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㵑
余㵑(1903年5月19日—1988年5月20日),字幼臣,后改幼尘,男,浙江绍兴人,生于北京,中国微生物学家。中国第一位细菌学博士。[1]
生平
编辑1927年,他被推荐到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进修,成为细菌学家津泽的学生和助手。1929年,他获哈佛大学卫生学(细菌学专业)博士学位,成为中国第一位细菌学博士。
1929年秋,离开美国,在英、法、德等国进行短期考察,参观多所细菌学研究所,于1930年回到北平。回国后,担任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兼任中央防疫处技正。1930年与李涛、汤飞凡合作翻译的《秦氏细菌学》,是中国第一部细菌学译著。1933年他的第一部专著《病原学》问世。同年应邀任上海雷斯德医学研究院血清学部主任,主要研究当时严重危害人类的霍乱、伤寒、白喉等病原菌。
太平洋战争爆发,雷斯德医学研究院关闭,他在上海开设医学化验所,只能为病人做些医学检验。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余㵑受聘于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1952年,任上海第二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主任,后兼任基础医学部主任。1956年被定为一级教授。1954年受卫生部委托,主编了全国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和教材。1960年与其他学者一起研制成功麻疹减毒活疫苗。
1971年起,致力于在中国发展免疫学。在他的倡导下,1979年建立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并任所长,翌年该所成为世界卫生组织免疫遗传学合作中心,他任主任。同年,被推举为国际免疫药理学会创始人之一。
1981年创办上海《免疫学》杂志。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先进工作者奖。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二、三、四、五届委员,上海市第二、三、四、五届人民代表,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卫生部医学科学研究委员会、生物制品委员会和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长,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免疫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微生物学会理事长,上海市免疫学会理事长等职。
1988年5月20日,余㵑病逝于上海。
余㵑研究细菌学和免疫学60多年。30年代对上海霍乱弧菌进行过研究,用大量实验数据驳斥外国家者关于上海是霍乱弧菌发源地的谬论。指出上海流行霍乱是由国外传入的,建议严格海港检疫工作。
1958年,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在治疗因缘脓杆菌感染的危急灼伤病人时,根据余㵑建议,找到并培养出该菌“噬菌体”,挽救了病人生命。
学术贡献
编辑为防治儿童麻疹,余㵑领导上海第二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与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合作,研制成麻疹减毒活疫苗,为麻疹患儿带来了福音。在其倡导下,上海第二医学院成立全国第一个免疫研究室,积极开展工作。研究中提出用“转移因子”提高人体细胞免疫力,用中西药物促进人体免疫力,消灭开始癌变的细胞。经临床几百例实验,证明“转移因子”确能增强病体细胞免疫力。
除发表论文外,还著有《病源学》、《医学微生物学》等书,并把津泽《细菌学教科书》译成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