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腾(1907年1月18日—1963年7月16日),号飞霞,湖北礼山县河口镇(今属大悟县)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中华民国国防部第二厅厅长。

生平 编辑

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陆军大学正十期毕业后留校任班主任、教官、主任编译、处长、第五军参谋。美国陆军参谋指挥学院正则班1938年毕业。1941年8月初组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驻滇参谋团,林蔚上将为团长,萧毅肃为参谋处长,参谋处副处长侯腾。

1941年12月9日,参谋团参谋处副处长侯腾任中国驻印缅军事代表,在丹尼斯的陪同下出使缅甸,将《中英联军缅南会战计划》面致驻缅英军总司令胡敦中将。1941年12月15日,侯腾到达仰光,向胡敦提交了《中英联军缅南会战计划》。1942年任中国远征军联络处处长。后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令部第二厅副厅长兼代厅长[1]中华民国驻美国大使馆武官。

1946年9月归国,接替龚愚,任国防部第二厅副厅长、代厅长、厅长等职。

  • 厅长办公室:办公室主任李崇诗军统)/汪启超。副主任郑兆一。专员若干人。下设人事组(刘子英)、财务组(何大忠)、总务组(陈长健)、文书组。
  • 第一司:1946年5月为军统的掩护机构。副厅长张炎元挂名兼司长。魏大铭挂名副司长。1946年7月改为国防部保密局
  • 第二司:1946年5月由军令部二厅改编。司长杜逵
    • 第一处(政策计划):处长曹士潋贺耀组女婿)
    • 第二处(宣传):处长杜武
    • 第三处(国内情报):处长钮先铭/仲伟成
    • 第四处(美英情报):处长唐君伯
    • 第五处(苏联情报):处长叶楠
    • 第六处(保密防谍):处长罗杏芳/王仲甫
    • 第七处(电讯):处长陈祖舜。负责情报电讯(情报电台)、(敌方)电讯情报
    • 第八处(日本战俘和日侨遣返、档案资料):处长王丕承

第一次改组二厅时,成立技术研究室:主任王俊杰,副主任谢朝彰和肖坚白。1947年4月第二次改组第二厅。第七处情报电讯业务及其经办人员和通讯总台合并组建成通讯总所。电讯情报业务包括侦测、监督和监察工作及其经办人员移并到技术研究室,主任魏大铭。副主任冉一鹤和林国人。侦测总台(后改名为电讯总台)台长于炽生。顾问黄季弼、杨肆。工作重点的第三(中文破译)科集中了100余人。钟逢甲主持日本技术人员的破译组。

1947年11月中旬,郑介民升任国防部次长,侯腾接任第二厅厅长,既不是军统也不是中统,作为蒋中正的第三条谍报系统[2],曾士征、叶楠升任副厅长。但有关第二厅的事情,蒋介石仍向郑介民询问并不断给其发指示,而很少直接指挥侯腾。成立国防部反情报队。到1948年初,国军各层级的G-2系统基本上建立起来,由国防部第二厅第三处主持其事。魏大铭升任副厅长。1948年秋在第二厅本部增设外勤组,集中管理除技术研究室和通讯总所以外各个处的外勤单位;厅属各处集中精力整理和研判情报资料。1948年冬,二厅的情报军官训练班(教务主任汪子清)扩大为国防部情报学校,由厅长侯腾兼任校长[3]沈蕴存任教育长并主持校务。1949年1月第二厅又在外勤组的基础上成立了新的第七处,扩大管理外勤工作的范围涵盖了将原技术研究室和通讯总所(后再次缩编为通讯总台)主管的外勤工作。

1949年赴台湾,任国防部副部长,国防大学首任校长。1954年8月13日调任国防部战略计划研究委员会主任委员,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等。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张国宽:“我所知道的军令部”,《钟山风雨》,2001年03期,第35-37页。
  2. ^ 沈醉:“我所知道的郑介民”,《沈醉回忆录》,中国文史出版社,2010年1月。
  3. ^ 游宙儒:“前国防部二厅内幕拾遗”,《武汉文史资料》,2003年第7期,第19-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