩(Sara Taylor,1895年 - 1994年),舞台剧演员
- 哥哥:霍华德·泰勒(Howard Taylor)
- 丈夫:
名称 | 英文名称 | 婚姻长度 | 子女 |
---|---|---|---|
小康拉德·尼科尔森·希尔顿 (1926年-1969年) |
Conrad Hilton, Jr. | 1950年5月6日至1951年1月29日 (268天) |
|
迈克尔·怀尔丁 (1912年-1979年) |
Michael Wilding (actor) | 1952年2月21日至1956年10月4日 (4年226天) |
儿子:小迈克尔·威尔汀,生于 儿子:克里斯多福·爱德华·威尔汀,生于 1955年2月27日 | 1953年1月6日
麦克·托德 (1909年-1958年) |
Mike Todd | 1957年2月2日至1958年3月23日 (1年49天) |
女儿:丽莎·托德,生于 | 1957年8月6日
艾迪·费舍 (1928年-2010年) |
Eddie Fisher | 1959年5月12日至1964年3月6日 (4年299天) |
|
理查德·伯顿 (1925年-1984年) |
Richard Burton | 1964年3月15日至1974年6月26日 (10年103天) |
女儿:玛丽亚·伯顿,生于 | 1961年8月1日
约翰·W·华纳 (1927年-2021年) |
John Warner | 1976年10月4日至1982年11月7日 (6年34天) |
|
拉里·福滕斯基 (1952年-2016年) |
Larry Fortensky | 1991年10月6日至1996年10月31日 (5年25天) |
注释
编辑- ^ 陶泰山/中广新闻,"伊丽莎白泰勒重病放弃治疗 直言已活够了"存档副本. [2010-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3-31).,中国时报,2010-03-30.
- ^ ABC: Actress Elizabeth Taylor dies at age 79. [2011-03-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01).
- ^ 好萊塢巨星伊莉莎白泰勒病逝 享壽79歲. [2011-03-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17).
外部链接
编辑- 伊丽莎白·泰勒在互联网电影资料库(IMDb)上的资料(英文)
- 伊丽莎白·泰勒 在英国电影协会的Screenonline
- 伊丽莎白·泰勒的X(前Twitter)账户
- 伊丽莎白·泰勒 艾滋病基金会。(ETAF)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伊丽莎白·泰勒 资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美国艾滋病研究基金会(amfA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奖项 | ||
---|---|---|
前任: 苏珊·海华 |
金球奖剧情类电影最佳女主角 1959 |
继任: 葛丽·嘉逊 |
前任: 朱莉·克里斯蒂 |
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女主角 1966 |
继任: 伊迪丝·埃文斯 |
前任: 西德尼·波蒂埃 |
AFI终身成就奖 1993 |
继任: 杰克·尼科尔森 |
前任: 安吉拉·兰斯伯瑞 |
美国演员工会奖终身成就奖 1997 |
继任: 柯克·道格拉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