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延安》,杜鹏程著,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首次大规模正面描写解放战争的长篇小说。初版于1954年,1956年、1958年进行了修订,文化大革命后出版了第四版。1963年曾被中国文化部查禁,1967年更被《人民日报》称为“反党活标本”[1]

《保卫延安》小说以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个连队参加青化砭、蟠龙镇、榆林、沙家店等战役为主线,艺术地再现了1947年延安保卫战的历史画面,塑造了解放军各级指战员的英雄形象,揭示了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战争胜利的内在力量这一思想命题。

《保卫延安》规模宏大,激情饱满,语言简洁质朴,风格粗犷雄壮。但有些人物缺乏鲜明个性,显得有些概念化。其中的战争感,来源于作者自己的经历,“在战斗生活中这种对我锤炼、检验、改造和提高的事情,我可以举出五十件、一百件……”。该书继承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的党派化描写,也受到俄罗斯文学的影响。[2]

2019年9月23日,《保卫延安》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情节

编辑

1947年3月,蒋介石胡宗南以数十万兵力进攻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解放军的一个山西纵队在准备反击接到了撤退命令,但一连战士决定誓死收复延安。

解放军在青化砭设下埋伏,歼敌4000人。彭德怀抓紧时机于5月初发动蟠龙镇攻坚战。连长周大勇奉命领军诱敌北上,他们佯装连打败仗,将敌主引向蟠龙镇北200公里外的绥德。解放军乘机收复了蟠龙镇。

胡宗南为扭转败局,又部署兵力,命关中国军向北,陇东的马家匪徒向东,希望在安塞地区聚歼解放军,但被运动战术击败。之后解放军短期休整后北上,顺利地攻克三岔湾,直赴榆林城下。敌整编三十六师增援榆林,解放军被迫撤退,周大勇掩护部队撤离,自己连却陷入了敌人重重包围。他沉着、勇敢地指挥连队冲破重围,浴血奋战,终于回到陕甘宁边区

9月中,解放军在西北战场从防御转入反攻了。胡宗南整编三十六师增援榆林后南下,企图决一死战。彭总决定在沙家店地区歼灭敌主力部队。之后,解放军在黄河以南、长江以北,东起苏北、西至汉水的广大原野上开始全面大反攻。五六万国军开始沿无定河向延安方向全线溃退,西北野战军主力南下追击。陈兴允旅长奉命埋伏在九里山,阻击逃往延安的敌军。经过七天七夜的阻击战,击溃了五六万敌人。

九里山一仗,国军溃败。因此,当解放军阻击部队撤退之后,国军顺咸榆公路向南逃去。周大勇已接受了新的任务:乘胜将敌人彻底歼灭于陕甘宁。陕甘宁边区军民在永坪镇岔口村埋伏,全歼了国军两个军部两个师部和五个旅。

“岔口会战”后,营长周大勇奉命率队主攻延安的大门——劳山,继续追歼残敌。

评价

编辑
  • 冯雪峰认为《保卫延安》“是一部英雄战争的史诗,是第一部描绘人民解放战争的辉煌业绩的长篇小说”[3]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孟繁华 程光炜, 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页76.
  2. ^ 李宗刚, 论《保卫延安》的英雄理念及英雄叙事.《山东社会科学》. 2004年9期.
  3. ^ 《文艺报》,1954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