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舞最初是傩祭中的仪式舞蹈,后来发展为娱神兼娱人的民间舞蹈。傩起源于中原地区黄河流域原始先民的图腾崇拜和原始宗教活动,一般认为形成于夏商时代。也有学者认为,龙山文化时期甚至仰韶文化时期就已经存在。古文字学家于省吾在殷墟甲骨文卜辞中发现关于傩祭的记载,表明傩在当时已经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傩发展到汉代内容更加丰富,主要包括傩祭、傩舞、傩戏、傩仪、傩艺、傩鼓、傩杂技、傩面具等,虽然表现形式多样,但主要功能和宗旨都是驱鬼除疫、禳灾纳吉、保佑平安、祈祷福瑞。[1]傩舞在中国广泛流行于江西湖南湖北贵州安徽山东等地,在傩舞的基础上,后又发展出了傩戏[2]

傩舞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还愿扮判官》文本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西省南丰县婺源县乐安县
山西省寿阳县安徽省祁门县福建省邵武市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甘肃省文县永靖县
福建省漳州市
安徽省郎溪县
分类传统舞蹈
序号110
编号项目Ⅲ—7
登录2006年
2008年
2011年
2014年

中国两汉时期,每年在除夕、春节之时,宫廷中都要表演大武傩,以驱逐瘟疫与恶鬼。大武傩由数百人组成的赶鬼队伍表演,其中领头的舞者叫方相,他头戴傩面具,身穿玄黑色的上衣,下面系着朱红色的围裙,手掌上蒙着鹿皮,一手拿着长戈,一手拿着盾牌,一边舞蹈一边带领着队伍前进。紧跟其后的是扮演十二神兽的舞者们,他们分别戴着甲作、巯胃、雄伯、腾简、揽诸、伯奇、强梁、祖明、委随、错断、穷奇、腾根这十二个上古神兽的面具,手中也要持武器不停地挥舞,表演出攻击的动作。其余的舞者叫侲子,由10岁以上,12岁以下的孩童充当,他们手持火把,嘴中则唱着叫骂恶鬼的歌词,声音震天动地,整支队伍要环绕宫室舞蹈三周,最后行进到宫门端门之外,象征将恶鬼与不详统统驱逐了出去,这时仪式便结束了。[3]

唐代时,太常寺会在每年除夕之夜举办大型歌舞会,其中也有傩舞。表演时,近千名男性戴上假面道具,穿上红黑衣裤,击鼓跳跃,气势磅礴。演员佩戴的面具,有神话形象,也有世俗人物和历史名人,构成庞大的傩神谱系。傩舞伴奏乐器简单,一般为鼓、锣等打击乐。傩舞结束后则是表演其他舞蹈。[4]

在宋代,每逢除夕,皇宫中都要举行大傩之仪,并让皇宫中的亲事官、禁卫军等戴着假面具,身穿或绣或画的彩色衣服,手执金枪龙旗。教坊使孟景初身材魁梧高大,穿戴全副镀金的钢制盔甲,装扮成将军。又选镇殿将军二人,也穿戴盔甲,装扮成门神。教坊南河炭相貌丑陋,高大肥壮,装扮成判官。又有人装扮锺馗、小妹、土地、灶神之类的模样,共计有千余人,在宫中驱逐鬼祟。一群人最后从南薰门出去,到外面转龙弯,叫做“埋祟”,方才结束。此夜,宫中的爆竹声、欢呼声,响彻天空,宫外也能听到。城中百姓人家,在炉边团团围坐,一直到天亮也不睡,叫做“守岁”。[5]

进入国非遗名录的傩舞包括:[6][7][8][9]江西南丰的南丰跳傩、婺源的婺源傩舞、乐安的乐安傩舞,山西寿阳的寿阳爱社,安徽祁门的祁门傩舞、郎溪的跳五猖,福建邵武的邵武傩舞、漳州的浦南古傩,广东湛江麻章的湛江傩舞,甘肃文县的文县池哥昼、永靖的永靖七月跳会。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永城汉画像石中的傩文化考析. dzb.jryccm.com. [2020-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8). 
  2. ^ 傩、傩舞、傩戏. 中国大百科全书 第二版.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9. ISBN 978-7-5000-7958-3. 
  3. ^ 陈普白. 傩舞与赣傩. 江西社会科学. 
  4. ^ 中国新闻网. 唐朝就有“春晚”可看 皇帝亲自制作歌舞. 
  5. ^ 《东京梦华录·卷十》:至除日,禁中呈大傩仪,并用皇城亲事官。诸班直戴假画,绣画色衣,执金枪龙旗。教坊使孟景初身品魁伟,贯全副金镀铜甲装将军。用镇殿将军二人,亦介胄,装门神。教坊南河炭丑恶魁肥,装判官。又装锺馗、小妹、土地、灶神之类,共千余人,自禁中驱崇出南薰门外转龙弯,谓之“埋崇”而罢。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土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
  6. ^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中国国务院. [2015-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8). 
  7. ^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 中国国务院. [2015-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8). 
  8. ^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中国国务院. [2015-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9. ^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中国国务院. [2015-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11). 

参见 编辑